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众多的人口教学要求 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学会读“我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会用调查或收集的我国与当地近年来人口增长的资料绘制人口增长折线图,并分析我国与当地人口数量的变化和人口增长的特点。 2.学会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知道我国黑河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并比较其西北、东南在面积和人口数量、人口密度方面的地区差异,从而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3.通过阅读上述数字资料和图表,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分布不均)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的人口问题,从而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性,并初步懂得人口增长必须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道理,提高对我国人口政策
2、的认识。 引入新课 (1)由启发性问题引入新课:关于我国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学生对这一“话题”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各种各样的看法。(2)由与世界面积和人口大国的对比中引入新课:提问世界人口总数,世界前十位人口大国和前五位面积大国,再与我国人口和面积数值进行计算和对比。说明我国人口在世界的地位,加深对中国人口最多的印象。 结合 P11 图,说明人口增长折线图的绘法,引导学生从图中分析出我国在 1578 年后和1949 年后两个人口增长高峰,特别是 1949 年后人口增长过快的特点。 (2)可进一步分析:从以前学过的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补充说明
3、解放后我国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什么?(经济文化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同时人口出生率长期保持较高水平。 )由于人口基数这个人口“分母”太大了,每年净增人口数很大的事实,突出“人均”观念,从而使学生明确我国人口基本国策的重要意义,教育学生自觉地执行与宣传我国人口国策。 (3)讨论:人多好不好?明确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口数量的发展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环境与资源相协调的人口观。联系实际,结合教材,举例说明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过快所带来的人口问题,以及晚婚晚育对人口增长的正面影响。 【人口多东西少】 1.由与世界面积和人口大国的对比,说明我国人口密度
4、大的特点。 2.阅读“我国人口密度图”和“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的人口与面积柱状图” (注重读图方法)让学生使用图例和注记来识别人口分布情况和分布特点。训练学生掌握其计算方法,并在“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上找出它们的位置,加深对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东多西少状况的印象。 3.读 P13 图,提问:1-哪些地区人口密度在 400 人平方千米以上?2-哪些地区人口密度在 10 人平方千米以下?3-人口密度不足 1 人平方千米的是什么颜色图例,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找出黑河和腾冲,这条“人口分界线”东南部与西北部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4.我国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是各地区自然、历史、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造成的,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分布是在不断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