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望天树课堂实录(“课前一支歌”结束。上课)师:同学们,迈进中学的大门,大家正茁壮的长大着,长大的感觉好吗?(大多数同学异口同声地说“好”)还有不同的感觉吗?(学生小声议论)生:不好,作业太多。生:不好,长大了有很多烦恼。师:是啊!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有时候是阳光洒满心田,一帆风顺;有时候是风雨不期而至,充满坎坷那么,在我们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时,在我们觉得难以面对现状时,在我们被人误解甚至被人伤害时,我们该怎么办呢?我想,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一定会加深领悟,有所收获。请大家打开课本 29 页,让我们一起走进望天树。(师板书课题)师:首先听老师把课文朗读一遍,大家边听边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一下
2、作者笔下的望天树是什么样子的?然后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师配乐配画面朗读,学生听读完后踊跃要求汇报,教师点两名学生发言)生:课文讲的是望天树从一棵幼苗长成了参天大树。生:我补充。这篇课文是说,望天树在成长的过程中,尽管遇到许多的困难挫折,但它奋力抗争,依然长成参天大树。(掌声)【点评】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是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在这一环节里,教师通过美仑美幻的范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正确把握文章的主旨,形成对作品初步的整体印象,从而避免断章取义、以偏概全,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从文本整体的角度去整理作者行文的思路,明确作者写了什么内容,对所表现的内容有全
3、方位的了解;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语言的表现力,相应地加深了对望天树形象的理解,感受到了语言的美。师:那望天树在成长的道路上遇到了哪些困难或挫折呢?它又是怎样与命运抗争的呢?这种抗争表现了望天树哪些可贵品质呢?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的朗读课文,然后分小组进行探讨。(学生自由朗读完成后,自觉分组讨论)师:我建议,大家在讨论的时候,参照大屏幕上的表格提示进行活动,学会合作,学会倾听。【点评】营造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本课的文本对初一的学生来说是不难理解的,对文章主旨的把握也比较容易。因此,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主体的地位更加彰显。师:看来大家都有
4、了要说的话了。现在我们就来相互交流交流!发言力求简洁明快!生:望天树还是一颗种子的时候就遭到了野牛的践踏。师:牛蹄践踏时,望天树是怎样与命运抗争的呢?最有表现力的是哪个词语?生:我们小组认为是“终于”,它表现望天树发芽很不容易。生:我们小组认为是“冒出”,它表现了望天树顽强的生命力。师:太棒了!这些词儿让我们看到了望天树倔强不屈的可贵品质。请接着说!生:望天树遭遇的第二个挫折是受到了其他植物的轻视。师:不错!接着来!生:我们找的词是“不在意”,表现了望天树顽强的可贵品质。师:“不在意”这个词找得很好!它还表现了望天树什么样的可贵品质?生:我觉得望天树很乐观,应该是表现了望天树乐观的品质吧!师:
5、对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微笑着面对生活!请继续!生:望天树还被马鹿一脚踢下断崖,我们找的词是“抗衡”,表现了望天树不被任何困难吓倒而顽强生长的可贵品质。师:其他小组还找到了什么词语?生:我们认为是“聚拢”,只有这样它才能生存。师:哪怕是一丝希望它也不放过,所以望天树小心的聚拢了身边的几星泥土,作为自己生存的基点,表现了望天树顽强不屈的可贵品质。接着说!生:望天树还遭到了阴霾冷雾的侵蚀,我们小组认为“抽出、绽开、挺直”这些词语都富有表现力,说明望天树具有坚强的可贵品质。生:我们找的是“冲出”,说明望天树有一种力量。师:什么力量?生:排除万难,不断向上生长的力量。师:像这样的词应该还有吧,
