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命题趋势与训练.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689260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命题趋势与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命题趋势与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命题趋势与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命题趋势与训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命题趋势与训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命题趋势与训练【命题趋势】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是高考考试大纲对考生语言表达的基本目标,它包含着若干语言表达的技能。能力层次为 D 级。从 19892004 年,高考连续 16 年都对这一考点作了考查,并且分值有逐渐加大比重的趋势。 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可以发现:高考语文试卷在“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命题方面有以下趋势: 第一、语言表达的连贯能力是考查的重点,其命题形式向着主观题、选择题等多种形式并举的方向发展。例如:2004 年北京、湖北、广东、福建的省市的高考卷则采用了选择题形式。而 2004 年全国卷“拟一条以说普通话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则采

2、用的是主观题形式。 第二、对“语言表达简明”的考查,命题形式集中在对赘余的语句语段进行判断修改删除。语言材料则选用那些贴近现实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鲜活材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命题形式以主观题为主。例如:2004 年的江苏卷。 第三、对“语言表达得体”的考查更加注重实用性,题目设计重视与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的结合。例如:出现了考查对联、给某些节目设计串台词、广告、情境对话等题目。2004 年全国(内蒙古、海南、西藏、陕西、广西等地区)老课程卷出现了为电台两地天气预报设计串台词的题目。 第四、对学生的语言操作的综合能力考查逐年加强。对“简明”的考查有时候要与句子修改相结合。如 2004 年的

3、重庆卷、天津卷。 【知识整合】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既是高考语文学科的一个重要考点,也是广大高中学生应该掌握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和能力点。 语言表达简明 所谓“简明”,即语言“简要”、“明白”。 “简”的要求:所说的话应该包含交谈的目的所需要的信息;所说到话不能超出需要的信息。“明”的要求:语言不能晦涩,话语不能有歧义,避免罗嗦,要有条理。概括起来说,简明的要求就是:第一、要表达必要的信息,使用相应的简练词句,没有多余的信息及其词句。第二、词句表意明确,没有费解的词句。第三、根据语境决定详略,没有详略不当的毛病。用尽可能少的语言,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达到尽可能高的准确和可理解度。 一、怎样

4、做到语言表达简明 1围绕中心,抓住要点 要做到语言简明,首先是每一句话都要围绕既定中心,不要节外生枝。不过仅仅围绕中心还是不够的,还应该抓住要点。俗话说“简明扼要”,从表达上说,只有扼住“要”,才能做到简明。 2善于概括 巧用指代 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达,都不能总是具体叙述而不作必要的概括。只有把必要的叙述和概括结合起来,表达才能简明。再者,运用必要的复指成分,也是表达中不可少的。不用复指成分,就会啰嗦。 3避免重复 删除多余 鲁迅在谈到自己的写作经验时曾说过:尽量删除可有可无的文字。这是确保表达简明的又一方法。 当然,从中学生的表达来说,还要避免滥用修饰,滥加形容。 二、怎样避免表意不明

5、 表意不明,令人误解或费解,是常见的语病,也是与“简明”的要求相违背的。怎样避免? 1少用单音节词,多用双音节词。 有些单音节的多义词,一不小心,就会造成歧义。如“教育局通知李校长 15 日前去汇报开学工作”一句中,“前”是多义词,可以理解为“15 日之前”去汇报,也可以理解为“15 日前往” 教育局汇报工作。如果要表达的是前一个意思,应改用“之前”;如果要表达后一种意思,就在改用“前往”,并删除“去”。 2调整语序,交代明确。 语序不当,交代不明,也会造成歧义。如“章无忌背着公司总经理和副总经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一句可以作多种理解,如果只是“背着总经理”,可以改为“章无忌背着公

6、司总经理,偷偷地和副总经理一道,把这些钱存入了两家银行。如果是“背着公司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可以改为“章无忌背着公司总经理和副总经理,把这笔钱偷偷地存入两家银行。”还有其他理解、其他改法,这里不一一分析。 3指代清楚,如实直说。 句中停顿的位置是否恰当,指代是否清楚,也影响着句意的表达。譬如:“这个精致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嘉宾的礼品赠送给他。”这一句表达很不清楚。“作为嘉宾的礼品”,既可以理解为送给嘉宾的礼品,也可以理解为嘉宾送人的礼品;句中的“他”指代也不明,作为前一义时,可以理为“嘉宾”,作为后一义时,可以理解为“别人”。这个句子可以这样改:这个作为礼品的精致的灯笼,将送给今天得分最高

