1、26 猫一、课前自学。(一)读一读,尽量记住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污秽(whu):脏而不光滑。 红绫(hnglng):红色的丝织品。怂恿(sngyng):从旁劝说鼓动。 怅然(chngrn):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蜷伏(qunf):弯曲身体卧着。 悲楚(bich):悲哀痛苦。惩戒(chngji):惩罚以示警戒。 妄下断语(wngxiduny):随便的下结论。(二)知识积累关于作者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县人。现代作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1958 年 10 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
2、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 中国俗文学史 欧行日记 海燕 山中杂记等。三、学习目标: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3、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4、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四、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相称( ) 郁( )闷 一缕( ) 娱( )乐 污涩( ) 怂恿( )婢女( ) 蜷( )伏 惩戒( ) 怅然( )二、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完成下表来历特点(外型、性情) 猫的归宿 对猫的情感变化 蕴涵思想第一只来源:gkstk.Com第二只 第三只 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 2
3、、作者主要写哪只猫,为什么?又为何不直接写而一开始写了第 1、2 只猫?3、作者一家人不喜欢第 3 只流浪猫。为什么又要收留它呢?4、文章的开局有什么特点?5、文章的结局又有什么特点?三、研读课文1、请分别摘录描写第 1、2、3 只猫的语句各一句,并作分析。 分析: 分析: 分析: 2、体会下面语句的情感,并分析。、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自此,我家永不养猫。、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四、探究质疑1、语句“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使用了什么手法,作者要表达什么意思?2、我为什么会认为是养的第三只猫咬死了鸟?如果是以
4、前第 1、2 只猫咬了鸟,你认为作者会是什么态度?3、语句“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中加点的“似乎、好象”能不能去掉,为什么?4、你学了文章之后有什么想法?猫随堂抽测题一、基础知识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怂恿( ) 蜷伏( ) 惩戒( )污涩( ) 怅然( ) 红绫( )2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疑望( ) 懒堕( ) 虏待(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1)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 (消耗 耗费)过一两个小时的光阴。(2)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 (安详 悠闲),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
5、么。二、能力提升 (原文参见课本)4课文能删去写前两只猫的文字吗?5结合课文回答,我为什么会冤枉第三只猫吃掉鸟呢?6课文结尾作者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课时一、把握文章的写作特点跳读课文,想一想,本文最显著的写作特点是什么?二、感悟学生讨论、交流,按句式说话:“对于 ,我想说: 。”1、对于作品中的“我”,对于“我”妄下断语打死可怜猫的事件,我想说: 。2、对于作品中的猫,我想说: 。三、延伸迁移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曾经错怪过别人或被人误解过?把事情经过说给其他同学听听,并和同学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减少彼此之间的误会?猫随堂抽测题一窠八哥的谜(牛汉)小时候,我不
6、会养鸟,却有探险和猎取神秘事物的野性。有一年的麦收季节,听说城墙上出现了一窠八哥,我在城墙下绕来绕去寻找。果然,听到了一丝儿很A(zh nn)而清脆的声音,似出壳不久的雏鸡的叫声。顺着细微的声音找去,终于望见了在高高城墙上的一孔洞穴里,四五张鲜红的小嘴正张着,像一束喇叭花悬挂在崖畔上,好看极了。我当下就想把它们掏下来。但壁立的城墙太高太陡,无法攀登。八哥的窠在城墙的上方,用梯子够不着,从城墙上用绳子缒下来一定可以掏着,但我不敢。我只能立在城墙跟前,仰起头望着那一窠神秘的八哥。记得父亲曾对我说过,县城墙最早是隋朝时筑的土城,明朝时包的青砖。墙面上已经有一些砖朽烂成窟窿,我异想天开,想攀登上去掏这
7、窠八哥。全村的孩子中,我最会爬墙上树,我相信自己会手扣着脚登着那些孔洞往上攀登,总有一天能把这窠八哥掏到手。我天天练攀登,苦练了一二十天,一天比一天攀登得高。小八哥的爹妈从天空嗖的一声回到窠里喂食,翅膀又黑又亮,在我眼前一闪而过,随后从窠里伸出头,朝下望着我,吱吱地叫,我知道它们在咒骂我。有几次,头发上落了雨点似的鸟粪,还有脏土。我心里明白,这是大八哥在对我进行反抗。小八哥抖动着茸茸的羽毛,我闻到了奇异的鸟的气味,再往上攀登三五尺,就能够着八哥了。一天清早,我来到城墙下,感到有点异样没有听到小八哥的声息。前几天,我已听出小八哥的声音变得洪亮了起来,不再是嗷嗷待哺,而是牙牙学语,已经很像在歌唱。
