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章节(课题)名 称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学时 2 总课时 24知识技能来源:学优高考网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茎的结构,导管、筛管的作用,无机盐只有溶于水才能被植物吸收来源:gkstk.Com过程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获得知识的能力;通过自学课本,获得知识的能力三维目标来源:gkstk.Com 来源:gkstk.Com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 内容 解决措施教学重点1、植物生活离不开水的原因。2、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资料分析教学难点尝试解读数据的技能训练 资料分析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札记一、整体感知本节课的内容老师
2、用鼓励性的语言,请同学们四人一组,大胆结合已有的经验和知识猜想“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二、根适于吸水的特点第一步,由生物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讲述参与老师培养“长出根毛的幼苗”的过程:(1)将 10X100 厘米的试管洗净,在试管的内管口附近放入棉花球; ( 2)把刚刚萌发的小麦种子 63 粒)放在棉花球上,上面盖上少量棉花。整个棉花球上要滴足清水,在小组间相互表达和交流的基础上,概括出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大体途径是“根茎叶、花、果实等” 。达到让学生整体感知本节课内容的目的。使它经常保持湿润。三四天后,小麦的幼根钻出棉花球向下伸展,幼根的前端密布着根毛,肉眼可见,如果用放大镜观察则更清楚。第
3、二步,老师引导学生“从生物圈水循环的角度来理解根吸水的意义” 。 为了使学生运用根适于吸水的特点解释生活、生产中的现象,讲完第一部分后,教师适时进行达标检测(一) ,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附达标检测(一)(1)移栽植物时,如果根损伤大多,植物会有什么变化?(2)扦插后的枝条如何处理,成活率会提高?学生反馈(略)三、水分运输的途径第一步,茎的结构。教师首先联系俗语,鼓励学生猜想茎的结构。 “俗话说人要脸,树要皮说明树有树皮,你能否结合常识,发挥你的聪明才智,猜想一下茎的其他结构呢?”在学生猜想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并指导学生观察P111 图-21 茎的横切和纵切示意图,确认猜想的
4、茎的结构是否正确。然后师生共同小结并板书如下: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是树皮:内有韧皮部,韧皮部中有筛管、形成层木质部:本质部中有导管全班同学对其中一些不清楚的或感兴趣的问题,可进行提问,共同讨论。然后,让学生阅读 P110 的“观察与思考” ,对思考题进行探讨,确认根适于吸水的特点。先让学生四人小组进行讨论,暂时不下结论。四人一组进行讨论归纳,即可知道茎各部让问题留在头脑中随知识扩展不断完善。为了使学生学会运用水分在体内运输的途第二步,茎各部分的作用。教师只要引导学生看 P111112 后三个自然段,是:1.韧皮部中的筛管将叶片中的有机物运输到其他器官。2.形成层中的中间一层细胞能不断分裂,形成
5、新的韧皮部细胞和木质部细胞。3.木质部中的导管是水分在茎中的运输途径。第三步,导管是水分在体内的运输途径。 “从茎各部分的作用可以看出,茎的结构中只有导管是与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有关的。如何验证导管是水分在茎内的运输途径呢?请同学们设计探究实验来验证一下。”这就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了水分在茎中的运输途径,切入了本节课主题。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确认出最佳方案。当学生阅读完观察与思考之后,教师要分发已变红的植物纵剖开的茎,让学生边观察边四人一组开始讨论以上提出的四个问题,然后小组派代表相互表达和交流,归纳出结论:导管是水分在茎内的运输途径。为了使学生学会运用水分在体内运输的途径解释生活中
6、的相关现象,讲完第二部分后,进行达标检测(二) ,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附达标检测(二)(1)把幼嫩的植物茎掐断,从茎分的作用“请同学们看 Plll的观察与思考 ,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水是通过什么途径跑到叶片中的?2.将茎横向切断,在横切面上发现了什么?根据茎的结构知识,判断是茎的哪径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讲完第二部分后,进行达标检测(二) ,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的断面上会渗出汁液,这汁液是从那里来的?(2)你能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下“树怕去皮,不怕空心”这句话吗?四、达标小结教师用启发、鼓励的语言引导学生对本节课进行知识和能力两方面的小结。“同学们,本节课在老师的指导下,你已经掌握了水分
7、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那么你能否具体告诉老师和同学们,你获得了哪些知识,具备了哪些能力?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将本节课获得的知识,具备的能力说出来。最后师生共同小结并板书:五、反馈练习通过做与日常生活有关的题,使学生认识到“学以致用”的含义,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做分析题,让学生深刻理解导管的作用是输送水分和无机盐,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做导管、筛管的填空题,可让学生学会对比记忆的方法。在反馈过程中,教师适时进行鼓励性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后的喜悦,增强学习的自信心。部分变红了?3将茎纵剖开,在纵剖面上发现了什么?根据茎的结构知识,判断是茎的哪部分变红了?4.通过这个实验,
8、你可得出什么结论?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学会自学获得知识。通过做分析题,让学生深刻理解导管的作用是输送水分和无机盐,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做导管、筛管的填空题,可让学生学会对比记忆的方法。个性化教学为学有余力学生所做的1准备移栽的茄子秧、黄瓜秧,根部总是带着一个土坨。这是为什么?2在热带雨林中,有些树木茎干上往往长着许多毛茸茸的根。这些根暴露在空气中,叫做气生根。气生根有什么作用?调整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所做调整1、把幼嫩的植物茎掐断,从茎的断面上会渗出汁液,这汁液是从那里来的?2、你能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下“树怕去皮,不怕空心”这句话吗?板书设计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一、根适于吸水的特点二、水分运输的途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