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2 节离子反应第 3 课时暑假作业1、在 Na 浓度为 0.5molL1 的某澄清溶液中,还可能含有 K 、Ag 、Ba 2 、NO 3-、CO 32-、SO 32-、SiO 32-、SO 42-等离子,取该溶液 100mL 进行下图连续实验(所加试剂均过量,气体全部逸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 Ag 、Ba 2 、SO 42-B实验中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 SiO32-2H =H2SiO3C原溶液一定存在 K 、CO 32-,可能存在 NO3-D原溶液不存在 NO3-时,c(K )0.8molL 12、下列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使酚酞试液呈红色的
2、溶液中:CO 32-、CH 3COO-、SO 42-、K +B. 使 pH 试纸呈红色的溶液中:Fe 2+、S 2-、NO 3-、Cl -C. 使石蕊试液呈蓝色的溶液中:Mg 2+、SO 42-、Cl -、Ba 2+D. 使苯酚溶液呈紫色的溶液中:Na +、AlO 2-、I -、SO 32-3、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Na2CO3 溶液处理水垢中的 CaSO4:Ca 2+ + CO32? = CaCO3B. Na2O2 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2Na 2O2 + 2CO2 = 2 Na2CO3 + O2C. 稀 HNO3 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Ag + 2H+ + NO3?
3、= Ag+ + NO2 + H2OD. FeCl3 溶液腐蚀线路板:Fe 3+ + Cu = Fe2+ + Cu2+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中 :Na+、Cu 2+、HCO 3-、NO 3-B. =1x10-13mol/L 的溶液中 :NH4+、Ca 2+、Cl -、NO 3-C. 与 Al 反应能放出 H2 的溶液中: Fe3+、K +、NO 3- 、SO 42-D. 0.1mol/LNaAlO2 溶液:H +、Na +、Cl -、SO 42-、5、下列解释事实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2
4、CH 3COOHCaCO 3=Ca2 2CH 3COO-CO 2H 2OB. NaOH 溶液中通入 Cl2 :2Cl 2 + 2OH- = 3Cl- + ClO- + H2OC. 稀硫酸中加入铁粉 2Fe6H =2Fe3 3H 2D. Ca(HCO3)2 溶液中加入少量的 NaOH 溶液:Ca 2 2HCO 3-2OH -=CaCO3CO 32-2H 2O6、溶质都为 1mol 的 NH4HCO3 稀溶液和 Ba(OH)2 稀溶液混合 ,能完整表示该反应离子方程式的是( )A. CO32-+Ba2+BaCO3B. HCO3-+OH-H2O+CO32-C. Ba2+2OH +NH4+HCO3-B
5、aCO3+NH3?H 2O+H2OD. Ba2+OH +NH4+HCO3-BaCO3+NH3?H 2O+H2O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且能合理解释事实的是( )A. Ca(HCO3)2 溶液与少量 NaOH 溶液反应:Ca 2+2HCO3 +2OH = CaCO3+CO32 +H2OB. 用 Na2CO3 溶液浸泡锅炉水垢:CaSO 4(s)+CO32 = CaCO3(s)+ SO42C. 用 FeCl3 溶液腐蚀印刷线路板上的 Cu:Fe 3+ Cu= Fe2+ Cu2+D. 明矾溶于水产生 Al(OH)3 胶体:Al 3+3H2O = Al(OH)3+3H+8、实验室欲配制一种仅含四种离
6、子(不考虑来源于水电离的离子)的溶液且溶液中四种离子的浓度均为 0.5mol/L,能达到此目的的是( )A. Mg2 、Al 3 、SO 42-、Cl - B. Mg2 、K 、SO 42-、 NO3-C. ClO-、I -、K 、Na D. H 、K 、Cl -、CO 32-9、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相符的是 ( )操作及现象 结论A 某溶液滴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溶液中一定含 CO32-B 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一定含有 Cl-C 用洁净铂丝蘸取某溶液在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 溶液中有 Na+,无K+D 向某溶液中滴加 KSCN 不显色,再滴加氯水显红色 溶液