8、八哥的歌,一定不同于鸽子那种柔媚而混浊的声音,更不是麻雀B(c co)的吵叫,也不同于村里八音会上的任何一种乐器声。整个城墙显得铁青铁青,千疮百孔,像死了一样。我顿然明白,八哥一家已经飞走了,已经移居到不可知的远方。叫卖黄酒的小栽根告诉我,天亮前后,他看见有一朵黑亮的云彩,向滹沱河那个方向飞走了,那一定就是八哥一家。我伤心地扒在城墙上哭了半天。我知道小八哥还没长到该出飞的时候,它们如何在大鸟翅羽的扶托下逃到了远方,真是一个猜不透的谜。我为它们担忧。我曾在村子上空看见成千上万只蜜蜂嗡嗡叫着,扶托着它们不会飞的蜂王,像金黄色的云朵从天空飞过,后来落在我家院子的老槐树下,父亲用涂了蜜的大笊篱把抱成团
9、儿的蜂小心地收了下来,于是我家有了一窠蜜蜂,养在西房的屋顶上。我想连那么小的蜜蜂都能扶托着蜂王飞,那窠小八哥一定能够让自己的父母扶托着飞走。但是我不大相信它们能飞得很远。我在村里村外到处寻找,没有发现八哥的踪影。它们究竟飞到什么地方?难道真的飞过了滹沱河,飞到了二十里以远的北山上?是的,一定飞到了那个郁郁葱葱的鸟的世界。我这一辈子不会忘记这窠小八哥。而且直到现在也不明白:它们在大难临头的时候,如何能神奇地飞到了远方?前几天,有个诗人听我讲述这个故事,沉思了一会儿,对我说:“是小鸟自己飞的。在灾难面前,翅膀一下子就会长大长硬。”我有点相信这个解释了。真的,是小八哥自己飞走的。我怎么会想不到这一点
10、?(选自向着太阳歌唱,商务印书馆 2003 年 4 月版,有删改)注窠(k):鸟兽昆虫的窝。 缒(zhu);用绳子拴住人或东西往下送。笊篱(zho l):一种工具。1请根据拼音写出文中空缺处应填入的词语。A.zh nn( ) B.c co( )2“一窠八哥的谜”主要指什么?对此可能的谜底有哪两个?3在本文中作者对八哥的感情有什么变化?4结合全文,谈谈画线句子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1)整个城墙显得铁青铁青,千疮百孔,像死了一样。(2)是的,一定飞到了那个郁郁葱葱的鸟的世界。参考答案第一课时一、导入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来源:学优高考网相称(chn) 郁(y)闷 一缕(l) 娱(y)乐 污涩(s)
11、怂恿(sngyng)婢女(b) 蜷(qun)伏 惩戒(chng) 怅然(chng)二、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完成下表来历特点(外型、性情) 猫的归宿 对猫的情感变化 蕴涵思想第一只 要来 可爱活泼有趣 病死 喜欢忧郁酸辛 对美好事物 的珍惜第二只 要来 可爱活泼有趣 走失 更喜欢担心怅然 对美好事物 的珍惜第三只 收留 懒惰,不活泼 受冤死 不喜欢憎恨后悔 不能臆断2、第 3 只猫,揭示文章中心,写第 12 只猫是为了突出第 3 只猫,与它对比.3、对弱小生命的关爱。4、开门见山,照应结尾,奠定基调。5、点明中心,照应开头。三、研读课文1、略2、对失去美好事物的伤心。因主观臆断至猫死掉,而内心
12、后悔内疚。来源:学优高考网因为是我的主观臆断而死,不能挽回,而更加内疚后悔。四、探究质疑1、比喻,突出我明白真相后,知道猫因我的主观臆断而死,不能挽回,而更加内疚后悔。来源:gkstk.Com2、因为以“毛凝望鸟笼”为依据,责怪刘嫂会多一点,而稍微责怪猫,但会原谅。3、表示猜测,因为这而判定猫吃了鸟,突出我的主观臆断。4、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不能主观臆断而因根据事实来判定。猫随堂抽测题一、基础知识1sng yng qun chng s chng lng2凝 惰 虐3(1)消耗 (2)安详二、能力提升4三次养猫的故事层层推进,写前两只猫是为详写第三只猫作铺垫,并形成鲜明的对比,凸
13、现中心。5(1)“它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2)“我”见到它时,“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6一种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见了猫就会灵魂的伤痛,永远愧对这类生命。第二课时一、把握文章的写作特点跳读课文,想一想,本文最显著的写作特点是什么?1、情节曲折,结构严谨。文章围绕中心叙写了三个故事,每个故事都以养猫的亡失为线索都具有相对的完整性。三个故事又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组成一串,构成一段家庭养猫的悲剧史:得猫养猫亡失再得猫再养猫再亡失复得猫复养猫复亡失,永不养猫。情节三起三落,层层推进。2、首尾呼应和伏笔的设置。衔接呼应表现为:开头交代几次养猫的结局,抛出线索,总
14、领全文,末了以“我家永不养猫”收尾,开拓深意,呼应开头。三个故事之间又有过渡段贯通弥合。伏笔的设置表现为:第一只猫忽然消瘦预示其病死;写第二只猫街上乱跑,预示其被人捉走;写第三只猫凝望鸟笼,预示其被冤打致死。所以这些都起到了穿针引线,连珠缀玉的作用,把三个故事和各个故事之间的情节缀连成有机的整体,浑然天成,天衣无缝。二、感悟1、对于作品中的“我”,对于“我”妄下断语打死可怜猫的事件,我想说: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 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2、对于作品中的猫,我想说:在不合理的社会中,弱小者总是饱尝着生活的不幸,不受欢迎的人往往会成为冤案的牺
15、牲 品;人的个性需要自我完善,才能避免不幸。三、延伸迁移略猫随堂抽测题1A 稚嫩 B 粗糙2“谜”主要指小八哥是如何飞走的。 可能的迹底:一是大八哥用翅羽扶托着小八哥走的,二是小八哥自己飞走的。3开始是好奇喜欢,后来是担忧,最后是对八哥怀着敬意和歉疚。4(1)作者在知道八哥一家飞后的失望、伤心。(2)寄托了“我”对小八哥的祝愿,也暗含了我对八哥一家的歉疚。5参考示例:、突然的灾难往往使人更早直面人生,炼就坚强的意志。比如说文学家胡适,他幼年丧父,家道中落,在贫寒中苦读,终有所成。参考示例:、自然界中,动物们有极强的生存和应变的能力,如提早离窝的小鸟也能搏击风雨,壁虎断了尾巴又会再生面对这些动物朋友,我们应该充满敬意并与他们和谐相处。(可从内容、形式两方面答题,言之成理即可。谈出启示,结合成长经验或阅读积累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