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三章 记忆与教学.ppt

上传人:杨桃文库 文档编号:4700812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 记忆与教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第三章 记忆与教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第三章 记忆与教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第三章 记忆与教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第三章 记忆与教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章 记忆与教学,一切智慧的 根源就在于记忆?,传统: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信息加工理论:是人脑对信息进行输入、编码、存贮和提取的过程。,第一节 记忆的概述,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 再认和回忆三个基本环节。,四个记忆高潮一般而言,人的大脑有四个记忆高潮。 第一个记忆高潮:清晨起床后 第二个记忆高潮:上午8点至11点。体内肾上腺素分泌旺盛,精力充沛,大脑具有严谨而周密的思考能力。 第三个记忆高潮:下午6点至8点。回顾、复习全天学习过的东西,加深记忆,分门别类,归纳整理。 第四个高潮:睡前一小时作业:根据记忆四个高潮,设计一份学习策划。(要求:题目自拟;层次分明;内容

2、详实;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字数不低于600字),二、记忆类别,形象记忆,根据内容,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形象记忆,逻辑记忆,动作记忆,“911”将成为目击者挥之不去的痛苦记忆,情绪记忆,根据时间长短,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消失,注意,遗忘,提取,复述,遗忘,记忆的信息流程图,刺激,未经注意和编码,未经复述和加工,复述,根据 目的 意志,无意记忆,有意记忆,根据 特殊 时空,情节记忆,语词记忆,三、记忆的品质1.敏捷性 过目成诵记忆速度2.持久性 过目不忘保持时间长短3.正确性 回忆材料的准确性如果离开了准确性,敏捷性、持久性就失去了意义。 4.准备

3、性 出口成章 下笔成言信息提取的及时性,四、记忆表象头脑里产生的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叫做记忆表象,又称为表象。记忆表象具有两个重要特征: 形象性 概括性例如,人们在头脑中留下的四季表象往往是春天鸟语花香,夏天烈日炎炎,秋天果实累累,冬天白雪茫茫。这是关于四季的一般特征的形象反映,每个季节中的个别特点消失了,具有明显的概括性。,第二节 记忆过程的分析,一、识记识记是指识别和记住事物,从而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 (一)识记的种类,机械识记 意义识记,识记,识记,根据有无明确目的与意志,根据材料特点和理解程度,有意识记 无意识记,意义识记,3.14159 山巅一寺一壶酒 26535 尔乐苦杀吾897

4、 把酒吃 932 酒杀尔 384 杀不死626 乐尔乐,(二)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1目的和任务 2材料的性质、数量3识记方法4. 识记态度与情绪状态,二、保持与遗忘(一)保持所保持的材料,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 都会发生某些变化。1. 保持的内容在数量上的变化(大多变少)2. 保持材料在质量上的变化(1)简略化、概括化。(2)完整化、合理化。(3)细致化、具体化。(4)夸张和突出。,保持和遗忘,保持中的信息加工,(二)遗忘1遗忘的概念遗忘是与保持相反的过程,它是指对曾经识记 过的东西不能再认或重现,或者错误地再认或重现。 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 部分遗忘或全部遗忘2遗忘的规律艾宾浩斯遗忘曲

5、线的含义: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 的, 遗忘发展是“先快后慢”,随后便趋于平稳。,(二)遗忘1遗忘的概念遗忘是与保持相反的过程,它是指对曾经识记 过的东西不能再认或重现,或者错误地再认或重现。 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 部分遗忘或全部遗忘2遗忘的规律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 遗忘发展是“先快后慢”,随后便趋于平稳。,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时间,识忆材料的意义和作用,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学习程度,学习方法,材料的序列位置,3遗忘产生的原因 对遗忘产生的原因,人们提出了一些不同的学说,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1)消退说(2)干扰说。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 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倒摄抑