6、比如“摔”,都让我们看到了望天树昂扬向上的可贵品质。多么伟大的望天树啊!面对多舛的命运,它不屈不挠,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那么,究竟是一种什么力量,让它能坚强的面对挫折呢?能在书上找到依据吗?生:我认为依据在第 6 自然段。师:好,一起读读这个自然段。(师板书:阳光为坐标)生:“阳光为坐标”,怎么理解这句话。(学生小声议论,面露难色)师:理解有难度的句子,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思维方法,比如换一种说法进行。(学生思考,气氛安静)师:生物课上,我们知道植物生长需要阳光;数学课中,我们也学过几何坐标。结合起来理解生:有阳光才能生长。师:能换一个关联词吗?生:只要有阳光就能生长。师:掌声送给这位同学!(师生
7、掌声)师:还有其他的力量吗?生:还有第 12 自然段的“信念是你的粮食”,没有信念它就会空虚。(师板书:信念为粮食)【点评】无论是对文本主旨的把握还是对文本语言的品味都注意了对学生注意力的驱动和自主合作的鼓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张扬了学生的个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师生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共同完成对文本的解读。教会了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取长补短,学会多角度思维,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良性循环,学生倍感阅读的快乐。师:多么顽强的望天树啊!这篇课文不仅赞扬了望天树的品质美,而且语言也很美。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品析品析乔传藻这篇佳作的语言魅力!再读课文,圈点批注出你最喜欢的句子,
8、并说说理由。生:我喜欢的句子是“终于萌发啊!”这句话表现了望天树顽强的生命力。师: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感情读这句话。生:应该带着赞美的语气读。师:来,试一试!赞美的语气!师:谁来评价一下她读的怎么样?生:没读出赞美之情。师:那怎样才能读出赞美之情呢?从朗读的技巧着手试试看?!生:应该重读“终于”、“冒出”、“生命”、“践踏”,而且语速要由快到慢。师:好!我们就按照你说的方法试试看!(齐读)师:这个方法真的很不错!老师听出了赞美之情。接着品味!生:我喜欢第 12 自然段,这是一组排比句,表现了望天树在恶劣的环境中顽强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师:刚才是从修辞手法方面来说的,咱们一起把这一段读读,看能否从其他
9、方面来品析。读之前,我想请同学们说说,应该读出什么语气?生:赞美之情。生:好像还应该有一种痛苦的语气,比如读“恶劣的环境”时应该是痛苦的语气,而“抽出新枝”“绽开绿芽”“挺直了细瘦的腰身”才是赞美之情。师:掌声欢迎这位同学为我们示范一遍!(掌声)师:这位同学的确把握得恰到好处!好,就带着这种语气,我们齐读一遍!师:你还能从其他方面来品析这一段吗?生:这一段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一方面是望天树生长的环境恶劣,一方面是望天树不畏艰险地长大,形成强烈的对比,充分体现了望天树顽强的精神。师:那么,把句中的“你”换成“它”,好不好呢?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一样吗?体会一下。(学生小声朗读)生:如果换成了“它”
10、,感情就没那么强烈了。生:如果换成了“它”,就显得不够亲切。师:很有见解!是的,第二人称便于作者直抒胸臆,就像是面对面地交流。师:刚才同学们试从思想感情、修辞手法、写作技巧、朗读效果等方面,对文中的语言进行了多角度的品析。别忘了,我们还可以抓重点词来品析,这也是我们今后在品析语言时要注意经常使用的方法。继续!生:我喜欢的句子是“磐石一样沉重的山崖的阴影,从此被你摔在脚下”,我觉得“摔”用得好,表现了望天树一定要走出阴影的决心。师:很好!“摔”,我们一般摔的是什么呀?生:摔的是东西。师:我们通常摔的这些东西都是看的见的实物,而且用的力度很大。在这里摔的是什么呀?生:是“阴影”,是看不见的。师:可
11、见这“阴影”是何等沉重啊!但望天树毅然的凭着坚定的信念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师:像这样的美句还有很多,请同学们利用课余的时间再去摘抄欣赏!【点评】在这一环节,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说、读、品等主观能动性,师生的互动十分融洽。阅读的目的适宜地定位在学生理解阅读的内容,学会吸收和表达。学生的阅读着力于根本,从文章语言的感知入手,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的过程,而对话的依据始终还是文本,遵循“读者文本作者”的模式,在不断研读文本的过程中,进一步达到准确理解作者写作意图的目的。师:望天树是一种稀有植物,(屏显图文介绍望天树)它生长在美丽的西双版纳,当地的傣族人民称它为“伞树”。然而,我们这篇课文
