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3.1《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学案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9).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679950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83.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1《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学案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9).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3.1《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学案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9).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导学案 第一标 设置目标【课堂目标】 1.学习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说明事物的方法。2.学习在说明中运用记叙的方法。3.了解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和人民英雄的光辉业绩,激励自己继承先烈未 竟的事业,奋勇向前。第二标 我的任务【任务 1】一、夯实基础:(时间 5 分钟)1.根据拼音写汉字 。 仰 立 镶 重 刻 穴 五 基 墙 周定 2.说明文分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是一篇 说明文,说明的对象是 。3.说明事物要抓住 ,即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主要标志。本文主要抓住人 民英雄纪念碑的 、 、 的特征。4.说明顺序一般分为时 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一般说来

2、,说明实体事物的特征按照 顺序;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则大都采用 顺序和 顺序。本文中作者介绍纪念碑主要采用了 顺序。5.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 较、下定义、分类别、打比方等。试找出本文运用了那些说明方法。6.把自己在读课文时的疑惑写下来,我们共同探讨。二、课堂探究:(时间 25 分钟)(一)整体感知课文,思考:1.解题:文章标题下面有个副标题,标题和副标题各有什么作用? 2.齐读 开头和结尾两节文字,说说作者瞻仰前的心情和瞻仰后的感受。读课文划分课文结构。 (写出段落)第一部分( ):瞻仰纪念碑的心情和纪念碑的总体特征。第二部分( ):具体介绍纪念碑的位置、兴建经过、碑的构造

3、、题字、碑文以及十幅浮雕。第三部分( ):抒写瞻仰后的深切感受。合作探究1.速读 25 节,找出表明顺序的关键词,看看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把纪念碑一步步介绍给我们面前?2.阅读课文 2、3 节,纪念碑处于什么位置,周围环境如何?兴建哪年?谁为它奠定基石的?它的规模如何,是什么质料构成的?2纪念碑的结构、题字、碑文、装饰与造型,并说是什么?以及装饰有什么象征意义,造型有什么特色?3.阅读 课文 4、4.在平台前瞻仰,作者按照怎样的顺序说明纪念碑的结构、题词、碑文和造型。5.思考:既然按照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为什么“小碑座”不放在“碑前”说明呢?“大碑座”又为什么不紧接着“平台” 、 “汉白玉栏杆

4、”加以介绍呢?这样是否显的杂乱?第 三标 反馈目标【自我检测】 (时间 10 分钟)阅 读下文,回答问题。人民英雄纪念碑_(建成、落成)了。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_(参观、瞻仰)了这座巍峨、雄伟、庄严的纪念碑。我从东长安街向天安门广场走去,未进入广场就望见纪念碑。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_(直立、矗立)在广场南部,和天安门遥遥相对,在远处就可以看到毛主席亲笔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色大字。越过广场,踏着橘黄色花岗石石道,徐徐走到纪念碑台阶前,从近处仔细瞻仰纪念碑。1.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2.“巍峨”的词性是 ,在句中的作用是 , “瞻仰” 。3.文中准确说明人民英雄纪念碑特点的词语有 , , 。4.画横线的句子采用了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5.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 ,是按照 的空 间顺序写的。6.本文的标题“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感悟总结】 (5 分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