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课件:5.3河流地貌的发育.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693667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2.8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课件:5.3河流地貌的发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课件:5.3河流地貌的发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课件:5.3河流地貌的发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课件:5.3河流地貌的发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教版)课件:5.3河流地貌的发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考点一 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核 心 知 识 再 现 1.河流侵蚀地貌河谷的演变,向下,V,河谷两岸,凹岸,凸岸,U,峡谷、急流、瀑布为什么一般分布在河流的上游? 提示 河流的上游,河底纵坡较大,水流速度快,侵蚀作用表现得最为强烈,加上岩石的性质和构造条件的影响,常形成峡谷、急流和瀑布。,2.河流堆积地貌 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沉积下来,形成沉积地貌。,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三角洲,冲积扇和洪积扇的形成有何不同? 提示 洪积扇发育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山前,冲积扇发育于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山前。,高 分 素 养 提 升,(2017山西太原模拟)阶地是

2、在地壳垂直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下切侵蚀作用而形成,有几级阶地,就对应有几次地壳运动。下图示意某河流阶地的地形,其中等高距为10 m。某地质考察队沿剖面线在处分别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利用样本分析得知为同一岩层且岩层年龄较新,为同一岩层且岩层年龄较老。读图,完成(1)(2)题。,(1)图示地区的地质地貌为( ) A.背斜谷 B.背斜山 C.向斜谷 D.向斜山 (2)图中所在阶地形成年代最晚的是( ) A. B. C. D. 解析 第(1)题,图中河流所在位置为谷地;以河流为中心,向两翼岩层出现由老到新的变化,说明为背斜构造,即该地的地质地貌为背斜谷。第(2)题,随着地壳抬升,流水下切侵蚀作用不断

3、增强,河道加深;这种过程持续反复就形成了河流阶地。据此推断,图中河流所在位置为下切最深的位置,说明形成年代最晚。 答案 (1)A (2)C,1.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侵蚀方式主要有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不同河段或河流的不同时期,河流侵蚀方式不同,地貌也不同,如下图所示:,2.河流堆积地貌,真 题 考 向 探 究 考向一 河流对河床形态的影响 1.(2015广东文综,6)河流的河床形态,受流域内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列因素中,对河床形态影响不大的是( ) A.岩石性质 B.通航里程 C.地质构造 D.降水多少 解析 本题考查内外力作用对河流地貌的影响。河床形态主要有“U型”“V型”等,是在内、外力共同作

4、用下形成的。地质构造体现了内力作用,故C选项内容对河床形态有较大影响;外力作用对河床形态的影响大小与河床岩石性质(岩石软硬等)、河流水量大小、流速快慢有关,而降水量多少决定了河流水量大小,故A、D两项对河床形态影响较大;通航里程是指河流适宜通航的长度,对河床形态影响很小,故选B。 答案 B,考向二 河谷岩层结构分析与洪水对河谷的影响 2.(2014北京文综,67)下图示意某河谷断面经历的一次洪水过程。读图,回答(1)(2)题。,(1)该河谷( ) A.岩层比岩层形成年代早 B.岩层比岩层易受侵蚀 C.是断层上发育形成的向斜谷 D.呈“V”型,适宜修建水库,(2)本次洪水( ) A.水位上升时,

5、河流搬运作用减弱 B.水位下降时,河流含沙量增加 C.流量增大时,河流堆积作用增强 D.河流侵蚀作用使河床加宽变深,解析 第(1)题,根据河流两岸岩层和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在之下,故形成的年代较早,故A正确。根据图例可知为页岩,其硬度比石灰岩硬度小,更易受侵蚀,故B错误。从图示看,岩层是水平的,没有发生弯曲变形,河流底部有断层,故河流发育在断层上,其河谷是由流水的侵蚀形成的,故C错误。从图示形态看,河谷不是“V”型,在断层上也不宜修建水库,否则会导致断层活动,威胁大坝安全,故D错误。第(2)题,流水的侵蚀与搬运能力与河流的流速呈正相关,河流的流量大,其流速相应的也大,故当水位上升时,河流的侵蚀

