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 际 经 济 与 贸 易 专业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20102专业名称:国际经济与贸易(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Trade)学 制:四年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能够较为系统地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贸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业务的相关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环境和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法律和惯例以及我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具有较好的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及人际沟通能力,能适应全英语工作环境的高级应用型国际经贸与金融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从事国际贸易、国际经贸业务和金融业务工作,学生
2、适合在外经贸企业、三资企业、金融机构、涉外经济部门及政府相关机构等从事国际经贸和金融业务的经营管理工作。二培养规格与要求本专业旨在强调“厚基础、强素质、宽口径、重能力” ,以培养能够从事金融业务和国际经贸业务及其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培养的学生应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学生通过学习经济学、管理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与投资、国际经济法律和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经济学、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训练全面扎实,具备分析和解决国际贸易与金融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够在英语听说训练、计算机商务处理技能、国际贸易实务操作、商务谈
3、判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得到较为系统的锻炼和提高,具备从事国际商务、国际投资、金融业务和企业管理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具有较高的中外文表达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相关的人文和自然科学基本知识。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2熟悉有关国际贸易与金融的政策法规及国际惯例,掌握国际贸易经营中的操作技巧,具备从事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技能和运作方法;3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贸易政策;4熟练掌握英语,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和基本的商务谈判能力,具有
4、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准;5熟练掌握计算机商务处理技能,熟悉各种常用的商务应用软件,具备开展网上贸易的初步业务能力;6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初步具备在科学研究和业务实践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专业能力。三主干学科经济学、统计学。四专业主干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金融学、会计学、统计学、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国际商法、国际商务函电等。五主要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电子商务实习、管理仿真实习、ERP 软件实习、专业认识实习、国际贸易实习(TMT) 、国际贸易业务模拟实习(ITS) 、商业银行业务模拟实习、专业综合实习
5、等。六学分(学时)分配与毕业最低学分要求1. 学分分配(1)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类别的学分要求毕业所需最低修读总学分数为 167 学分(不含综合教育学分) ,其中通识教育 71 学分,专业教育 96 学分。课程教学学分 集中实践学分类别必修 选修 小计 必修 选修 小计 合计通识教育 56 17 73 2 0 2 75专业教育 45 20 65 28 3 31 96合计 101 37 138 30 3 33 171选修课学分占课程教学学分的 23,集中实践环节学分占总学分的 19。(2)综合教育类别的学分要求学生毕业除必须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类别中各类课程模块的学分和总学分外,还
6、须修满培养方案中综合教育部分所规定的 16 学分。综合教育模块包含了入学教育、国防教育、公益劳动、形势与政策、就业指导,以及其他以课外为主的政治、经济、科技与文化活动(各类活动的具体学分数由学生处和团委负责规定) 。2. 学时分配课程教学学时必修 选修*类别理论 实践 理论 实践 合计集中实践周数通识教育 980 34 1014 2专业教育 758 68 360 0 1186 38合计 1738 102 360 0 2200 40注*:选修学时为满足课程模块要求学分的情况下学生修的最少学时。课程教学学时中,除通识教育选修课外的理论教学总学时为 2098,实践教学总学时为102。所有实验和实践课
7、程学时(含集中实践环节折合学时)占总学时的 30。七选课指导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的必修课按照培养方案进行开课,选修课程应按照专业培养方案所规定的模块要求的学分修读。学生根据培养方案要求的最低学分要求,参照指导性教学计划的学期安排修读。本培养方案所涉及的学生学业指导由学生所在系或专业具体负责。八、专业介绍与专业特色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属于经济学学科的应用经济学分支,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较强实用性的专业。本专业现设有国际商务、金融与投资两个专业方向。根据专业的学科属性以及培养目标定位和发展要求,本专业立足于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实践与创新能力,十分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8、注意强化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用性课程的比例。同时,教学中通过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式等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着力培养学生在国际经贸实际业务操作方面的管理和创新能力。在培养方法上主要有以下特点:1使学生具备宽厚的经济学科基础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课程设置涵盖了经济学科的主要基础课以及相关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同时注重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目的使学生通过学习既能掌握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又有一定的国际经贸业务专长;既具有考取研究生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又能够满足专业领域工作岗位的需要,以及能够从事经济领域的一般性工作。2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强化培养学生综合运
9、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在专业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国际贸易实习和其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与技能解决现实经济问题和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能力。3努力使学历教育与专业从业资格考试相结合,为学生增加就业机会创造条件。在专业本科学历教育中,兼顾学生将来参加国际商务师专业资格考试以及国家报关员、外销员等从业资格考试的要求,鼓励学生在毕业前参加相应的从业资格考试以获取证书,为以后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会。4立足传统科学知识体系,紧跟学科发展的理论前沿。在依托传统科学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增设了一些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内容和新知识,使学生具有把握学科发展最新动态和未来趋势的初步能力与水平。专业责任教授签字: (王振全)教学单位领导签字: (王伯安)2011 年 4 月 2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