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导体的电阻(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 书中分册装订!)1关于电阻率的正确说法是( )A电阻率 与导体的长度 l 和横截面积 S 有关B电阻率表征了材料的导电能力的强弱,由导体的材料决定,且与温度有关C电阻率大的导体,电阻一定很大D有些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可用来制成电阻温度计解析: 电阻率反映材料导电能力的强弱,只与材料及温度有关,与导线的长度 l 和横截面积无关,故 A 错,B 对;由 R 知 大,R 不一定大,故 C 错;有些合金的电阻率几乎lS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用来制作 标准电阻,故 D 错答案: B2关于电阻和电阻率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把一根均匀导线等分成等长的两
2、段,则每部分的电阻、电阻率均变为原来的一半B由 可知 R, RSl 1lC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对某一确定的导体当温度升高时,若不计导体的体积和形状变化,发现它电阻增大,说明该导体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解析: 导体的电阻率由材料本身决定,并随温度的变化而 变化,但并不都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则 A、B、C 错若导体温度升高时, 电阻增大,又不考虑体积和形状的变化,其原因就是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产生的, 则 D 选项正确答案: D3白炽灯的灯丝是由钨制成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于白炽灯正常工作时的灯丝和未接入电路时的灯丝是同一个导体,故两种情况下电阻相同B白炽灯正常
3、工作时灯丝电阻大于未接入电路时灯丝电阻C白炽灯正常工作时灯丝电阻小于未接入电路时灯丝电阻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解析: 白炽灯的灯丝为金属,所以 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正常工作时温度高于不工作时的温度,所以工作时 的电阻大于不工作时的电阻答案: B4一根粗细均匀的导线,当其两端电压为 U 时,通过的电流是 I.若将此导线均匀拉长到原来的 2 倍时,电流仍为 I,则导线两端所加的电压变为( )AU/2 BUC2U D4U解析: 由电阻定律 R ,导线均匀拉长为原来 2 倍时总体积不变,横截面积变为原lS来的 ,故电阻变为原来的 4 倍,由欧姆定律 I 可知电流仍为 I 时,所加电压变为原来 41
4、2 UR倍,故 D 正确答案: D5用电器距离电源为 L,线路上的电流为 I,为使在线路上的电压降不超过 U,已知输电线的电阻率为 .那么,输电线横截面积的最小值为 ( )A. B.LR 2LIUC. D.ULI 2ULI解析: 输电线的总长为 2L,由公式 R ,R 得 S ,故 B 正确UI LS 2LIU答案: B6.一同学将变阻器与一只“6 V,68 W”规格的小灯泡 L 及开关 S 串联后接在 6 V 的电源 E 上,当 S 闭合时,发现灯泡发光按如图所示的接法,当滑片 P 向右滑动时,灯泡将( )A变暗B变亮C亮度不变D可能烧坏灯泡解析: 由题图可知,变阻器接入 电路的是 PB 段
5、的电阻丝,由于灯泡的额定电压等于电源电压,所以不可能烧坏灯泡当滑片 P 向右滑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变短,电阻减小,灯泡变亮,B 选项正确答案: B7两根材料相同的导线,横截面积之比为 41,长度之比为 12,加上相同的电压后,通过的电流之比为( )A81 B41C11 D14解析: 同种材料的导线横截面积之比为 ,长度之比 ,由 R 可得 S1S2 41 l1l2 12 lS R1R2 l1l2 ,加上相同电压,由 I 可得 .S2S1 12 14 18 UR I1I2 R2R1 81答案: A8两段材料和质量都相同的均匀电阻线,它们的长度之比 L1L 223,则它们的电阻之比 R1R 2
6、 为( )A23 B49C94 D32解析: 材料和质量都相同的均匀电阻线的体积是相同的,又因长度之比L1L 223.故截面积之比 S1S 232.由电阻定律得电阻之比 R1R2L1S1L2S2 L1L2S2S1 23 23.49答案: B9两根材料相同的均匀导线,质量之比为 31,长度之比为 12,当加上相同的电压后,通过两导线的电流之比为( )A121 B112C34 D23解析: 两导体材料相同,说 明两者的密度是相同的由 得 V1V 2m 1m 231mV由 VSL 得 S1S2 V1L2V2L1 3121 61因为导体的电阻与 L 成正比,与 S 成反比所以,有 R1R2 L1L2S
