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 级 八年级 课 题 声音的特性 课 型 新 授知识技能1:了解声音的特性。2: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响度和发声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过程方法 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的方法。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教学重点 声音的音调、响度,音色与什么因素有关教学难点 区分音调和响度的不同教学用具 水瓶器、直尺(每组一根) 、音叉、录音机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我们在买瓷器的时候,如何判断它质量的好坏?在买西瓜的时候,怎样知道西瓜是否成
2、熟?当我们往开水壶中加开水的时候,如何判断水满不满?敲击水瓶器发出不同的音调和响度二:合作探究(一) 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1)根据刚才的实验和生活经验猜想音调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实验:将直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直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观察振动的快慢。改变直尺伸出桌边的长度,重复操作,注意直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分析:直尺振动越快,音调越高;直尺振动越慢,音调越低。结论: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音调越高。振动越慢,发出的音调越低。(2 如何来描述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总结:物理学用频率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思考、回答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猜想:音调的高低可能与发生体振动
3、的快慢有关系进行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的现象并且进行分析,判断得出结论学生看书,回答来源:gkstk.Com让学生对声音的特性有一个感性的了解,认识,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从感知声音的性质特点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观察到的现象提出猜想尝试设计实验,对实验的现象、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培养学生归纳总结、概括能力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频率: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单位为赫兹(hertz)简称赫 符号 Hz物理学用频率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3)超声波和次声波问什么狗的听觉比人的听觉好呢?总结:人的听力范围约为 20 Hz20000Hz 的声音。人们把高于 20000Hz 的声音做超声波;把
4、低 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想一想: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声?(二)响度:物理学中,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1) 猜想: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2) 学生分组利用身边器材设计实验(3) 演示:用不同力度敲击音叉,观察小球弹起的幅度和声音的大小(4) 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即物体振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距离。分析: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小。结论: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也越大。(三)音色为学生用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播放录音带) 。让学生用耳朵分辨相同的乐曲分别是由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人们常说的“音质不同”其实就是
5、声音的音色不同。音色由发生体本身的性质(材料、结构、组织)决定来源:学优高考网三:课堂小结我们根据什么分辨不同的声音(1) 音调由频率决定(2) 响度是由振幅决定学生看书分组讨论、思考、回答猜想分组讨论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实验,其他学生评估利用直尺等观察实验,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判断得出结论辨别乐器归纳总结来源:学优高考网培养学生发现身边的物理现象和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教育学生观察生活,贴近生活培养学生从现象提出猜想和设计实验,验证猜想的能力培养学生从实验中总结规律的能力创造合适的情景,让学生感悟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和响度相同,但还是有区别的巩固知识加深记忆(3) 音色由发声体本身决
6、定课堂练习课内练习:一:填空(1)下列句子中的“高” ,分别是指声音的什么特征:引吭高歌_女高音歌唱家_高声喧哗_这首歌调子太高_二:选择(1)演奏同一首乐曲,人能分辨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 )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节奏不同(2)下面对老牛的叫声与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A.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声音音调高,牛的叫声响度大B.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声音音调低,牛的叫声响度小C.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响度小,牛的叫声音调高D.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响度大,牛的叫声音调低(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是一种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D.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 ”,是指它的音调很高课外作业另附:板书设计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声音的特性 响度由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决定音色由发声体本身结钩和材料决定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