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初中历史人教版8年级上册教案: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教案.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692583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人教版8年级上册教案: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历史人教版8年级上册教案: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历史人教版8年级上册教案: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历史人教版8年级上册教案: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历史人教版8年级上册教案: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教案【理论支持】历史学习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让学生亲自体会探究历史的过程与方法,从而获得知识与技能、养成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与 “建构主义理论”和 “现代知识分类理论”的理念是一致的。历史知识可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它们都不 是 通 过 教 师传 授 获 得 , 应 当 是 认知主体 学生主动建构的,即“学习不再简单地是信息由外而内的输入,而是通过信息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经验的双向的交互作用实现的”; 九 年 级 的 学生 已 经 具 有 建 构 知 识 的 潜 能 、 动 机 和 可 能 性 , 理 应 成 为 学 习 过 程 的 主 人 ; 教 师 应 成为

2、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本课实施过程中,学生依托预习课案自主掌握陈述性知识;教师精心组织课内探究活动,通过启发、诱导等多种方式使每个学生在其不同的知识世界里,通过自身的内化、重组、操作和对话主动进行知识的建构;而在学生亲自体验、不断小结、及时反馈的过程中,促进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形成,以及历史素养、人文情怀的生成。【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史实和文学艺术巨匠的成就。掌握教育改革的艰难,中国近代后期时代特征对文艺的巨大影响。2.过程与方法:阅读资料联系理解,创建京师大学堂与废除科举制的历史必然性,时代对文学巨匠、美术

3、大师、人民音乐家、解放区文艺工作者的锻造。对比鉴别、文艺巨匠的姓名和主要成就(要求“对号入座”)、讨论探索清末新式学堂教学内容与今天学校教学内容异同之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爱国情感,宣传科学进步,反对愚昧迷信;追求人民民主,抨击独裁专制;讴歌民族独立,仍需继承发扬,反对外来侵略是近代文艺的主旋律。理解一定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式教育的开端和近代中国文艺巨匠。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众多易于混淆的知识点。【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师:导入新课 ,请把预习习题拿出来,我们一起看预习表 1师:组织学生回顾前一节课学过的线索,按

4、表格内容“对号入座”: 姓名 詹天佑 侯德榜 魏源 严复 茅以昇成就 京张铁路 制碱 海国图志 译著天演论 钱塘江大桥生:学生回忆,集体朗读。师:上述思想家科学家中,除了魏源以外,其余四位都是新式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并且都是留学成材后,归来报效祖国的知识界精英人物。这新式教育制度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在文学艺术方面出现了哪些人物?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第二十二课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二)。师:首先,观看话剧新式教育的开端。然后完成大屏幕上的题目。生:众人表演。头拖长辫子、身穿马褂的老书生,边走边扶眼镜,边吞吞吐吐的背论语,一步三摇两咳嗽。“范进,范进,你还在读什么古书,科举考试废除了!”一小男孩跑过

5、来说。“什么?不用八股文了?我还没有中举呢?”“你读的这些,考的八股文,太不符合时宜了,国家改革教育制度了”。一小女孩也跑过来说:”哦,我也可以上学了,我也可以像男同学一样上学了。”“什么?丫头片子也上学?岂不知,圣人说:女子无才便是德!”“走,咱们上学去!”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范进感慨万千地说:“天哪,这天要变了,怎么让人活啊!”生:观看的学生哄堂大笑。点评在这一环节,每一学生都积极参与,表演的学生惟妙惟肖,观看的学生喜出望外,气氛相当的热烈。各学习小组组内探究氛围浓烈,探究成果超出预想,说明话剧的设计及教师的引导启发是成功的。师:我们来一起观看大屏幕。完成题目。新式教育的开端科举制度需要改

6、革的原因 不适应近代中国的需要一些开明官员的推动创建的时间 戊戌变法时期京师大学堂 创建的意义 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表明了中国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开始的标志 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新式教育 意义 标志新式教育开始;科举考试制度废除点评此表的内容有些难,概括要求比较高,通过展示交流,看出学生对这里有一定的难度。下节课还需要再巩固巩固。师:怎样评价奏定学堂章程?生:讨论。生:得出结论。它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系统完备并付诸实施的法定学制,它顺应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要求,废除了不合时宜的科举考试制度,具有进步性。但仍然局限在“西学为用,中学为体”的框架内,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经学

7、”课时最多,学生仍立足于做官等。师:虽然奏定学堂章程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但它拟订后,于 1905 年宣布废除科举制度。1906 年后的考试就都属于近代教育的形式了。在这样的制度下,不但培养出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还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文学艺术巨匠。 师:科学家有?生:詹天佑、侯德榜、茅以升。师:思想家有?生:严复。师:文学家、艺术家呢?我们一起看大屏幕。类 别 姓名 代表作鲁迅 狂人日记孔乙己郭沫若 屈原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文 学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美术 徐悲鸿 愚公移山聂耳 义勇军进行曲艺术 音乐洗星海 黄河大合唱生:填写,并对照自己的预习作业,改正。点评通过展示交流,看出学生对本课基

8、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说明课前预习是有效的,这些都为下一步课内探究的有序有效推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师:鲁迅,前面哪里曾经讲过?生: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之一。师:请学生来介绍鲁迅及其作品。生:找到课本 P118 页中间小字一节。师:郭沫若创作屈原的历史背景?生:未来适应抗战的需要。师:意义?生:表达了对国民党黑暗统治的怨愤,和对光明自由的渴望。师:徐悲鸿出来代表作是愚公移山,还有擅长画什么?生:奔马。师:我们一起朗读徐悲鸿的名言。生:读。师:有人会唱义勇军进行曲或黄河大合唱吗?生:举手。师:你在听这样歌曲时,心情是怎样的?生:震撼。点评学生的歌声明显调动了全班的气氛,还有许多同学不由自主地跟着后面

9、唱。师:他们创作的背景?生:抗日战争。师:抗日战争最终结果?生:中国取得胜利。师:就在这歌声号召中、文学作品感染中,中国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赢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点评提高学生对歌曲艺术欣赏水平。使学生认识到歌曲产生于民族危难的抗战时期,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师:设疑: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抗战时期,为什么把它作为今天的国歌?生:讨论得出结论:国歌今天仍然鼓舞着中国人民为国家强盛而奋勇拼搏。设计理念:情境的创设缩小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感。师:这些文学家、艺术家的作品有什么共同点?生:寻找。生:讴歌光明、鞭挞黑暗。点评教师的概括总结,帮助初中学生将一个个孤立

10、的历史要素构建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课教学内容。完善了板书。师:合上课本,完成课堂反馈练习,看谁做得又快又好。生:做。师:点评。教师总结:近代中国的文学巨匠、美术大师、人民音乐家、解放区文艺工作者是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锻造出来的。这说明了“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五四以来,宣传科学进步,反对愚昧迷信;追求人民民主,抨击独裁专制;讴歌民族独立,反对外来侵略成了中国近代文艺的主旋律,仍然值得今天的青年学生继承下去并发扬光大起来。点评通过这样的小结,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形成系统、全面的回顾,同时激发爱国热情,提升精神境界。(板书):第 22 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一新式教育的开端1. 新式学堂2. 废除科举制二讴歌光明、鞭挞黑暗的文学家、艺术家1 民国文化主旋律2 著名文学家家、艺术家(副板书)点评教师的板书,帮助初中学生将一个个孤立的历史要素构建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课教学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