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 题 特殊平行四边形(二)学 习目 标1证明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以及相关结论,经历猜想、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 2体会证明的必要性以及计算与证明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合情推理的能力,体会证明过程中所运用的归纳概括以及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重 点难 点重点: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的证明难点:菱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相关的计算教法选择 合作探究 课型 新授课课前准备 来源 :gkstk.Com多媒体来源:gkstk.Com是否采用多 媒 体 是教 学时 数 3 课时教学时数 第 2 课时备课总数 第 30 课时课 堂 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学内容
2、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一、回顾旧知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1矩形有哪些性质特征和判定方法。2猜想菱形的特征和相关性质?二、新知探究1证明性质:菱形的四条边相等已知:四边形 ABCD 是菱形,求证:ABBCCDDA2. 证明性质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已知:在菱形 ABCD 中,对角线 AC 和 BD 相交于点O,如图求证:ACBD,AC 平分BAD 和BCD BD 平分ABC 和ADC3.巩固应用 已知:四边形 ABCD 是边长为 13 cm 的菱形,其中对角线 BD 长 10 cm,求:(1)对角线 AC 的长(2)菱形 ABCD 的面积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回答,得
3、到菱形的概念提示性出示已知和求证,鼓励学生高效完成性质的证明巡视教室,个别指导,整体点评来源:学优高考网出示巩固应用题回答提问,总结相关性质按老师的提示和要求进行证明,并相互交流听讲,提问来源:gkstk.Com利用菱形的性质高效计算,并思考面积的计算公式主备人: 张涛 备课组长签字: 学科主任审核签字: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由此推出:菱形的面积等于它的两条对角线长的积的一半来源:学优高考网练习:菱形周长为 40cm,它的一条对角线长10cm,求菱形另一条对角线的长及菱形的面积。4.想一想怎样判别一个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请证明你的结论已知:平行四边形 ABCD 中,对角线 ACBD求证:;
4、平行四边形 ABCD 是菱形判定定理: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三、随堂练习1证明: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如图,已知在四边形 ABCD 中,ABBCCDDA求证:四边形 ABCD 是菱形2.下列判定正确的是( )A.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B.两角相等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 C.四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D.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正方形3已知菱形 ABCD 中,E、F 分别是 CB、CD 上的点,且 BE=DF。求证:(1)ABEADF;(2)AEF=AFE。CA DB EF4.尝试证明: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 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5、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有什么收获?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总结结论,板书出示巩固性练习来源:gkstk.Com出示练习题目分析问题三解题思路,启发学生证明教师演示规范的书写格式问题四要强调命题证明的步骤,时间不够可留为作业总结本课内容记忆,理解并完成练习学生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证明,并得到判定定理来源:学优高考网独自证明问题一,然后与同伴交流你的证明思路高效完成并相互交流,订正错误作好记录畅谈收获,交流困惑作业设置 1、课本 P99 习题 35 知识技能 1、3教学反等级评价(A/B/C/D)思来源 :学优高考网 gkstk检查签阅第 周,应备 课时 实备 课时,共 课时评价: 时间: 签查(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