7、中一定含有Fe2+10、体积为 1L 的某溶液中可能含有 Cl-、NO 3-,SO 42-、CO 32-、NH 4+、Fe 2+、Al 3+、Ba 2+和K+。取该溶液 100 mL,加入过量 NaOH 溶液,加热,得到 0.02mol 气体,同时产生的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过滤、洗涤、灼烧,得到 1.6g 固体;向上述滤液中加入足量 BaCl2 溶液,得到 4.66g 不溶于盐酸的沉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溶液中的主要离子只可能有 SO42-、Fe 2+、NH 4+B. Cl-一定存在,且 c(Cl -)=0.2 molL-1C. 向原溶液中加入硫酸,可能有气体生成D. CO32-
8、、Al 3+、一定不存在,K +可能存在11、强酸性溶液 X 中可能含有Na 、K 、NH 、Fe 2 、Al 3 、CO 、SO 、SO 、Cl 中的若干种,某同学为了 4 23 23 24确认其成分,取 X 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及产物如下: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X 中肯定存在 Na 、Fe 2 、Al 3 、NH 、SO 4 24B气体 F 经催化氧化可直接生成气体 DC沉淀 C 一定是 BaSO4、沉淀 G 一定是 Fe(OH)3、沉淀 I 一定是 Al(OH)3DX 中不能确定的离子是 Al3 、Na 、K 和 Cl12、下表第栏与第栏中的化学反应,都可以用第栏中的离子方程式表
9、示的是( )选项 第栏 第栏 第栏A向少量 NaOH 溶液中投入铝片向过量 NaOH 溶液中投入铝片2Al6H 2O=2Al(OH)33H 2B向 Fe2(SO4)3 溶液中滴入NaOH 溶液向 Fe2(SO4)3 溶液中滴入Ba(OH)2 溶液Fe3 3OH =Fe(OH)3C向 Ca(HCO3)2 溶液中滴入 Ca(OH)2 溶液向 Ca(HCO3)2 溶液中滴入少量的 NaOH 溶液Ca2 OH HCO = 3=CaCO3H 2OD向 NaOH 溶液中通入过量 CO2 气体向 NaOH 溶液中通入少量 CO2 气体CO2OH =HCO 313、某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某几种:K 、
10、 NH 、Ba 2 、SO 、I 、AlO 。分别取样:用 pH 计测试,溶液显弱酸性; 4 24 2加氯水和 CCl4 振荡后静置,下层呈无色,为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还需检验的离子是 ( )AK BSO 24CBa 2 DNH 414、某溶液中大量存在五种离子:NO 3-、SO 42-、Fe 3 、H 、X ,其物质的量之比为 n (NO3-) :n (SO42-):n (Fe3 ) :n (H ) :n (X) = 2 :3 :1 :3 :1 ,则 X 可能为( )A. Fe2 B. Mg2 C. Cl D. Ba215、已知:SO 32-I 2H 2O= SO42-2H 2I -,某溶液中
11、可能含有 I-、NH 4+、Cu 2 、SO 32-,向该无色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溶液仍呈无色,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肯定不含 I B. 肯定不含 NH4+ C. 可能含有 SO32- D. 可能含有 I-16、某溶液可能含有 Na 、 Ca2+、NO 3-、CO 32-、SO 42-、Cl 等离子。为了鉴别这些离子,分别取少量溶液进行以下实验:加稀盐酸后,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加足量的 BaCl2 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在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不能完全溶解。取中滤液,加硝酸酸化后,再加过量的 AgNO3 溶液,析出白色沉淀。(1)上述 3 个实验证明一定存
