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范县濮城镇中学导学案 八年级语文 活页导学案 导学案总编号 17 主备人 王莉 审核人 李桂青 审批人 授课人 授课时间 班级 姓名 小组课题 信客 课型 探究课 课时 一课时学习重点抓文章脉络理清思路,理解信客的精神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文章脉络,具体感知内容。2、品味佳句,体会语言风格,从探究人物的角度把握课文内容。3、了解信客这一职业及其可贵的品质。 学习难点同上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学习过程:一、情景引入简介信客:“信”是由“人”和“言”组成,人言为信。信的原本意思是言语真实,后发展为讲信用,在后来发展为信物,送信的人。在我国古代,一直存在送信人,被称为信差,信使
2、,信客。这一职业到 20 世纪初还没有消失。作者的故乡余姚离上海很近,很多人到上海谋生,因此,信客在这一地区还很活跃。二、自主学习走进作者:余秋雨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主要著作有文化苦旅、秋雨散文、山居笔记、行者无疆、千年一叹等,其中散文集文化苦旅曾获得多个书评大奖,山居笔记更获得海外华文文学最高奖第一名。预习反馈:扫除字词障碍。1、注音:唏嘘( )( ) 猝然( ) 昏厥( ) 吊唁( )伎俩( )( ) 焦灼( ) 诘问( ) 嫉妒( )( )2、释义:猝然: 伎俩:诘问: 焦灼:颠沛: 潦倒:吊唁: 连声诺诺:整体感知:请用自
3、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3、我们对信客这种职业还很陌生,那就先来认识一下这种职业,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看看一名信客需要做哪些工作?4、文中提到两位信客,我们知道作者在本文中主要是要写年轻信客,但他为什么先写老信客呢?三、问题探究5、速读课文,看看做信客好不好?为什么?结合课文说说自己的看法。6、文中主要写了信客的哪些故事,各个故事又体现信客怎样的为人呢?7、在信客的这么多的故事中,哪个最让你感动呢?并说说原因。四、拓展迁移8、信客死后,有很多人来吊唁,请你写一段话,作为信客的墓志铭。(提示:信客墓碑上的文字就其内容是对他生平事迹和品质的概述,语言要力求简练、通畅。)示例:三十年信客生涯,风尘苦旅,奔波于家乡和上海之间,艰辛备尝,传递两地亲人信物 。5、达标测评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唏嘘( ) 噩耗( ) 焦灼( )伎俩( ) 吊唁( ) 文绉绉( )2用下列词语造句。穷愁潦倒:风尘苦旅:鸡零狗碎:生死祸福:3课文第四部分写信客做了教师,他“教地理绘声绘色,效果奇佳”,“教起国文来也从容不迫”。请据此加以想像,写一个 300 字左右的片段,具体描述信客在课堂上授课的情景。_总结与反思学法指导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