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为学生创设实际交际的自由平台,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负责姿态,发表自己的见解。来源:学优高考网2.树立学生充分的自信心,要善于提出意见,善于采纳他人的见解。3.培养学生发现、归纳、质疑等多种思维能力,把握文明交际方式。1.明确文物保护对于文明传承的非凡意义;2.当地文物现状调查:(1)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对身边文物进行现状调查,了解其保护情况,并作调查报告,研究修缮、保护办法;(2)试着去发现身边有历史意义的古物,并研究其价值及相应的保护措施。3.调查周围人们对于文物保护的态度;4.文物保护措施的落实上,在职能部门无法顾及的方面,请提出其他可行性办法。人类文明需要世代薪火相传,方能不断发展、创新,
2、中华儿女在承袭华夏 5000 年的文明中不断获取、更新,逐渐发展,不断完善着我们优秀的民族文明。这一路走来,沿途留下的是我们后代子孙可以寻根溯源的足迹,历经沧桑变迁的文明余物凝结了它代表的特定时期的特定形象,在岁月凡尘销蚀里以坚硬且脆弱的姿态续存文明的背影。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众所周知,那么,我们应采取怎样的行动切实地来保护它们呢?在一段时间的调查准备之后,今天我们来开一个“文物发现、保护”研讨会,请同学们将各自手头调查到文物保护的情况或新的文物发掘情况向大家做一个汇报,将存在的问题提出与大家一起探讨。1.现有文物保护情况调查报告做此项调查的小组各选出一人为代表做报告,与会同学参与讨论,提出解决方
3、案,筛选最佳方案。来源:gkstk.Com提示:(1)发言同学报告内容应包括:调查时间、地点、方法、经验积累,文物介绍、现状,及改善现状的办法。条件允许时,可展示图片或录像;(2)同学发言时,其他同学应给予尊重,认真倾听;(3)与人探讨时应注意用语,态度自然大方,对他人意见提出修正或补充时,应尊重对方;来源:gkstk.Com(4)讨论、筛选最佳方案,应从可行性入手;(5)教师从旁引导,学生讨论范围不可偏离讨论主题。来源:学优高考网2.发掘新文物报告做此项调查的小组各选出一人为代表做报告,与会同学参与讨论,提出保护方案,筛选最佳方案。提示:同上。教师小结: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千年文明积淀,散于民
4、间的有价值的文物不可计量,保护好它们,也就是保护了中华文明的一种铭刻方式,为后代子孙留下更多的可追溯先祖文明的途径,你们现在做的,将会为人们所尊敬。3.人们对文物保护态度的调查与探讨师:以上交流和讨论中我们发现,人为因素造成的文物的流失、毁坏比比皆是,是什么原因导致人们如此对待文物呢?我们周围的人们对于文物保护到底持什么态度呢?请做此项调查的同学做调查汇报。与会同学参加探讨,提出较为可行的提高民众文物保护意识的办法。提示:同上(2) (3) (4) (5) 。教师小结:防患于未然才是彻底解决文物遭受人为破坏的根本办法,只有让人们认识到文明保护的重要性,自觉参与保护文物,承载历史、铭刻文明的历史
5、余物才能继续完成它们的使命,为子孙后代述说先祖的光辉成就。同学们能提出这么多的保护方案,同时大家也要记住一个信条:“保护文物,从我做起” 。4.独立保护措施师: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身边有一些不图名利只为社会服务的民间组织?(学生讨论、回答)提示:助学基金会、青年志愿者、希望工程、扶贫基金会等。师:那么,如果可能的话,你们能不能就文物保护方面做些自己的努力,行动起来,以己之力,联合社会有识之士,共同为保护我们优秀的文化遗产贡献力量?请同学讨论,提出可行方案。提示:(1)引导学生了解民间组织应通过正当途径成立,宗旨明确,规范严格;(2)同上(2) (3) (4) (5) 。教师小结:凡事总需要有些牵头
