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南省濮阳市范县濮城镇中学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25课《诗三首》第三课时.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710625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0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濮阳市范县濮城镇中学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25课《诗三首》第三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河南省濮阳市范县濮城镇中学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25课《诗三首》第三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范县濮城镇中学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 活页导学案 导学案总编号 47 主备人 王莉 审核人 李桂青 审批人 授课人 授课时间 班级 姓名 小组课题 杜甫诗三首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三课时学习重点体会蕴含在诗作中的思想感情以及诗作的“诗史” 特点学习目标1、 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诗歌大意 2、 在反复诵读中并结合诗作的背景领会其丰富的思想内涵 3、体会诗作蕴含的思想感情,品味诗作精美的语言。 学习难点“藏问于答、明暗结合” 的表现手法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学习过程:一、情景引入 这首诗创作于唐肃宗乾元年(758)。当时唐军60万在邺城被叛军打败,唐王朝为了补充兵力,便在四处大肆抓人当

2、兵,人民苦不堪言。杜甫在安史之乱爆发以后,曾被叛军俘虏,夹在难民当中奔走,这一年,他从华州往洛阳探视,在返回华州途中亲见差吏将老人、少年、结婚才一天的青年,都统统抓去当兵,心情沉痛激愤,就创作出了三吏 、 三别 。这组诗篇镜子般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二、自主学习4、整首诗叙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5、官差为什么要夜捉人呢?能不能把“有吏夜捉人”改为“有吏夜征兵”呢? 为什么要特地点明差役捉人是在夜里?第一部分中哪一句对下文叙事最有预示作用?6、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中哪些词形成鲜明的对照?这二句在下文中起什么作用? 7、从老妇人的致词中,你提取到哪些关键信息?

3、8、老妪是被迫还是自愿去应差服役?最终到底被抓走没有?三、问题探究9、有人认为老妇人的致词一段是老妇人一气呵成的抒情独白呢,有人认为老妇人的致词是在官差的步步紧逼下断断续续的说出来的,你认为呢?10、 石壕吏中这户人家留下的老翁、儿媳、幼孤的命运将会怎样?11、 有人说,杜甫耳闻悲剧发生却一直躲着不出来,对石壕吏的暴行也始终保持沉默,实在愧对“诗圣”的称号?你赞同这个观点吗?为什么?四、反馈提升12、这场历史悲剧,你最想表现哪个人物的苦?你从课文哪些地方读到他(她) 的苦?(多角度品读)13、本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运用了“藏问于答、明暗结合”,请试作分析。 (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 )5、达标测评1、杜甫:字 ,自号 , , 等, (朝代)大诗人,世称 、杜拾遗,现实主义诗人,世称 ,他写的诗歌又被称作 ,代表作“三吏” 、 “三别” 。 2、用原文回答问题。(1)说明兵役之苛酷:_(2)说明战争之惨烈:_(3)说明战争破坏严重:_(4)表现老妇丧子的悲痛和含悲度日:_(5)能概括全诗内容的:_3、本段文字正面描写老妇人“致词”,层层诉说、凄苦至极,侧面写“_”,揭示主题。总结与反思学法指导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