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南省濮阳市范县濮城镇中学2015届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隆中对》导学案(第1课时).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707666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9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濮阳市范县濮城镇中学2015届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隆中对》导学案(第1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河南省濮阳市范县濮城镇中学2015届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隆中对》导学案(第1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河南省濮阳市范县濮城镇中学2015届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隆中对》导学案(第1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范县濮城镇中学导学案 九年级语文 活页导学案 导学案总编号 52 主备人 顾梅华 审核人 赵洪国 审批人 授课人 授课时间 班级 姓名 小组课题 23、隆中对 课型 探究课 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重点能够结合语境准确的说出课文中文言词语的一次多义,辨析、说出词类活用象。学习目标1、积累一些文言词汇,如实词、虚词等。2、能够结合语境准确的说出课文中文言词语的一次多义,辨析、说出词类活用象。3、.能够把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学习难点能够把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课内探究案 一情境导入: 来源:gkstk.Com播放歌曲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2、”英雄已逝,但英名长存,诸葛亮曾在古隆中曾“指点江山,面授机宜。 ”今天我们要通过隆中对这篇文章来一睹他的风采。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一)解释加点的词语:谓为信然( ) 先主器之 ( ) 枉驾顾之( )遂用猖蹶( ) 民殷国富( ) 身率益州之众( )(二)通假字的意思:欲信大义于天下(信,通“ ”意思是 ) 自董卓已来已, (已,通“ ” ,意思是 )(三)一词多义:谓 谓为信然( ) 谓先主日( )已 然志犹未已( ) 自董卓已来( ) 已历三世( )信 谓为信然( ) 信义著于四海( )欲信大义于天下( )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然 谓为信然( ) 然志犹未已( ) 来源:学优高

3、考网来源:gkstk.Com用 遂用猖獗( ) 贤能为之用( ) 此用武之国( )合作交流:(四)翻译句子。非为天时,抑亦人谋也。 翻译: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 翻译: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翻译:来源:gkstk.Com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乎反思:学法指导栏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资料链接: 1作者作品简介:本文节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作者陈寿(233297)字承祚,晋朝安汉(现在四川南充)人,史学家,所著三国志六十五卷,是记载魏、蜀、吴三国对峙时期历史事件较为完整的一部史书,与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并称为“前四史” 。2时代背景简介:东汉末年是个土地兼并剧烈、地

4、主剥削残酷、官府摇役繁重、政治腐败不堪的黑暗时代。这时,爆发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农民起义黄巾起义。在镇压黄巾起义过程中产生和壮大起来的大小武装力量,为了取代东汉王朝,争夺势力范围,进行了勾心斗角的政治斗争和频繁的军事混战。在镇压黄巾起义中起家的曹操、刘备和孙坚,在多次战争中,一步步扩大势力。赤壁大战之后,形成了曹操、刘备和孙权三国鼎立的形势。此后,三国之间又混战了七十二年,全国才得到统一。 三国志就是记载这段时期的历史的史书。在当时的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中,刘备处于劣势。因此,他十分希望有能人来帮助他实现他的政治理想。他思贤若渴, “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下山。本文叙写的就是诸葛亮回答刘备的咨询,充分展示了诸葛亮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自主预习案 : 1. 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好 为梁父吟 ( ) 遂 诣 亮 ( ) 屏 人 ( )倾 颓( ) 度 德 量 力( ) 信 大 义( )猖 獗( ) 存恤 ( ) 民殷国富( )帝室之胄( ) 诸 戎 ( ) 箪食壶浆( )汉沔 ( )2.文学常识填空:陈寿,字 _ ,_ 朝人,_ 家。诸葛亮,字_ ,曾隐居隆中,后做_ 丞相。“对” ,指_,_叫“对策”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