6、的先锋,才能带动影响更加广泛的行动,正义的先锋是光荣的,希望有意愿、有能力的同学能以自身的奋斗为社会公益事业多做贡献。当然,个人的力量是微薄的,同学们应懂得善借外力,不断壮大正义的力量,祝大家成功。各小组将讨论、筛选出的方案整理成文,可将最富可行性的方案递交文物保护部门。来源:学优高考网1.通过缩写小说训练,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2.把握“缩写”的方法、原则。3.学会运用精练简洁的语言。有句幽默的小品语言“浓缩的都是精品” ,今天课前我们就来谈谈这句话。 (引导学生谈谈为什么这么说,可以举例子;并且说说怎样“浓缩” )其实文章也一样能够浓缩,这单元我们学了四篇小说,今天就让我们把这些文学大餐
7、“浓缩一下” ,来进行今天的作文训练“缩写小说” 。缩写是作文中的一种常用形式。所谓缩写,就是把内容较多、篇幅较长的文章按一定的要求,在不改变基本内容、不改变中心、不改变体裁、不改变顺序的情况下写成较短的文章。学会缩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我们的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进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1.摘录法。抓住原文的中心和要点,以摘录原文重要语句为主,适当增加衔接语言,连缀成文。缩写记叙文可摘录有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重要语句;缩写议论文可摘录原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保留主要论据、次要的事例、引文等,有的可以略去,有的可以从中作些摘录;缩写说明文,可把最能说明事物主要
8、特征的部分较多地摘录下来,而文中的枝节问题、与事物本质特征关系不大的部分,可少量摘录或不录。2.删除法。删除的基本原则是删除次要部分,保留主要部分。缩写前吃透原文,把握中心,分清主次,抓住重点,以此为基准,考虑该删什么、该留什么。句子缩写,单句删除,保留主要成分;复句删除,保留强调的分句。段落缩写,保留中心句和关键句。记叙文,可删除次要人物、次要情节、非关键性的细节,以及一些描写和渲染性的语言等等;说明文,可删除部分重复的例证、描写和议论性的文字,删除那些不直接影响说明对象的修饰性语言、叙述和次要细节,保留事物特征和本质的部分;议论文,可删除重复的分析、次要的例子以及非论证的部分。3.概括法。
9、采用归纳总结的方法把原文中有关说明性、交代性的相关段落连缀成简明扼要的几句话甚至是一句话。如将记叙文中的具体描写改为概括描写,详尽叙述的部分压缩为概括叙述等;将议论文中的具体引用压缩成概括引用,事实论据由具体叙述改成概括略述等。还可以把段缩成句、长句缩成短句,以及把抒情性的句子缩成一般的陈述句等。以上三种方法可以结合使用,务必使缩写后的文章尽量保留原文中精彩的句子、反映观点的句子或中心句,做到结构完整,中心明确,语言流畅,特别要使保留的部分和变更的部分衔接自然吻合。不能改变原文的体裁,打乱原文的顺序,重新组织材料,更不能随意发挥,添枝加叶。1.回到原文分小组活动,每小组以本单元的一篇课文为例(
10、1)分别概括“三要素,情节结构,主题” ;(2)复述每篇课文;(3)肯定学生复述的基础上,提出缩写的主要原则及方法。 (见教材 148 页写作训练)2.分项练习 (1)人物:围绕人物让学生从原文中概括出相关的内容,例如人物特点,事件等;(2)情节发展:小组内分工,分别缩写情节发展的各个阶段,老师到小组内进行指导;念学生的范文,互相交流。缩写常用的方法有“删、留、缩、合、改”五种:“删”:删掉一些与中心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内容;“留”:原文中的主要内容,重要情节或关键词句留下;“缩”:原文中不必要的修饰词,限制词删掉,把句子缩短;“合”:把原文中有关的语段进行合并;“改”:把原文中不是重要内容的地方用概括的语言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