6、能力与搬运能力增强,堆积作用减弱,河水的含沙量会增大,故A、B、C错误。河流的侵蚀有侧蚀和下蚀两种,其作用分别使河床变宽和河谷变深,且由图可知,河床在中后期明显加宽和变深,故D正确。 答案 (1)A (2)D,考向三 对河流弯曲段地貌的分析 3.(2013海南地理,22,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河流在弯曲段存在“凹岸侵蚀,凸岩堆积”的现象。 法国罗讷河上的圣贝内泽桥始建于1177年,13世纪和15世纪曾大修和重建,1668年被废弃。1669年的大洪水冲毁了河流右岸的桥墩,后来左岸的残桥(左侧图中粗实线)成为旅游景点圣贝内泽断桥(右侧照片)。,通过比较断桥处河流左右岸附近河水的深浅及流

7、速差异,说明该断桥能保存至今的原因。(10分),解析 河流在弯曲河段有“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现象。结合图文材料可知,圣贝内泽桥修建于河流弯曲处,右岸为凹岸,侵蚀作用强,河水较深、流速较快,甚至在洪水期冲毁桥墩;而左岸堆积作用强,河水较浅、流速较缓,河流对桥的冲蚀作用较弱,所以断桥得以保存至今。 答案 桥梁修建在河流的弯曲河段,右岸为凹岸,水深、流急,对河岸的冲蚀强烈;左岸为凸岸,河水浅、流速慢,河岸较少受冲蚀,对断桥的冲蚀作用很弱。,考点二 河流流向的判断 高 分 素 养 提 升,下图区域陆地地势平坦,右图为左图中河流甲、乙两处的年径流量曲线。读图回答(1)(2)题。,(1)图示地区( ) A

8、.此时降水较多 B.受信风控制 C.沿岸暖流经过 D.地处北半球 (2)图中的河流( ) A.流量季节变化较小 B.秋冬发生凌汛 C.此时接受湖泊补给 D.西北流向东南,解析 第(1)题,依据气温判读的“高高低低”规律,图中最冷月等温线必然向低纬度凸出,则此图区域位于南半球30以南的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的冬季降水较多,故A正确。第(2)题,图中显示河流甲、乙处之间有一个湖泊,湖泊对下游的水量有调节作用,下游水量季节变化较小,则乙位于湖泊的下游,故河流由甲流向乙,即由西北流向东南。由上题知,该区域位于地中海气候区,故河流流量季节变化较大,因河流无结冰期,故不会发生凌汛。此时为冬季

9、,降水多,河流补给湖泊。 答案 (1)A (2)D,河流流向的判定 1.根据一条等高线,判定河流流向,2.根据一组等潜水位线,判定河流流向,3.根据湖泊或水库上下游的水位变化曲线判定河流流向,4.根据河床的深浅判定河流流向,5.根据城市合理规划图判定河流流向,在城市规划中,需清洁水源的工厂(如自来水厂)应位于河流上游,会造成水污染的工厂(如化工厂)应位于河流下游。上图中河流自北向南流。,6.根据经纬网或水系形状,判定河流流向 若要根据经纬网或水系形状判定河流流向,那这条河一定是著名的或有特色的河流。,真 题 考 向 探 究 考向一 根据等高线特征描述河流流向 1.2015安徽文综,35(1),

10、10分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上图为巴音布鲁克地区示意图。巴音布鲁克湿地发育于天山山脉中部大、小尤尔都斯盆地中。盆地内河流蜿蜒,流向区外。冬季严寒,年平均气温4.7。 描述图示区域河流干流流向。(10分),解析 河流发育在山谷之中,等高线弯曲方向与河流的流向相反。 答案 (自源头)由东向西流经小尤尔都斯盆地,至巴音布鲁克附近向南流入大尤尔都斯盆地,然后再向东南流出本区。,考向二 河流特征的分析与判断 2.(经典高考题)结合下图材料,回答问题。,(1)图中右江的流向为_,判断的依据是_。(6分) (2)广西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有何特点?请简述其原因。(6分),解析 第(1)题

11、,地形、地势决定河流的流向。由图可知,该地西北部海拔高,东南部海拔低。第(2)题,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主要受气候的影响。广西属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量大,河流的径流量大。且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都较大。 答案 (1)自西北向东南 右江流域的地势自西北向东南降低 (2)夏半年径流量大,冬半年径流量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夏半年降水量多,冬半年降水量少(降水量季节变化大)。,考点三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核 心 知 识 再 现 1.河流对聚落形成的作用,2.聚落规模与河流的关系,3.河流对聚落选点的影响 (1)平原低地区:聚落一般沿河成_分布。 (2)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

