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范县濮城镇中学导学案 九年级语文 活页导学案 导学案总编号 54 主备人 顾梅华 审核人 赵洪国 审批人 授课人来源:学优高考网授课时间 班级 姓名 小组课题 隆中对 课型 探究课 课时 第三课时学习重点过讨论,用自己的话概括归纳要旨及战略方针学习目标1、通过讨论,用自己的话概括归纳要旨及战略方针。2、.交流总结本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中心人物的写法。 学习难点交流总结本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中心人物的写法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导入:复习上节课的知识导入。学习研讨第四自然段一、范读课文。二、结合重点词语翻译课文。已来 不可胜数 众寡 非临,抑亦 谋 挟令 诸侯 争锋
2、国险而民附 援 囹 利尽 此用武之国 殆 资 险塞天府之土 因 暗弱 殷 存恤 胃 信义 著 总揽 岩阻 戎 夷越 修政理 身 箪食壶浆 三、问题探究。1诸葛亮的回答直接从曹操谈起行不行?为什么? 2为什么要先分析曹操?摆了哪些事实?得出了什么结论? 3接着从哪几个方面分析了孙权?结论是什么? 4对刘备来说,荆州有哪些有利条件?诸葛亮是怎样暗示刘备的? 5为什么要分析益州?诸葛亮认为益州有哪些优越条件? 6诸葛亮为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7、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根据中什么?四、概括段意。学习研讨第五、六自然段1、范读课文。2、结合重点词语翻译课文。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
3、3、问题探究。(1)写关、张不悦和刘备称他得亮“犹鱼之有水” ,的目的是什么?(2)分析刘备和诸葛亮这两个人的人物形象。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刘 备:是一个 的英雄形象诸葛亮:是一个 的谋臣形象4、写法探究思考:作者是如何从正面和侧面来表现诸葛亮的?诸葛亮隐居( 面描写) 徐庶举荐( 面描写)刘备与诸葛亮对话( 面描写) 关张不悦( 面描写)5、给文章划分段落层次,并概括段意。拓展难提高:1、 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时态度和心情怎样?从哪些行动和语言里能看出来?2诸葛亮的回答直接从曹操谈起行不行?为什么?3诸葛亮从哪几个方面分析了孙权?结论是什么?4对刘备来说,荆州有哪些有利条件?诸葛亮是怎样暗示刘备的?来源:gkstk.Com5为什么要分析益州,诸葛亮认为益州有哪些优越条件?6除了“隆中对” ,你还知道诸葛亮的其他故事吗?请以小标题的形式写出 24 个。_反思:学法指导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