12、却几乎没有描写望天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而是以树写人,托物言志,赞扬望天树顽强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品质,也就是赞扬具有望天树同样精神品质的人。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请同学们打开记忆的园门,全面大搜索,古今中外的人物都行。生:贝多芬就是这样的,他在听不见也看不见的情况下顽强努力,成为了一名音乐家。生:张海迪虽然高度瘫痪,但她仍然成为了我们学习的楷模。师:像这样的人还很多,比如,司马迁就是在监狱中完成史记的撰写的。希望大家以他们为楷模,无论是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能微笑地面对生活。【点评】这个环节旨在联系生活,展开联想。读懂文本本身并不是阅读的最终目的,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并没有就此止步,以把文本本身讲
13、通讲透为满足,而是接着调动学生的前经验,让他们结合现实中的典型人物抑或自己的人生理想与成长经历,拓宽对望天树的认识,谈谈如何面对现实中的困难与挫折,对文本进行了创造性和个性化的解读,这样做既是实现新课标的要求,即“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的启示”,又体现了对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尊重。师:我们感谢作者乔传藻把这么精美的文章,这么壮美的树种展示在我们面前!假如,我们现在就站在望天树下,你最想发出的感慨是什么?生:啊!望天树,你真伟大!生:望天树,我要以你为楷模!生:望天树,你长得真高啊!师:都挺抒情的啊!那么,就请大家在课后做一做:观察自然
14、界中的动植物,选取某一种,采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写一篇日记,要求寄寓某种可贵的精神。跟大家一样,要是老师站在美丽的望天树下,更会有千言万语!此时此刻,我要用最美的歌声来赞颂它!(播放歌曲好大一棵树)【点评】阅读是吸收的过程,而写作是表达的过程,课后作业的设计注重了学生对自然和社会观察与思考的培养,注重了读写的有机结合,也注重并延伸了语言的有效训练。阅读和写作的结合,课内知识和课外知识的结合,鼓励学生多观察自然、社会、生活与提倡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和体验结合,多样化地落实教学的三维目标。课堂上,起辅助作用的多种教学媒体或手段不失时机地得到充分运用,结末的歌声使得这堂课愈发余音绕梁。师:(在歌声中做
15、结)这是一篇文质兼美、意蕴深刻的散文,作者用凝练而生动的语言向我们诉说了望天树的成长经历,热情地赞美了它坚定不移与命运抗争的精神。这是一首成长的颂歌,更是一曲生命的礼赞!希望同学们以理想为坐标,以信念为动力,学习望天树倔强不屈、坚定不移、乐观进取、昂扬向上的人生态度,走好人生每一步!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会长成一棵棵人人为之仰慕的参天大树的!(掌声中下课)【总评】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语文教学必须注重阅读习惯和方法的培养,必须以语言教学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目的,要真正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让学生在语言的品味中去感受作品中的形象,体会作品的内涵,进而形成自己个性化的认识,从作品中受到语言的熏陶和思想的教育。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望天树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与操作,正是对这个明确要求的具体诠释。这堂课教学思路流畅,板块结构清晰,互动气氛浓郁,目标达成可观。教学中,教者一改传统的烦琐分析与肢解文本的阅读法,而强调并突出了整体感知文本;特别营造了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同时考虑到读写结合,课内外结合,观察与体验、思考结合等等,注意了新课标三个维度的在线紧扣,注重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