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初中历史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教案2:第17课《解放战争的胜利》.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690744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教案2:第17课《解放战争的胜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历史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教案2:第17课《解放战争的胜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历史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教案2:第17课《解放战争的胜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历史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教案2:第17课《解放战争的胜利》.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历史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教案2:第17课《解放战争的胜利》.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 17 课 解放战争的胜利【内容标准】列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识记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渡江作战 南京、上海解放等知识。分析理解:中共中央对战略大决战时机的抉择,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伟大胜利的原因。2、过程与方法:过个人自学、小组合作学习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开展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会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共中央的正确战略部署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是人民解放军战略决战胜利的保证。【教学要点】来源:学优中考网 xyz

2、kw要点:解放战争的胜利重点:三大战役。难点:三大战役和渡江作战既是战略大决战中的组成部分之一,又各有作战特点。讲述时既要连贯一体总揽全局,又要详略得当突出个性,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导入新课】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一轮“红日”昭示着胜利即将来临。自 1946 年 6 月起,人民解放军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并从 1947 年 6 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开始,转入战略反攻。到了 1948 年秋,中共中央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抓住有利战机,发动战略大决战。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新课探究】一、战略决战1、战略大决战三大战役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敌我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的表

3、现。1948 年秋,国民党不得不收缩兵力,集中兵力进行重点防御。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战略决战阶段。中共中央组织人民解放军先后开展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进行战略大决战。让学生在阅读教材和有关资料,结合三大战役示意图(P112),注意三大战役的时间、地点、人物、参战部队、战果及形势,填写下表。战役名称参战部队指挥者来源:学优中考网来源:学优中考网特点 主要地点消灭国民党军人数来源:学优中考网 xyzkw战果辽沈战役东北野战军林彪、罗荣桓等“关门打狗”(先攻锦州)锦州、长春、塔山、黑山、大虎山、沈阳等47 万余人 解放东北 全境淮海战役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刘伯承、邓小平、陈毅

4、、粟裕、谭震林等“中间突破”(徐州为中心;小车推出的胜利)徐州等地 55.5 万余人解放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平津战役东北野战军华北野战军林彪、罗荣桓、 聂荣臻等“瓮中抓鳖”(围而不打,隔而不围;北平和平解放)北平、天津、张家口52 万余人 基本解放华北全境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国民党主力精锐,奠定全国解放胜局。2、渡江战役解放南京(4.214.23)指挥: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第二野战军。陈毅、粟裕指挥第三野战军。战线:东起江苏江阴、西至江西湖口千里战线上,百万雄狮横渡长江。南京解放:1949.4.23,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1927.4.211949.4.23)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04

5、 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注解:钟山南京;大江长江;百万雄师过大江1949 年 4 月 21 日渡江战役;霸王项羽;穷寇败局已定的国民党政府和军队;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反映的革命思想:勉励人民解放军在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保持清醒的头脑,乘胜追击,彻底消灭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最后一联宇宙间无穷无尽的事物都要经历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的,人类社会同样是如此,沧海与桑田总是更迭着的,新生也总是战胜腐朽。3、渡江后胜利进军来源:学优中考网 xyzkw5.1

6、5 解放武汉,5.27 解放上海,接着向西南、西北和东南沿海进军,国民党残余势力败逃台湾。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基本胜利。二、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解放军将士英勇善战;人民群众大力支持;革命力量团结一心;国民党政治腐败,失去民心;国民党军队战斗力下降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说明: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利的关键。时间剩余时的弹性处理:介绍十大元帅。1955 年 9 月 27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决议。毛泽东主席向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共 10 人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质 朴 元 帅

7、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戎马一生,功绩卓著;忠职勤政,鞠躬尽瘁;胸怀天下,气度恢宏;谦虚谨慎,纯朴忠厚。横 刀 立 马 彭德怀(1898-1974),湖南湘潭人。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毛泽东精 谋 善 战 林彪(1907-1971),湖北黄冈人。精于运筹,多谋善战;攻于心计,贯用机巧;深沉寡语,用心歹毒;残忍虚伪,阴险诡谲。新世孙吴刘伯承(1892-1986),重庆开县人。戎马一世,勤学一生;施计用兵,略胜孙吴;指挥若定,出神入化;雄才大略,古名将风。胸怀坦荡贺龙(1896-1969),湖南桑植人。历尽艰险,百折不挠;血雨腥风,英勇善战

8、;光明磊落,无私无畏;豁达大度,胸怀坦荡。诗 人 元 帅 陈 毅 ( 1901-1972) 四 川 省 乐 至 县 人 。 博 学 多 才 , 文 武 两 全 ; 光 明 磊 落 ,刚 毅 如 山 ; 胸 襟 坦 荡 , 仗 义 执 言 ; 宽 厚 仁 慈 , 伟 人 风 范 。政工巨匠罗荣桓(1902-1963),湖南省衡山(今衡东)县人。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斥鹦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毛泽东七律吊罗荣桓睿智明达聂荣臻(1899-1992),重庆江津人。献身革命,坚忍不拔;精明睿智,果敢明达;胸怀全局,高瞻远瞩;

9、一生戎马,功绩如山。精明机智叶剑英(1897-1986),广东省梅县人。大智大勇,献身革命;聪明机智,力挽狂澜;运筹帷幄,能参善谋;气度恢弘,纵横捭阖。【总结巩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三大战役消灭国民党的主力,横渡长江结束国民党的统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真题训练】1、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主要原因是( A )A赢得时间准备 B欺骗广大人民 C争取和平民主 D加强国共合作2、解放战争时期,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A )A 刘邓大军挺进中原 B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C 辽沈战役 D 平津战役3、下列哪些事件体现了共产

10、党人“以艰苦奋斗为荣”(1)红军爬雪山过草地(2)在延安开展大生产运动 (3)中共在敌后坚持抗战( 4)1947 年解放军总部转战陕北 (D)A、(1)(2) B、(1)(2)(3) C、(1)(2)(4) D、(1)(2) (3) (4)4、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是指( A )A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B渡江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C渡江战役、辽沈战役、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渡江战役5、1948 年 9 月到 1949 年 1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进行了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这些战役的历史意义在于它们 ( B )A.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B.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C.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6、“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达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这首诗是毛泽东在下列哪次战役后抒写的 ( D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教学实践与反思】学;优;中(考,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