12、在的离子是_,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可能存在的离子为_ 。(2)写出中涉及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_。(3)实验室中常用于检验 Na 是否存在的方法叫_ 。17、有五种可溶性物质 A、 B、C、D、E,它们所含的阴、阳离子互不相同,分别含有五种阳离子 K+、Fe 2+、Cu 2+、Ba 2+、Al 3+和五种阴离子 Cl-、OH -、NO 3-、CO 32-、X 中的一种。(1)某同学通过比较分析,认为无需检验就可判断其中必有的两种物质是_和_。(2)物质 C 中含有离子 X。为了确定 X,现将(1)中的两种物质记为 A 和 B,当 C 与 A的溶液混合时,产生蓝色沉淀,向该沉淀中滴入稀 HN
13、O3,沉淀部分溶解,剩余白色固体,则 X 为_( 填序号)。A.Br- B.SO42- C.CH3COO- D.HCO3-(3)将 19.2gCu 投入装有足量 D 溶液的试管中,Cu 不溶解,再滴加稀 H2SO4,Cu 逐渐溶解,管口附近有红棕色气体出现,写出 Cu 溶解的离子方程式_。若要将Cu 完全溶解,至少加入 H2SO4 的物质的量是_。(4)E 溶液能使 KI 淀粉试纸变蓝,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18、已知 1L 某待测液中除含有 0.2molL-1 的 Na+外,还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阳离子K+、NH 4+、Mg 2+、Ba 2+、 Fe3+阴离子Cl-、 Br-、
14、CO 32-、HCO 3-、SO 42-现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每次实验所加试剂均过量):(1)由气体 B 可确定待测液中含有的离子是_。(2)由沉淀 D 和沉淀 E 可以判断待测液中一定含有_离子,据此可以排除的离子是_。(3)由白色沉淀 B 可确定待测液中含有的离子是_。(4)某同学读图后,认为待测液一定不含溴离子,他判断的依据是_。(5)综合分析,待测液中 K+的最小浓度为_。参考答案1、 【答案】C【解析】根据溶液为澄清溶液可知: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由加入稀盐酸产生 0.56 L 气 体 可 知 , 该 溶 液 中 一 定 含 有 CO32-、 SO32-中 至 少 一 种
15、, 气 体 的 物质 的 量 为 0.56 L22.4Lmol1 0.025mol ,则一定不存在 Ag 、Ba 2 ;由生成沉淀判断溶液中一定含有 SiO32-,发生反应 SiO32-2H =H2SiO3,硅酸加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硅,固体质量 2.4g 为二氧化硅的质量,物质的量是 2.4g60gmol1 0.04mol 。根据硅原子守恒,SiO 32-的浓度为 0.4molL 1 ;由加入氯化钡溶液没有明显实验现象可知溶液中不含 SO42-,根据电荷守恒20.25molL1 20.4molL 11.3molL 1 0.5molL 1 ,因此溶液中一定含有 K ,且其浓度至少为 0.8molL
16、1 ,不能确定 NO3-是否存在。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 Ag 、Ba 2 、SO 42-, A 正确;实验中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 SiO32-2H =H2SiO3,B 正确;原溶液一定存在 K ,CO 32-不能确定,C 错误;原溶液不存在 NO3-时,c(K )0.8molL 1 ,D 正确。2、 【答案】A【解析】解:本题考查离子共存。A 项,使酚酞试液呈红色的溶液为碱性溶液, CO32-、CH 3COO-、SO 42-、K +离子之间不反应,也不与 OH-反应,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故 A正确;B 项,使 pH 试纸呈红色的溶液为酸性溶液,NO 3-在酸性条件下能够氧化 F
17、e2+和S2-,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 B 错误;C 项,SO 42-和 Ba2+生成 BaSO4 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使石蕊试液呈蓝色的溶液为碱性溶液,OH -和 Mg2+生成 Mg(OH)2 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故 C 错误;D 项,使苯酚溶液呈紫色的溶液中含有 Fe3+,和 I-、SO 32-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 D 错误。3、 【答案】B【解析】A. Na2CO3 溶液处理水垢中的 CaSO4,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aSO4 + CO32? = CaCO3SO 2? ,选项 A 错误;B. Na2O2 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 2O2 +