7、2S1 12 16 112当两导体加相同电压时,由 I 得 ,故 A 正确UR I1I2 R2R1 121答案: A10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将 a、c 两端连在电路中,则当滑片 OP 向右滑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增大B若将 a、d 两端连在电路中,则当滑片 OP 向右滑动时,变阻器的阻值减小C将滑动变阻器以限流式接法接入电路时,必须连入 3 个接线柱D将滑动变阻器以分压式接法接入电路时,必须连入 3 个接线柱解析: 若将 a、c 两端连在电路中, aP 部分将连入电路,则当滑片 OP 向右滑动时, 该部分的导线长度变长,变阻器接入 电路中的阻值将增大,
8、 A 正确若将 a、d 两端连在电路中,也是将 aP 部分连入电路,则 当滑片 OP 向右滑动时, 该部分的导线长度变长,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将增大,B 错误 A、B 两个选项中均为限流式接法,可见在限流式接法中, a、b两个接线柱中任意选一个,c 、d 两个接线柱中任意选一个,接入电路即可,C 错误在滑 动变阻器的分压式接法中,a、b 两个接线柱必须接入电路,c 、d 两个接线柱中任意选一个,接入电路即可,D 正确答案: AD11利用米尺和如图甲所示的器材(其中电流表的内阻为 1 ,电压表的内阻为 5 k)测量一根粗细均匀的阻值约为 5 的金属丝的电阻率(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器材
9、连接成实物电路图,要求尽量避免交叉,电流表、电压表应该选择合适的量程( 已知电源的电动势为 6 V,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 020 ) (2)实验时用米尺测量金属丝的长度,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如图丙所示由图可以读出金属丝两端的电压 U_,流过金属丝的电流 I_,金属丝的长度 L_.解析: (1)由于金属丝的电阻比电压表的内阻小得多,因此采用电流表外接法;由于金属丝的电阻比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要小,因此采用限流式接法,为了保证滑动变阻器起限流作用,滑动变阻器应该连接“ A(B)、C”或“A( B)、D”几个接 线柱;由题图丙可以看出电流表应该连接“0.6”接线柱和“”接线柱,具体连线如
10、图所示(2)由题图丙可以看出:电压表的量程是 3 V,所以读数是 2.20 V;电流表的量程是 0.6 A,所以读数是 0.44 A;米尺的 读数是 40.50 cm10.00 cm 30.50 cm.答案: (1)见解析 (2)2.20 V 0.44 A 30.50 cm12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被测金属丝的电阻大约为 6 .先用刻度尺测出金属丝的长度 l 及金属丝直径 d,接着用伏安法测出金属丝两端的电压 U 和通过金属丝的电流 I,计算出它的电阻,再根据电阻定律计算出该金属材料的电阻率在用伏安法测定金属丝的电阻时,除被测的电阻丝外,还有如下供选择的实验器材:直流电源 E:电动势
11、约 4.5 V,内阻很小;电流表 A1:量程 00.6 A,内阻为 0.125 ;电流表 A2:量程 03 A,内阻为 0.025 ;电压表 V1:量程 03 V,内阻为 3 k;电压表 V2:量程 015 V,内阻为 15 k;滑动变阻器 R1:最大阻值 10 ,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0.2 A;滑动变阻器 R2:最大阻值 20 ,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1.0 A;开关、导线等要求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并能测得多组数据(1)在可供选择的器材中,应该选用的电流表是_,应选用的电压表是_,应该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_(2)根据所选的器材,在如图所示的虚线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3)写出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的计算电阻率的表达式( 用字母表示): _.解析: (1)由实验器材知电源电动势约为 4.5 V,实验用的金属丝电阻约为 6 ,干路中的最大电流大约只有 0.75 A,故 电流表选 A1,电压表选 V1,滑动变阻器 R1 的最大电流 0.2 A 太小,影响测量的范围,所以滑 动变阻器选 R2.(2)待测电阻较小, 电流表采用外接法,电路图如图所示(3)由 R 及 R ,又 S( )2 得UI lS d2 d24 RSl UId24l Ud24Il答案: (1)A 1 V 1 R 2 (2)见解析 (3)Ud24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