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考领航》2019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试题:题型一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709444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领航》2019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试题:题型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领航》2019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试题:题型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领航》2019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试题:题型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领航》2019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试题:题型一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选择题题型强化练题型一 传统文化描述型1(2018山西孝义高三下学期考前热身训练 )新修本草 是我国古代中药学著作之一,记载药物 844 种,其中有关于“青矾”的描述:“绛矾,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瑠璃烧之赤色”据此推测, “青矾”的主要成分为( )ACuSO 45H2OBFeSO 47H2OCKAl(SO 4)212H2ODFe 2(SO4)39H2O解析:选 B。青矾呈绿色,经煅烧后,分解成粒度非常细而活性又很强的 Fe2O3 超细粉末为红色;A 为蓝色晶体, B 为绿色晶体,C 为无色晶体,D 为黄色晶体,故判断“青矾”的主要成分为 FeSO47H2O。2(2018 吉林白城

2、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模)本草图经 中关于绿矾的分解有如下描述:“绿矾形似朴消(Na 2SO410H2O)而绿色,取此一物置于铁板上,聚炭,封之囊袋,吹令火炽,其矾即沸,流出,色赤如融金汁者是真也。 ”对此段话的说明中肯定错误的是( )A绿矾的化学式为 FeSO47H2OB绿矾分解过程中没有发生电子的转移C “色赤”物质可能是 Fe2O3D流出的液体中可能含有硫酸解析:选 B。由信息可知生成红色的氧化铁, Fe 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有电子转移,故 B 错误。3(2018湖南岳阳第一中学高三能力测试 )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霾尘积聚难见路人” ,雾霾所形成的气

3、溶胶有丁达尔效应B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 ,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C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 ,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D古剑“沈卢” “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 ,剂钢指的是铁的合金解析:选 C。A 项,雾属于胶体,胶体的性质之一是具有丁达尔效应,故说法正确;B 项,铁比铜活泼,发生 Fe Cu2 =Fe2 Cu ,属于置换反应,故说法正确;C 项,此方法属于萃取,属于物理变化,故说法错误;D 项,钢是铁和其他单质组成的合金,故说法正确。4(2018海南海口高三调研测试 )战国所著周礼中记载沿海古人 “煤饼烧蛎房成灰”( “蛎房”即牡蛎壳),并把这种灰称

4、为“蜃” 。蔡伦改进的造纸术,第一步沤浸树皮脱胶的碱液可用“蜃”溶于水制得。 “蜃”的主要成分是( )ACaO BCa(OH) 2CSiO 2 DAl 2O3解析:选 A。氧化钙溶于水即与水反应生成强碱氢氧化钙,故选 A。5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中收载药物 1 892 种,其中“烧酒”条目中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这里所用的“法”是指( )A萃取 B渗析C蒸馏 D干馏解析:选 C。由信息可知,蒸令气上,则利用互溶混合物的沸点差异分离,则该法为蒸馏,故选 C。6对中国古代著作涉及化学的叙述,下列解说错误的是( )A 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 ”

5、,这里的“洧水”指的是石油B 黄白第十六中“曾青涂铁,铁赤如铜 ”,其“曾青”是可溶性铜盐C 本草纲目中“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碱是K2CO3D 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 ”里的“石灰”指的是 Ca(OH)2解析:选 D。C 项,草木灰中的碱性成分是 K2CO3,正确;D 项所说的“石灰”指的是 CaCO3,错误。7 神农本草经说:“水银镕化( 加热)还复为丹。 ”黄帝九鼎神丹经中的“柔丹” “伏丹”都是在土釜中加热 Hg 制得的。这里的“ 丹”是指( )A氯化物 B合金C硫化物 D氧化物解析:选 D。在土釜中加热 Hg,金属汞可以和氧气发生反应得到氧化汞,

6、氧化汞属于物质分类中的氧化物。8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探索认知世界,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贯穿始终。以下说法从化学视角理解,错误的是( )A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唐) 诗中包含了丁达尔现象B 高奴出脂水,颇似淳漆,燃之如麻(宋) 文中提到的“脂水”是指油脂C 水银乃至阴毒物,因火煅丹砂而出(明) 这段记载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 百宝都从海舶来,玻璃大镜比门排(清) 制玻璃的某成分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解析:选 B。A 项,雾属于胶体,可见光通过时会出现丁达尔现象,正确;B 项,根据描述可知“脂水”指的是石油,错误;C 项,丹砂的主要成分是 HgS,由丹砂煅烧制水银(Hg),涉

7、及氧化还原反应,正确;D 项,制玻璃的成分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正确。9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我国古代的人民在那时候就已经广泛应用了相关的化学知识,古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关于古代化学的应用和记载,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 )A 本草纲目中记载“(火药)乃焰消(KNO 3)、硫黄、杉木炭所合,以烽燧铳机”这是利用了“KNO 3 的氧化性”B李白有诗云“日照香炉生紫烟 ”这是描写“碘的升华”C 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了区分硝石 (KNO3)和朴消(Na 2SO4)的方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 ,这是利用了“焰色反应”D我国古代人民常用明矾除去铜器上的铜锈 Cu

8、2(OH)2CO3解析:选 B。A 项,火药发生化学反应的时候,KNO 3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作氧化剂,体现氧化性,故 A 项合理;B 项,香炉中燃烧的香中不含碘单质,故不存在碘的升华,故 B 项不合理; C 项,鉴别 KNO3 和 Na2SO4,利用钾元素和钠元素的焰色反应不同,故 C 合理;D 项,明矾的水溶液水解显酸性,故能除去铜器上的铜锈,故 D 合理。10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中关于“鼻冲水”的记载明确指出: “鼻冲水,出西洋,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泄气,则药力不减惟以此水瓶口对鼻吸其气,即遍身麻颤出汗而愈。虚弱者忌之。宜外用,勿服。 ”这里的“鼻冲水”是稀硫酸、氢氟酸溶液、氨水、醋酸溶液中的一种。下列有关“鼻冲水”的推断正确的是( )A “鼻冲水”滴入酚酞溶液中,溶液不变色B “鼻冲水”中含有 5 种粒子C “鼻冲水”是弱电解质D “鼻冲水”不能使二氧化硅溶解解析:选 D。 “鼻冲水”易挥发、不可服用、可贮存在玻璃瓶中,故“鼻冲水”为氨水,氨水中存在平衡:NH 3H 2ONH3H2ONH OH ,H 2OH OH ,溶液呈碱 4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A 项错误;氨水中存在粒子:NH 3、H 2O、NH 3H2O、H 、NH、OH ,B 项错误;氨水是混合物,NH 3H2O 是弱电解质,C 项错误;氨水不能使二氧 4化硅溶解,D 项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