18、 2CO2 = 2 Na2CO3 + O2,选项 B 正确;C. 稀 HNO3 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 + H + + NO3? = Ag + + NO + H 2O,选项 C 错误;D. FeCl3 溶液腐蚀线路板,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 3+ + Cu = Fe 2+ + Cu2+,选项 D 错误。答案选 B。4、 【答案】B【解析】解:A、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出碱性, Cu2+、HCO 3-与 OH-不能大量共存,故A 错误;B. =1x 10-13mol/L 的溶液呈酸性, NH4+、 Ca2+、Cl -、NO 3-能共存,故 B 正确;C. 与 Al
19、 反应能放出 H2 的溶液呈酸性或碱性,若呈碱性,Fe 3+与 OH-不能大量共存,若呈酸性,NO 3- 、H +与 Al 反应生成 NO,故 C 错误;D. AlO2-与 H+反应生成Al3+、H 2O,故 D 错误。5、 【答案】A【解析】解:A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反应实质为醋酸与碳酸钙的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H 3COOHCaCO 3=Ca2 2CH 3COO-CO 2H 2O,故 A 正确;BNaOH 溶液中通入 Cl2,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Cl 2 + 2OH- = Cl- + ClO- + H2O,故 B 错误;C稀硫酸中加入铁粉,反应生成亚铁
20、离子和氢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 +=Fe2+H2,故 C 错误;D氢氧化钠少量,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产物中不会有碳酸根离子,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a 2+HCO3-+OH- =CaCO3+H2O,故 D 错误;答案选 A。6、 【答案】C7、 【答案】B【解析】A. Ca(HCO3)2 溶液与少量 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 2+HCO3 +OH = CaCO3+ H2O,选项 A 错误;B. 用 Na2CO3 溶液浸泡锅炉水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SO4(s)+CO32 = CaCO3(s)+ SO42 ,选项 B 正确;C. 用 FeCl3 溶液腐蚀印刷线路板上
21、的 Cu,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 3+ Cu= 2Fe2+ Cu2+,选项 C 错误;D. 明矾溶于水产生 Al(OH)3 胶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 3+3H2O = Al(OH)3(胶体)+3H +,选项 D 错误。答案选 B。8、 【答案】B9、 【答案】D 10、 【答案】C【解析】解:本题考查离子大量共存的知识。由于向 100mL 溶液中加入过量 NaOH 溶液,加热,得到 0.02mol 气体,说明一定有 NH4+,且物质的量为 0.02mol;同时产生红褐色沉淀,说明一定有 Fe2+,1.6g 固体为氧化铁,nFe(OH) 3)=1.6g160 g/mol=0.01mol
22、,根据 Fe 元素守恒,故有 0.02mol Fe2+,由于 Fe2+与 CO32-会发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所以一定没有 CO32-;向上述滤液中加入足量 BaCl2 溶液,得到 4.66g 不溶于盐酸的沉淀,4.66g 不溶于盐酸的沉淀为硫酸钡,一定有 SO42-,其物质的量为n(SO42-)=n(BaSO4)=4.66g233g/mol=0.02mol;根据电荷守恒,一定有 Cl-,其物质的量至少是 0.02mol3+0.021-0.02mol2=0.04mol,其物质的量浓度至少是 c(Cl-)=0.04mol0.1L=0.4mol/L。A 溶液中至少存在离子为 SO42-、Fe 2+
