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 2、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 3、背诵短文。 7、这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位置在:(标题,也是结论) 8、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有:(例证法、道理论证法) 二、展示预设 1、分析文章内容,特别是文章第二.三段。 2、引导学生结合实际领会文章论点蕴涵的深刻哲理。 三、学习内容 (一)分析课文第二段 1、第一段是记叙,那么第二段属于什么? 议论 2、朗读,翻译 3、作者在这段中议论的观点是什么? 古往今来受“大任” 、成大业的人,起先都要吃大苦,经历种种肉体和精神的折磨,从而锻练意志,
2、增加才干。 4、背诵第二段 (二)分析课文第三段 1、朗读,翻译 2、这段从哪两个方面来论述了什么道理? 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个人成才与国家存亡的道理,指出一个人老犯错误,就能促使他改正错误,思路阻塞不通, 就能促使他猛然省悟,自己的不足。 一个国家,如果内无坚守法度的世族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无足以与之抗衡的邻国和外患的入侵,这样的国家就会灭亡。3、最后,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四、总结提升 辩论赛: 以“只有逆境才能出人才”这个观点为辩论题目,赞成和反对的双方都要求说出各自的理由。 (认识到不管顺境还是逆境都能出人才,关键在于人自身的主观愿望和努力) 五、达标测试 1、
3、 这篇散文也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文章的第二、三节分别从哪两方面(正、反)道理,论述了什么道理(个人成才与国家存亡)? 2、本文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 ) 。 (用课文词语回答) 3、翻译句子: (1)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多义词。 于: 舜发于畎亩之中(从) 而:而后作(承接连词)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 而死于安乐也(并列连词 ) 征于色(在) 生于忧患(由于,在) 发:发于畎亩(举,被任用) 是 :于是人也(这样的) 发于声(表现) 今义,判断动词 拂:行拂乱其所为(阻挠,违反) 拂士(同“弼” ,辅佐,辅弼) 学!优 中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