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 输血与血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血型发现的过程,说出 ABO血型的类型,并能认同同型输血原则;2了解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与血型的关系;3学会运用所学的 ABO血型知识,尝试“模拟”血型鉴定,增强动手能力;4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汇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及语言表达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模拟血型鉴定”的模拟实验,了解 ABO血型的鉴定,并认同同型输血;2通过“献爱心”游戏,巩固同型输血原则,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3通过观看案例视频,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通过我自身的献血实例和丰富的图片,激发学生树立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
2、过对输血与血型的了解,激发学生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2通过模拟实验,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通过我自身的献血实例以及丰富的图片,激发学生珍爱生命够情感,树立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一、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二、血型发现1、发现2、血型:A 型、B 型、O型、AB 型3、安全输血:输同型血 (1)同型血原则:输入同型血 (2)异型血原则:少量失血时,可以输入异型血(3)成分输血:选择性地输入血液的某一成分(4)输血之前:验血三、血量与输血1、血量:体重的 7%-8%展示玉树地震相关图片,提出问题,引入新课。-人们在地震中受伤并大量出血,这时,
3、怎样救治? (1)喝血?(2)输血? 指导学生阅读,播放血型发现视频和血型的视频,指导学生得出 ABO血型系统的血型指导学生读图 P70输血关系表播放视频片段三:我血型匹配,身体又好,你就多抽点。是不是血型匹配,抽多少都没事?引导学生阅读 P69页 血量与输血。 展示问题:问题一:成年人的血量相在教师的引导下,认真思考,积极投入新课学习。 认真思考,阅读 P69想一想阅读 P69,并观看视频。观看血型视频及图片,得出 ABO血型系统的血型认真读图 P70输血关系表,交流讨论联系生活实际:失血而输血阅读 P69页 血量与输血2、输血:每次输血200300毫升不影响健康;8001000毫升头晕;超
4、过12001500毫升危险四、倡导无偿献血1、无偿献血制度:1988 年实行;18 55周岁2、无偿献血,奉献爱心五、小结六、作业布置当于本人体重的多少?问题二:对于健康成年人,一次失血超过多少就会有生命危险?问题三:一次失血超过800毫升会有什么症状?问题四:健康人每次献血多少不会影响健康?问题展示:(1)我献血四次总共献血1400ml后身体健康不健康?(2)这1400ml血液对于整个社会来讲够不够用?-使学生明白适量献血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引导学生明确无偿献血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才会充满爱。 展示:献血图片(配乐:让世界充满爱展示课堂作业:利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一句献血宣传语,为社会尽一份义务,奉献一点爱心 P71 1-3 课课练认真作答,交流讨论认真思考,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观点,交流讨论。明确无偿献血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参与,树立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教学反思: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参与讨论和活动的积极性高。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科学史以及献血有关内容的了解,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特别是献血方面的有关报道和学生的讨论,增强了学生珍爱生命,相互关爱的美好情感,初步树立了健康的成年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的观念。感到有待改进的是,学生对模拟实验认识不够充分,个别同学尝试用模拟血清鉴定自己的血型,有一定危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