23、、NH 4+、Cl -四种离子,错误;B根据电荷守恒,至少存在 0.04mol Cl-,即 c(Cl-)0.4mol/L,错误;C向原溶液中加入硫酸,若原溶液中含有 NO3-,NO 3-、H +、Fe 2+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 NO气体,所以可能有气体生成,正确。D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一定不含 CO32-,但是Al3+、K +是否存在不能确定,错误。11、 【答案】D【解析】强酸性溶液中不可能含有 CO 、SO ,由加入过量硝酸钡后产生气体及沉23 23淀知 X 溶液中含有 SO 、Fe 2 ,A 是 NO,D 是 NO2。由溶液 B 与过量 NaOH 溶液作24用产生的现象知 X 溶液中含有
24、 NH ,F 是氨气。由溶液 H 中通入 CO2 后产生沉淀不能 4确定 X 溶液中是否含有 Al3 。由观察到黄色火焰不能确定 X 溶液中是否含有 Na ,因为实验过程中加入了 NaOH。NH 3 只能直接被催化氧化为 NO,B 项错误;沉淀 I 可能是BaCO3,C 项错误; X 中肯定存在 Fe2 、NH 、SO ,不能确定 Na 、Al 3 、K 、Cl 4 24是否存在,A 项错误,D 项正确。12、 【答案】C【解析】A 项,Al 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与 NaOH 的量无关,离子方程式均为 2Al2OH 2H 2O=2AlO 3H 2;B 项,向 Fe2(SO
25、4)3 溶液中滴入 NaOH 2溶液,反应只生成氢氧化铁一种沉淀,而向 Fe2(SO4)3 溶液中滴入 Ba(OH)2 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硫酸钡两种沉淀,不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C 项,向 Ca(HCO3)2 溶液中滴入 Ca(OH)2 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水,向 Ca(HCO3)2 溶液中滴入少量 NaOH 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D 项,向 NaOH 溶液中通入过量 CO2,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向 NaOH 溶液中通入少量 CO2,反应生成碳酸钠,不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13、 【答案】A【解析】由可知溶液显弱酸性,只有 NH 能水解使溶液显酸性,则一定
26、含有 4NH ,而 AlO 能与 NH 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则一定不含有 AlO ;再由知氯 4 2 4 2水能氧化 I 生成碘单质,加入 CCl4 振荡后静置,下层呈无色,则一定不含有 I ;又溶液呈电中性,有阳离子必有阴离子,因溶液中有 NH ,必须同时存在阴离子,即 SO 4必然存在,而 Ba2 、SO 能结合生成沉淀,则这两种离子不能共存,即一定不存24 24在 Ba2 ;显然剩下的 K 是否存在无法判断,则需检验的离子是 K 。14、 【答案】B【解析】解:设 X 带的电荷为 a;根据电荷守恒,3n (Fe3 )+ n (H ) + an (X) n (NO3-) 2n (SO42-
27、)=0,则 a=+2,由于 Fe2 能被硝酸氧化,Ba 2 与 SO42-生成沉淀,故选 B。15、 【答案】D【解析】解:据题给方程式确定还原性:SO 32-I -。其溶液呈无色,则 Cu2 一定不存在,由于 SO32-还原性强,首先被 Br2 氧化成 SO42-,若 Br2 过量会继续氧化 I-生成 I2,致使溶液呈黄色,则根据溶液颜色未变,确定 SO32-一定存在,I -可能存在,根据电荷守恒,溶液中的阳离子只能为 NH4+,则 NH4+一定存在。故 D 正确。16、 【答案】(1) Na 、CO 32-、SO 42- ; Ca2+ ; NO3-、Cl - (2) CO32- +2H+
28、=2H2O (3) 焰色反应【解析】解:加稀盐酸后,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一定存在碳酸根,钙离子与碳酸根不能大量共存,因此一定不存在钙离子。加足量的 BaCl2 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在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不能完全溶解,说明沉淀是碳酸钡与硫酸钡的混合物,所以一定存在硫酸根。取中滤液,加硝酸酸化后,再加过量的 AgNO3 溶液,析出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是氯化银,但由于前面加入了氯化钡,所以不能确定是否存在氯离子。