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东省佛山市中山大学附属中学三水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伤仲永》.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712168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佛山市中山大学附属中学三水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伤仲永》.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广东省佛山市中山大学附属中学三水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伤仲永》.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广东省佛山市中山大学附属中学三水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伤仲永》.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5.伤仲永学习目标1学习并掌握“之” “于”等文言词汇的意义、用法及文言词活用。2能够顺畅朗读课文,提高准确翻译课文的能力。3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学习重点来源:gkstk.Com1.了解“之“于“等文言词汇的意义、用法以及文言词活用情况。2.体会语言的简洁、洗炼。学习难点方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即如何理解课文最后一段作者的思想观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来源:学优高考网一、预习来源:学优高考网1朗读课文,力求读顺,克服读音障碍2查找王安石的有关资料,课上介绍二、课堂展示(一)预习检测(二)解题本文采用随笔的形式而写。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阐明某种观点、叙述是基础,阐明道理是核心。文题含

2、义:为仲永的经历遭遇而感伤。(三)朗读课文,克服读音障碍,并理解课文大意。1.教师范读2.学生自读,克服读音障碍3理解文章大意掌握文言词汇、准确翻译全文对文中的“之“于“进行归类。之忽啼求之:它,指书具代词。借旁近与之:他,指仲永,代词,余闻之也久:这件事,指方仲永作诗立就,但仲永父“不使学” 、 “环谒于邑人” 。不能称前时之闻:的,助词。 卒之为众人:语气助词,不译。来源:学优高考网于环谒于邑人:到,介词。于舅家见之:在,介词。 贤于材人远矣:比,介词。受于人者不至:从,介词。从文中找出词类活用的词语。邑人奇之:以为奇,形容动词作动词。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名词作动词。利其然:以为利,名词

3、作动词。伤仲永:哀伤,感伤,形容词作动词。三、当堂检测抽问重点词语的意思。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文言词汇2翻译句子二、研读赏析1.思考:课文写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有哪几个阶段?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幼年作诗的非凡才能和天赋。如:“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 。 “文理皆有可观” 。第二阶段,写十二三岁的方仲永才能大不如先前, “不能称前时之闻” 。第三阶段,写方仲永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 “泯然众人矣” 。2.这 三 个 发 展 阶 段 的 叙 述 。 有 见 有 闻 、 有 详 有 略 、 这 样 安 排 组 织 材 料 有 何 好 处?写仲永年少时天资聪慧,以“闻”的形式;写仲永十二三岁才思“不能称,前时之闻” ,以“见”的形式:写方仲永最终平庸无奇,又以“闻”的形式;“见”和“闻”有机结合,叙述真切可信,课文详写第一个阶段,铺陈方仲永才能初露的情形,暗示其前途无量。而其父的贪利之举却导致他的才能衰退。后两个阶段略写,几笔点出;方仲永沦落平庸的情形,引入深思。这种详略处理,有力地突出了文章主旨,鲜明地体现了“伤”的含义。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3.作者要表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三、当堂测试以 “从 方 仲 永 的 悲 剧 所 想 到 的”为 题 , 在 课 堂 上 即 席 发 言 , 谈 感 受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