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东省惠东县平海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学案: 23马说1.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711576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惠东县平海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学案: 23马说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广东省惠东县平海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学案: 23马说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广东省惠东县平海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学案: 23马说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3 马 说课前自学(一)读一读,写一写,用心掌握下边词语的音、形。相(Xing) 马祗(zh) 骈(pin)死 槽枥(l) 邪(y) (二)关于韩愈韩愈(768824年)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三)伯乐,本名孙阳,春秋时人,擅长相马。(四)“说”是古代一种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

2、虽是议论文体,却讲究文采,通常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课堂活动(一)基础练习1韩愈,字 , 代文学家,后人推他为 之首,与柳宗元并称“ ”2“说”是古代一种文体, ,通常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二)研习课文1整体感知(1)听录音或范读一遍,注意字音和节奏。(2)自由朗读两至三遍(要求:模仿录音或范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3)默读课文,对照课文注释疏通文意。并把不懂的词句圈画出来,小组交流解决。2字词句过关(要求不看书,自己完成)(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并注意用心积累下来。骈死于槽枥之间。( )一食或尽粟一石。(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 )才美不外见。(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3、。( )( )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 )( )执策而临之。( )( )来源:gkstk.Com(2)“食”字在文中有两个读音两个意义,请在括号i内填上正确的答案。Ash 吃Bs 通“饲”,喂.一食( )或尽粟一石。食( )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 )。食( )不饱,力不足。食( )之不能尽其材。(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边句子。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来源:学优高考网译文: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译文: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译文: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译文: (3)根据以上所学,把全文意思疏通一遍,若还有不懂的字词请提出来,大家讨论解决。(4

4、)齐读课文。3句段品读细读课文,然后思考下边各题。(1)文中“ ”一句揭示了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2)千里马有什么特征?文中写到千里马怎样的遭遇?(用文中语句回答)(3)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根本原因是“ ”。(4)最后一段的首句通过描写“食马者”的 和 ,刻画了“食马者”的形象特征。(5)本文的中心句是 。来源:学优高考网4探究质疑(1)本文托物寓意,以“千里马”比喻 ,用伯乐比喻 ,用“食马者”比喻 。(2)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三)应用迁移千金市骨古之君王,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 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

5、。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 ,反以报君。君大怒日:“所求者生马,安事 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日:“死马且市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 年,千里之马至者三。【注释】涓人:近侍之臣。金:古代计算货币的单位。安事:哪里用得着;怎么能够。期(ji)年:满一年。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千金市骨。( )(2)反以报君。( )(3)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4)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2概括“千金市骨”这一成语的含义。3翻译下列句子。死马且市之五百金,况生马乎?4文中“君王”“涓人”各有什么性格特点?来源:学优高考网23 马说(二)2(1)两马并驾有时这;即使通

6、“现” ,表现,显现犹,尚且;等同 怎能用鞭子打;正确的方法鞭子;面对来源:学优高考网(2)AB;BAB(3)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或许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鞭策它,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千里马啊。3(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特征:“一食或尽粟一石” ;遭遇:“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3)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行动 语言 愚妄无知而又自以为是 (5)其真不知马也4(1)人才识人才的人 不能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2)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三)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