6、制: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 材料的干扰作用。(3)压抑说,三、再认与回忆 再认和回忆是对储存的信息提取的过程。 再认:已识记的事物再度呈现时仍能认知的心理过程。 回忆:头脑中重新浮现过去经历过的事物迅速、确定的再认依赖于以下条件:1识记的精确性和牢固程度。2当前呈现的事物及其环境条件与以前经历过的事物及其环境条件的类似程度。3主体的身心状态。,再认,回忆,四、记忆的心理卫生记忆过程的关键环节是记忆的始端和终 端两个过程,即识忆和回忆。为使两者顺利 进行,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2适当的睡眠和健康的身体3适当的营养和良好的环境。,四个记忆高潮一般而言,人的大脑有四

7、个记忆高潮。 第一个记忆高潮:清晨起床后 第二个记忆高潮:上午8点至11点。体内肾上腺素分泌旺盛,精力充沛,大脑具有严谨而周密的思考能力。 第三个记忆高潮:下午6点至8点。回顾、复习全天学习过的东西,加深记忆,分门别类,归纳整理。 第四个高潮:睡前一小时,第三节 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一、运用识记规律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让学生明确识记的目的和任务 (二)充分利用无意识记的规律组织教学 (三)使学生理解所识记的内容并把它系统化 (四)充分利用生动、具体的形象和表象进行 教学,二、根据遗忘规律有效地组织复习 (一)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二)恰当安排复习内容 (三)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

8、四)复习方法多样化 三、提高学生的回忆效率 (一)教会学生善于运用回忆的技能、技巧 (二)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排除回忆过程 中的干扰,中小学生机械识记与意义识记,一、名词解释 1.记忆: 2.表象: 3.遗忘: 二、填空题 1.按照记忆的内容可以分为: 、 、 、 。 2.按照记忆保持的时间可分为: 、 、 。 3.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是: 、 、 。,三、判断 ( )1.识记和保持是再认和回忆的前提,再认和回忆是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和表现。 ( )2.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是前摄抑制。 ( )3.人类遗忘的规律是“先慢后快”。 四、选择题 1.提起某个同学,脑海中浮现出她的音容笑貌。这是

9、( ) A形象记忆 B语词-逻辑记忆 C情感记忆 D运动记忆 2.我们对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激动的心情的记忆,属于( ) A形象记忆 B词语-逻辑记忆 C情感记忆 D运动记忆 3.体操运动员对体操动作的记忆属于( ) A形象记忆 B语词-逻辑记忆 C情感记忆 D运动记忆 4.我们对小学时代的九九乘法口诀表依然能熟练背诵,这是( ) A形象记忆 B语词-逻辑记忆 C情感记忆 D运动记忆 5.研究表明,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是( )个组块。 A72 B35 C5 D9,6.学生在做闭卷问答题时,回忆学过的内容属于( ) A.再认 B. 保持 C.再现 D.识记 7.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的保持时间在无复述的

10、情况下一般只有520秒左右,最长也不超过A.1分钟 B.30秒 C. 两分钟 D. 15秒 8.研究表明,过度学习要达到效果最佳,效率最高,过度量应该在( )左右 A50% B30% C100% D80% 9.常言所说的“过目不忘”和“久难成诵”描述的是记忆的( ) A持久性 B敏捷性 C正确性 D准备性 10.常言所说的“出口成章”“下笔成言”“书到用时方恨少” 描述的是记忆的( ) A持久性 B敏捷性 C正确性 D准备性 11.教师课堂提问背诵时,有的学生能一字不差背出来,有的学生时断时续,会遗漏一些字词,这种现象反映了记忆的( ) A持久性 B敏捷性 C正确性 D准备性 12.对于某些经历或者事件可以终生不忘,这反映了记忆的( ) A持久性 B敏捷性 C正确性 D准备性,五、问答题 1.简述记忆的品质 2.简述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3.简述遗忘产生的原因。 4.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有哪些? 5.如何根据遗忘规律有效组织复习? 6.如何运用识记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7. 简述记忆的种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