7、的嘉宾。也可以改为:这个精致的灯笼是嘉宾准备的礼品,今天谁得分最高将送给谁。这样的修改,意思都是明确的。 从对这个例子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为“简”而简,有时会事与愿违,表意反而不清楚。 辨别句子是否简明,要注意两点:一是推敲语句,看有无冗余信息、多余词语;二是看有无歧义,是否费解。 语言表达连贯 所谓“连贯”,即上下文之间要有明显的联系,话题要统一,陈述对象尽可能保持一致,句子的组合与衔接要自然。考查的是书面表达中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问题,保持语言连贯,需要兼顾共同的话题、合理的句序和语言的衔接与呼应,还要注意语境、句式的协调一致。连贯,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也是高考的常考点。 一、语句连

8、贯的基本条件 连贯,就是连接贯通。这是从组合语段乃至成篇的角度提出的要求。要做到语句连贯,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话题一致 话题一致这是组合语段或语篇、保持语言连贯的基本要求和首要条件。离开了这一点,无连贯可言。一个长句或语段 ,只有话题和陈述的角度一致,中心才会明确,语意才能贯通。如果中间转换了话题或陈述对象(主语),势必会影响到语意的连贯。 (二)事理相通 用语要合乎逻辑才能保持连贯。事理不通,语言必然不通。前面说了两面,后面承接一面;或者反过来,前面说了一面,后面突然变成两面;前面从好处说,突然转到从坏处说,或者反过来,前面从坏处说,突然转到从好处说;没有因果的说成因果,没有递进的说成

9、递进,等等,都会使句间失去连贯。一般来讲,影响事理相通的因素有:概念不清、判断不当、前后矛盾、因果关系不当、多重否定不当、前后对应不当等。 (三)情景和谐 语言带有情感。文字中所渗透的感情或喜或悲、或爱或憎、或褒或贬、或激昂或沉郁,文字所描写的景象或繁盛或凄凉、或热烈或肃杀。这样就要求上下文在整体上做到情感、意境保持一致。 (四)结构严密 语句结构严密主要涉及以下一些内容:语言中常有些排比句、对偶句,这就要求结构上的统一,破坏了这种统一,也就失去了连贯性。用主动句还是用被动句,用陈述句还是用疑问句,合起来说还是分开来说,等等,也常常会涉及连贯问题。复句中的分句与分句之间有并列、转折、递进、选择

10、、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若注意不到这一特点,将破坏分句间的逻辑联系,并造成结构混乱、语序不当,从而影响句意的连贯。 语言表达得体 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 、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 、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 、转述语言得体等等。有人通俗地说,所谓得体就是根据需要说相应的话。这的确是很有道理的。 得体,是语言表达的基本

11、要求,也是最高要求。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总之,它牵涉的问题很多很多。我们这里仅从考点要求出发,作简要说明。 一、注意各种情景条件 这情景条件,主要是指下列三点: 1交际场合 交际的场合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氛围等。这里主要说氛围。交际的场合各种各样,有喜庆、哀伤之分,有庄重、轻松之别,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语言表

12、达要与环境气氛相协调。在喜庆的场合谈令人伤感的话,在庄重的氛围中“搞笑”,都是不得体的。 2交际对象 交际对象有性别、年龄、身份、经历、文化背景等具体因素。在运用语言作文交际时,应该切合实际。俗话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看什么说什么话。摒弃处世圆滑这一点,从语言表达上说,肯定是必要的。譬如,曾经有少先队员到冰心家中向老人献花,问:“冰心奶奶,你今年多大了?”孩子天真、幼稚,这样问情有可原,如果年龄大一点的,按照一般习惯,应该这样问:“奶奶,您高寿?”或用其他说法,否则不得体。注意交际对象,首先应尊重对方。 3交际目的 交际目的不同,即使说同样的内容,说话的角度、重点等应有所不同。譬如老师劝学生读

