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选择题1近代中国人在反思传统文化时,有的人“由增入外界新形式新规制使之具有新意义”,有的人“厌恶固有文化中之若干缺陷,而从事批判与排除” 。这两种人的代表分别是 ( )A魏源、洪仁玕 B洪仁玕、康有为C康有为、孙中山 D孙中山、陈独秀解析:选 D。本题考查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考 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题干第一种人具有中西结合的特点,而孙中山 则学习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思想,但也继承了部分传统文化;第二种人的特点是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这是新文化运 动中对中西文化的全盘否定与肯定的态度,陈独秀是新文化运 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D 项 正确。魏源翻 译了西方大量著作,向中国知识分子介绍了西方
2、的历史地理、 风土人情等;洪仁 玕在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提出了资政新篇,这是在中国发展 资本主义的一个方案,但不符题干所述特征;康有为提出维新变法思想,其特点是把西方资产阶级 政治学说与儒学思想相 结合, A、B、C 三项都不符合题意。21916 年 2 月,易白沙发表了孔子平议一文,历数了孔学四大弊端:孔子尊君权,漫无限制,易演成独夫专制之弊;孔子讲学不许商榷问题,易演成思想专制之弊;孔子少绝对之主张,易为人所借口;孔子单重做官,不重谋食,易人民贼牢笼。这说明作者的意图是( )A抨击迷信思想 B痛斥君主专制C倡导科学精神 D回击复古逆流解析:选 D。本题考查材料分析与解读能力。材料反映作者对孔子
3、的猛烈批判。 结合时间可知是新文化运动期间。1915 年,袁世 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为其专制奠定舆论基础,故作者批判孔子主要是回击复古逆流。3陈独秀在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中写道:“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这段话的基本含义是( )A强调德、赛两先生可以救治近代中国的一切黑暗B直认不讳因拥护德、赛两先生所犯滔天大罪C回击封建顽固派的非难和谩骂,
4、拒不认罪 D猛烈抨击专制、愚昧、旧道德和旧文学解析:选 A。从材料中“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 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等信息可知陈独秀强调只有民主与科学才能挽救中国,故 A 项符合题意。4下面是新文化运动期间的一幅宣传图画,该图画实质上是针对( )A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 B封建的意识形态和思想体系C民众偶像崇拜和愚昧盲从 D阻碍西学传播的反动势力解析:选 B。根据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认为儒家 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 论基础, 应该坚决反对,题干图片恰恰体现了这一点,故 B 项正确。而其他三项均没有凸现“实质”问题。
5、5陈独秀在 1917 年再论孔教问题一文中说:“余则以为,科学之进步,前途尚远,吾人未可以今日之科学自画,谓为终难决疑。反之,宗教之能使人解脱者,余则以为必先自欺,始克自解,非真解也。真能决疑,厥惟科学。 ”从中可以看出陈独秀( )A提出宗教从属于科学,最终将被科学取代B主张只有运用科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疑难C认为宗教具有欺骗性,对解决社会问题无益D肯定科学和宗教的作用,强调科学的进步性解析:选 D。材料中陈独秀认为科学的进步需要时间,虽然现在科学“难决疑” ,但 “真能决疑,厥惟科学” ,而宗教虽能让人解脱,但却建立在“必先自欺”的基础上, “非真解也” ,可见他肯定了科学和宗教的作用,同时强
6、调了科学的进步,选择 D 项。 A、C 两项错误,B 项正确,但只涉及要科学一个方面。6 “常有人说:白话文的局面是胡适之、陈独秀一班人闹出来的。其实这是我们的不虞之誉。中国近来产业发达、人口集中,白话文完全是应这个需要而发生而存在的。适之等若在三十年前提倡白话文,只需章行严一篇文章便驳得烟消灰灭。 ”材料认为白话文得以推广的主要原因是( )A文学革命的推动 B白话文的自身价值C社会经济的发展 D制度环境的大变化解析:选 C。抓住材料的核心信息即可,根据“中国近来产业发达、人口集中,白话文完全是应这个需要而发生而存在的”说明白话文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经济的发展。7陈旭麓指出,新文化运动“不仅仅
7、是反传统主义运动,更是一场现代价值的重建运动” 。 “价值重建”指的是( )用科学理性取代传统权威 用个性解放取代礼制禁锢 用自我价值取代宗族本位 用民主自由取代专制独裁A B C D解析:选 D。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与民主,因而 和是对的。新文化运 动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因而也对,而新道德是建立在自我价值基础 上的,旧道德是建立在宗族本位之上的,因而也对。8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钱玄同先生(18871939 年)曾经提出“欲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文;欲驱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蛮的顽固思想,尤不可不先废汉文”的观点。该观点产生的原因是( )A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影响 B白话文运动的兴起C新文化运动中