根据溶液显电中性可知一定存在钠离子。(1)根据上述 3 个实验证明一定存在的离子是 Na 、CO 32-、SO 42-,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29、 Ca2+,可能存在的离子为 NO3-、Cl -。(2)中涉及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CO32-+2H+=H2O+CO2。(3)实验室中常用于检验 Na 是否存在的方法叫焰色反应。17、 【答案】(1) K2CO3 ; Ba(OH)2 (2) B (3) 3Cu+8H+2NO33Cu2+2NO+4H2O ; 0.4mol (4) 2Fe3+2I=2Fe2+I2【解析】解:(1)Fe 2+、Cu 2+、Ba 2+、Al 3+与 CO32 均不能大量共存 ,Fe 2+、Cu 2+、Al 3+与 OH 均不能大量共存,所以无需检验就可判断其中必有的两种物质是 K2CO3 和Ba(OH)2;(2)物质
30、 C 中含有离子 X。为了确定 X,现将(1)中的两种物质记为 A 和 B,当 C与 A 的溶液混合时,产生蓝色沉淀,向该沉淀中滴入稀 HNO3,沉淀部分溶解,剩余白色固体,则蓝色沉淀中有氢氧化铜、白色固体为硫酸钡,所以 C 为硫酸铜、A 为氢氧化钡、B 为碳酸钾、X 为 SO42 ,答案选 B。(3)将 19.2gCu 投入装有足量 D 溶液的试管中,Cu 不溶解,再滴加稀 H2SO4,Cu 逐渐溶解,管口附近有红棕色气体出现,红棕色气体为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在常温下可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所以 D 中含有 NO3 ,Cu 溶解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 3Cu 2+2NO+4H2
31、O。19.2gCu 的物质的量为 0.3mol,根据上述离子方程式可知,若要将 Cu 完全溶解,至少需要 0.8molH+,所以至少需要加入0.4molH2SO4。(4)E 溶液能使 KI-淀粉试纸变蓝,则 E 中含有能把 I 氧化为 I2 的 Fe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3+2I-2Fe 2+I2。18、 【答案】(1) NH4+ (2) CO32-、SO 42- ; Mg2+、Ba 2+、Fe 3+ (3) HCO3- (4) 溶液 B 通入氯气,溶液呈浅黄绿色或溶液 B 滴加硝酸酸化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5) 0.1molL-1【解析】解:(1)由滤液 A 加入 NaOH
32、反应生成气体 B,则 B 肯定为 NH3,则待测液中含有的离子是 NH4+,n(NH 4+)=n(NH3)=0.1mol;(2)沉淀 A 部分溶解于稀硝酸中,测液中一定含有 CO32-、SO 42-,据此可以排除Mg2+、Ba 2+、Fe 3+;(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 3-OH -Ba 2 =BaCO3H 2O;确定待测液中含有的离子是 HCO3-,n(BaCO 3)=n(HCO3-)=19.7g/197g/mol=0.1mol;(4)待测液一定不含溴离子,因为溶液 B 通入氯气,溶液呈浅黄绿色或溶液 B 滴加硝酸酸化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5)因硫酸钡质量为 11.65g,n(
33、BaSO 4)=n(SO42-)=11.65g/233g/mol=0.05mol,碳酸钙的质量为 10.0g,n(CaCO 3)=n(CO32-)=10.0g/100g/mol=0.1mol,由以上分析可知,Na +物质的量浓度为 02 molL-1、NH 4+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0.1molL-1、CO 32-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HCO 3-物质的量浓度为 01 molL、SO 42-物质的量浓度为 005 molL-1、Br -物质的量浓度为 0 molL-1、Cl -物质的量浓度由 K+的浓度确定,故是未知;根据电荷守恒,若溶液中无 Cl-则 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1molL-1,若含有 Cl-则 K+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小为 0.1mol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