13、读书,如果对方不想读书,老师要帮助分析原因,说明读书的重要;如果对方很用功,但效果不好,老师应在学习方法上作指导;如果对方文理关系处理不当,老师应该着重谈全面打好基础,为将来的发展作好准备。如果老师不根据对方的实际确实谈话的重点,只泛泛地说一通,你愿意听吗? 此外,还要注意自己的身份等。 二、遣词用语应注意的问题 1正确使用谦词和敬词 汉语中不少词是有明显的倾向性,有的用于自谦,称为谦词;有的用于对他人表示敬意,称为敬词,这一类词语要正确使用,否则会闹出笑话。 常用的敬称:称对方亲属时,常加“令” ,如“令尊” 、 “令郎”;称比自己年长的对方亲属时,加“ 尊” ,如 “尊祖”、 “尊兄” ;

14、称比自己年小或辈分低的对方,加“贤”,如“贤弟”、 “贤侄”;称有身份的人,称“阁下”;称与自己一般关系的对方,加“ 贵” ,如“贵夫人”;向对方表示要做某事或要询问,常用 “请”、 “贵”、 “尊”,如“贵庚”、 “贵恙” ;其他常用敬词:“惠临”(光临) 、 “惠存”(请保存) 、“斧正”(请人改文章) 、 “拜读”(认真读对方的作品) 、 “赐教”(请对方指点) 、 “钧裁”(希望尊长或上级定夺) 、 “钧鉴”(书信首用语,用于尊长或上级) 。 常用的谦称:称自己的长辈或长平辈,常加“家”,如“家父” 、 “家兄”;称比自己辈分小或年龄小的,常加“舍” 、 “愚”,如“舍弟 ”;其他常用

15、谦称:称自己的作品为“拙作 ”,称自己的看法为 “鄙见”、 “愚见” 、 “浅见”等。 此外,常用的还有“敢劳”、 “寒舍”、 “拙作” 、 “敝处”等等。 与上文所举数词相对的,如有些词语谦、敬的倾向似不太明显,但它是客观存在,也应留意。如“ 鼎力支持” 中的“鼎力”用于对他人的帮助表示感谢,而不能用于说自己对别人的帮助。又如“略尽绵薄” ,用于年长者的自谦,也是不能随意使用的。 除了要注意以上问题以外,还要注意说话人与听话人的性别、身份、地位和年龄,着重注意相互之间的关系。 2遣词用语要尊重对方 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遣词用语也应该体现这一点。譬如 2003 年第25 题要求 改写提

16、示语,使之“ 亲切友善” ,就包含着这样的要求。原来的提示语“禁止喧哗,不许打闹”意思自然是对的,但他反映出说话人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特点,因为会使人不易接受,甚至产生反感。 3遣词用语要注意分寸 无论是表示文明礼貌的用语(谦词、敬词)还是表示感情色彩的褒义词、贬义词,都应把握分寸,恰如其分。有个成语叫“过犹不及”,说过头话或者不到位都会让人感到态度不诚恳,用语不得体。 【经典透析】 例题 1:为使下面画线的语句简洁、顺畅并保持原意,需要删掉一些词语。在删改时哪些词语是必须保留的,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 记得在 一次 期末 考试 中,在 考完 了 语文 后,我感觉相当不错,兴奋了很长时间。 必须

17、保留的词语是: 【答案】 【从考题看考点】这是 2000 年全国高考试题。此题考查语言简明这一考点。能力层级为 D 级。解答该题必须掌握有关词语知识、句子结构知识,了解各成分在语句中的作用以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等。 修改的原则是要“ 保持原意” ,因此首先要把握原句的基本内容,抓住语句内容的主干,抓住主要信息。然后在比较中删除次要成分。 例题 2:下列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A、 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缔药品交易市场 B、 真正优秀的教师无一不是道德修养的模范 C、 独联体国家看不上 2002 年世界杯足球赛 D、 警方对报案人称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 【答案】B 【从考题看考点】这是 2003 年全国卷第 6 题。这道考题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的简明能力。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也是新闻内容的精髓所在。好的标题,不仅能够反映出新闻的内容,还能把其中的神采传达出来。因此,新闻标题具有简单明了,吸引读者的特点。此外,传统新闻标题要求使用标准语言,一般不使用口语,但是新闻标题近些年来形式更为自由,口语也大量出现在新闻标题中。教学后记:讲练结合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很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