8、的偏激倾向 D文学革命的推动解析:选 C。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新文化运动有盲目否定传统文化的偏激倾向,题目中钱玄同 废除汉文的主张即是例证;西方 资产阶级文化、白 话文运动和文学革命都不可能直接否定汉文的实用价值,故正确 选项为 C 项。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1:“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李大钊语) ;“孔教鼓吹不犯上作乱,把中国弄成一个制造顺民的大工厂”(吴虞 语) ;“那其实是吃人的礼教 ”(鲁迅语)。材料 2:“分明挂的共和招牌,而国会 议员居然大声疾呼,定要尊重孔教。 这腐朽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将这班反共和国的 伦理、文学等旧思想,完
9、全洗刷干干净净不可,否则,不但共和国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国招牌,也是挂不成的。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陈独秀请回答:(1)李大钊为什么说“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鲁迅为什么说孔教是 “吃人的礼教”?(2)对材料 1 中“不犯上作乱”怎样理解?“把中国弄成一个制造顺民的大工厂 ”对其民族精神有什么影响?(3)材料 2 中陈独秀表明了什么观点?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为什么以反孔教为突破口开展新文化运动?(4)你怎样认识反孔教的负面作用?解析:第(1)问要从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是维护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封建 统治者宣扬“三纲五常” 的封建礼教,使人
10、民成 为礼教的牺牲品等方面思考。第(2)问“不犯上作乱”实际上说要人民安于被封建专制统治,不利于整个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第(3)问要结合教材内容来回答。第(4) 问要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答案:(1)因为孔孟儒学是历代封建统治者统治人民的工具。因为封建统治者利用封建礼教使人民成为封建统治的牺牲品。(2)就是不能反抗封建君主的专制统治。使整个民族缺乏民主意识。(3)保共和,反孔教。因为北洋军阀政府尊孔复古。(4)对传统文化的保留和吸收不够,似有全盘否定之意;在当时反孔教进行思想解放是必要的,但对传统文化要采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的正确态度。 _教材答疑名师指津_ _一、学习思考1为
11、什么说尊孔复古的实质就是复辟帝制?(教材 P53)提示: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要尊孔复古,就要恢复封建时代的礼仪和制度,而这些礼仪和制度,和封建君主制是紧密相 连的,所以,尊孔复古实质就是复辟帝制。2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各有什么特殊贡献?(教材 P55)提示:陈独秀 1915 年创办青年杂志,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 帜;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雕琢、陈腐、艰涩的旧文学,建立平易、新 鲜、通俗的新文学。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提倡新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 。胡适 积极投身文学革命,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提出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鲁迅积极投身文学革命,创作中国第一篇白 话小说狂人日记,指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12、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 长期间,提出 “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3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有什么关系?(教材 P56)提示:新文化运动是五四运动的一次预演。新文化运 动传播各种新思想,包括马克思主义, 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 础;新文化运动唤起了民众的 觉醒,尤其是学生,为五四运动奠定了群众和阶级基础;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们大多数是五四运动的领导者。随着五四运动的进行,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在中国 传播。二、自我测评(教材 P56)有人说新文化运动太激进了,完全割裂了传统,你如何看待这种说法?提示: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从 历史上看,新文化运 动虽然有它自身的缺陷,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的思想解放所起的推 动 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从现实看,中国传统思想的余毒仍然时时在社会中出现,传统并没有消亡。三、材料阅读与思考(教材 P56)新文化运动和辛亥革命之间有什么联系?提示: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许多先进知识分子 进一步接受新思想, 为新文化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和阶级基础。新文化运 动是辛亥革命的影响在思想文化上的反映,所提倡的民主与科学则是辛亥革命民主共和思想在思想文化上的发展。因而它们之间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