12、坡过渡的地带,即_的地方。,线状,高于洪水位,平原一定是聚落密集区? 提示 平原并不一定是聚落密集区。平原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常成为聚落密集区。聚落的形成与发展还受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有的平原也是聚落稀少,如亚马孙平原地区气候闷热潮湿,居住条件差,人烟稀少,聚落极少。,高 分 素 养 提 升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一般而言,河流上游多位于高原、山地,以侵蚀为主,中游搬运,下游堆积。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受此影响,聚落分布也不同。如下图所示,真 题 考 向 探 究 考向一 河流堆积地貌与皇家陵墓选址 1.(2014浙江文综

13、,7)下图为我国某地沿北纬38.5所作的地质构造、地貌剖面图,图中一般地势越高地下水埋藏越深。读图,完成下题。,图中城市历史上曾是某王朝的都城,该王朝一般会选择在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深的地方修建皇家陵墓。图中较为理想的地方是( ) A. B. C. D.,解析 仔细读图,为侵蚀山地,土层薄。地洪积冲积平原,土层深厚,地势较高,地下水埋藏较深。为冲积平原,土层深厚,但地势较低,地下水埋藏较浅。为沙丘覆盖的平原,土层较薄。对比四个地点,地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深,符合皇家修建陵墓的选址条件,B项正确。 答案 B,考向二 河口三角洲对港口建设的不利影响 2.2014山东文综, 36(2),9分阅读材料

14、,回答问题。 塞内加尔河是一条国际河流,发源于素有“西非水塔”之称的富塔贾隆高原。该河中下游地区干湿季变化明显,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下图为塞内加尔河流域及河口三角洲前缘的沙洲示意图。,沿海沙洲是海陆相互作用的产物。试推断三角洲前缘沙洲不断向南延伸的主要原因,并分析该沙洲对圣路易港的不利影响。(9分),解析 从图中信息可知,塞内加尔河下游流经沙地,河流含沙量较大,这为沙洲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沙源,这也是沙洲能够不断向南延伸的条件之一;沙洲作为“海陆相互作用的产物”不仅与“陆地条件”有关,还需要考虑“海洋条件”,即沿海洋流对其影响,洋流自北向南流;沿海沙洲的形成阻碍了船只进出港口,对圣路易港的发展极为

15、不利。 答案 原因:河流带来丰富的泥沙;洋流由北向南流动。 不利影响:形成障碍(淤塞河道),不利于航行。,主观题常考的15 题型之五 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成因类题目 题 型 解 读,1.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成因类题目的类型 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成因类问题一般有三种:一是判断影响侵蚀地貌或沉积地貌的主要因素(流水、风力、冰川、海浪);二是分析形成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的原因,强调外力是怎样影响该地貌的;三是描述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的形成过程,侧重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在高考中多以判断地貌类型、描述成因等设问形式呈现。,2.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成因类题目成因的答题思路 角度 分析外力作用地貌的成因,其答题思路为:,

16、典 题 示 例 2014新课标,36(1),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6分),【解题流程】 1.从题干材料中获取信息 (1)材料中“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米以上”、“青藏铁路”说明该地为青藏高原地区。 (2)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就地起沙”说明沙源不是大风从外地刮来的,而是本地产生。沙源应该是来自错那湖东北部(铁路

17、附近)沿岸地区,包括河流入湖处的河滩和湖水下降出露的湖滩。 2.从设问材料中获取信息 设问中“冬春季”这个时间点,可知此时间河、湖水位低,河滩和湖滩出露泥沙面积大,成为沙源。,答案 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处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答 题 模 板,实 践 应 用 2016新课标全国,36(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下图)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

18、黄分明的界线,景色令人震撼。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分析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8分),解析 河水的腐殖质和泥沙含量均与流域内的植被状况密切相关;根据图内经纬度和亚马孙河等信息可知,该区位于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区,受气候特征的影响,茂密的热带雨林形成巨大的生物量,为腐殖质的发育提供了原料和温度、水分条件。根据“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知,地形和沼泽对于水流速度的影响,进而作用于腐殖质、泥沙含量。 答案 气温高,湿度大(降水多),生物量大,在沼泽中形成大量腐殖质。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多沼泽,泥沙沉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