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二氧化硫的性质一、教材分析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一课时的化学学科知识体系为:硫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对大气的污染三氧化硫硫酸。学生通过学习,一方面可逐渐完善硫元素知识网络,同时形成完整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体系;一方面以元素化合物为载体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知识。本课时主要教学内容为二氧化硫。从物质分类角度分析,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SO 2 中 S 为+4 价,具有氧化性、还原性;同时 SO2 还具有其特性漂白性。这些内容与已学的二氧化碳、SiO 2、氯气、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的学习
2、方法和技能密切相关,也为后续学习氮的氧化物、硫酸和硝酸等知识提供了更加完善的学习方法。课程标准对本节课做了立体性的要求:“通过实验了解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指出了本节教学的价值,给教学留出了灵活的空间。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初步拥有了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如酸性氧化物。已经了解酸雨及其成因,SO2 与酸雨的危害等知识,对 SO2 并不陌生。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和分析能力。在第三章中已经运用过“分类思想” 、 “氧化还原理论”分析物质及其反应。对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3、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有了一定基础。这对二氧化硫知识的学习起到了铺垫和支持的作用。有初步运用化学实验探究物质化学性质的经历,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实验技能,但还没养成习惯、形成方法。因此,在本节课的实验探究活动中还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转化。(2 ) 知道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的颜色、气味、溶解性、毒性) 。(3 )通过物质分类角度分析,能够预测二氧化硫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与水、碱、碱性氧化物反应) ,能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4 )通过对 SO2 中 S 的化合价分析, 能够预测二氧化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5 )
4、 知道二氧化硫能够与某些有色物质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从而具有漂白性。2.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二氧化硫性质的学习,进一步学会用物质分类、氧化还原的知识学习化合物性质的一般思路。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硫的氧化物知识的学习,感受从正、反两个方面认识硫的氧化物给人类带来的贡献与危害,初步形成辩证地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态度。【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四、教学方法从生活走进化学、从理论引导分析、从实验探究知识、从化学走向社会是中学化学教学的四大主题,根据这一点,我们设计了以观察生活理论分析实验探索回归生活为主线的学习途径,具体内容如下:学习途径 具体内容观察生活
5、 用化学视野感受生活,从身边的素材感知二氧化硫的性质。理论分析 用物质分类和氧化还原理论结合二维图工具分析二氧化硫的性质。实验探索 设计实验探索二氧化硫的性质,培养实验探究能力。回归生活 用化学原理和方法认识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并解决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形成一套学习元素化合物的通用方法。通过多选取生活中的素材,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从而帮助学生掌握二氧化硫的性质,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树立环保意识。五、教学过程环节一:课前预习。通过二维图让学生对硫及其化合物进行系统认识,为 SO2的学习提供帮助。【引入】各大城市出现雾霾天,人类更加关注空气质量。每日空气质量报告中,SO 2 是
6、其中一项污染物。空气中 SO2 含量超标会刺激人的呼吸道等引发多种疾病,同时 SO2 也是硫酸型酸雨的成因之一。酸雨破坏建筑物,影响生态环境。而另一方面人类利用 SO2 生产工业原料硫酸。所以,我们应该辩证的看问题,让 SO2 变废为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SO2 的性质。【演示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化合价+6+40-2氢化物 单质 氧化物 含氧酸 盐H2SSSO2SO3H2SO3H2SO4 SO42-SO32-分类S2-1. 观察试管中 SO2 的色态,打开胶塞,扇闻气味。2. 把试管倒立在水中,打开胶塞并轻摇试管;在水下用胶塞塞紧试管并取出。3. 描述实验现象并归纳 SO2 的物理性
7、质。【学生】归纳总结。色 态 味 毒性 溶解性环节二:依据二维图中 SO2所属的物质分类以及 S 的化合价预测并验证 SO2的性质【学生活动】结合二维图预测 SO2 可能的性质:具有 性。【探究实验 1】实验目的:探究 SO2 的化学性质SO2 制备方法:Na 2SO3+H2SO4=SO2+Na 2SO4+H2O实验步骤:【学生活动】完成学案小结。试剂实验现象体现 SO2 的性质(1) 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 SO2 具有 性。请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 从化合价角度看, SO2 具有 性、 性。【思考与交流 1】如何证明 SO2 被酸性 KMnO4 溶液氧化?环节三:通过联系生产实际
8、,巩固 SO2的性质。【问题情景】用所学 SO2 知识认识一些现象,并解决实际问题。工业制硫酸的简易过程如下图所示:(1 )请写出接触室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 )请写出吸收塔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过渡】如何探究 SO2 的氧化性? 【引导】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化合价,在二维图上找出还原剂。【探究实验 2】H 2S 与 SO2 反应。【学生活动】总结现象。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实验现象: 。化学反应方程式: 。【过渡】今天我们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探究了 SO2 酸性氧化物通性的性质;通过在二维图中分析 SO2 中 S 的化合价变化,利用氧化还原理论研究了 SO2 的氧化还原性质。SO 2 还有什么
9、特性?【探究实验 3】课本 P90,实验 4-7【思考与交流 2】1. 为什么品红褪色后加热又变回红色?2. SO2 可以使石蕊褪色吗?请总结 SO2 漂白性的特点。【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利用二维图学习了 SO2 性质,巩固了研究元素化合物的一般方法。请用我们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或方法完成下列练习。盐酸 硫酸FeS+2HCl=FeCl2+H2S Na2SO3+H2SO4=Na2SO4+H2O+SO2【小结练习】1. 将 SO2 气体依次通入下列溶液,试描述其现象及所体现的 SO2 的性质。(1 )请完成下列表格。反应物 石蕊试液 品红试液 氢硫酸 酸性 KMnO4 溶液现象SO2 化学性质(2 )
10、若装置 E 为尾气吸收装置,则 E 中所加试剂为 ;2. 下列溶液中不能区别 CO2 和 SO2 的是( )A. KMnO4 溶液 B. 品红溶液 C. 湿润的石蕊试纸 D. FeCl3 溶液2. 某同学收集当地雨水样品,每隔一定时间测定雨水样品的 pH 值。结果如下表:(1)阐述雨水的 pH 值的变化与时间的关系: (2)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雨水 pH 值减小的原因: 【板书设计】第四章第三节第 1 课时 二氧化硫的性质一、硫及其化合物S2-化合价+6+40-2氢化物 单质 氧化物 含氧酸 盐H2SSSO2SO3H2SO3H2SO4 SO42-SO32-二、二氧化硫1. 物理性质色 态 味 毒性 溶解性无色 气态 刺激性气味 有毒 易溶2. 化学性质(1)酸性氧化物的通性:与水反应:SO 2+H2O=H2SO3与碱反应:SO 2+2NaOH=Na2SO3+H2O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O 2+CaO=CaSO3(2)氧化性:SO 2+Br2+2H2O=2HBr+H2SO4(3)还原性:SO 2+2H2S=3S+2H 2O(4)漂白性:选择性、不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