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5.29《湖心亭看雪》教案1(鲁教版七年级下).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678799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1.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29《湖心亭看雪》教案1(鲁教版七年级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5.29《湖心亭看雪》教案1(鲁教版七年级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5.29《湖心亭看雪》教案1(鲁教版七年级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5.29《湖心亭看雪》教案1(鲁教版七年级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5.29《湖心亭看雪》教案1(鲁教版七年级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5.29湖心亭看雪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2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3体会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4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目标:1诵读课文疏通文意,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2赏析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本文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但又流露出消极避世的情绪,应引导学生批判地对待,历史地分析。教学重点:深入理解本文的写景特点和闲情雅趣。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课型:赏读课教学方法:读读,说说,议议。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同学们,杭州西湖是我国著名的旅

2、游胜地,被誉为“人间天堂” ,自古以来就有无数文人墨客为它留下了不少传世佳作。关于西湖的诗句,同学们能背出哪些?同学们,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可是,如果,诗人的心中只有孤寂落2寞,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随张岱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欣赏雪景并体会作者情感。二、 作者及背景简介作者简介: 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以后,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代表作: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三、 朗

3、读课文,疏通文句1教师范读或播放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把握字音及停顿。注音:崇祯 (chng zhn) 更(gng)定 毳(cu)衣 雾凇(sng) 沆(hng)砀( dng) 毡(zhn ) 更(g ng)有此人 喃喃(nn) 2学生读课文,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粗知文意。(1)学生自读课文,疏通文句。(2)教师提示下列词语,学生试译,帮助学生积累文言词语。是日更定:是,这。 更,古代夜间计时的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两小时。从晚上八算起。定,开始.余挐一小舟:撑,划。拥毳衣炉火:毳,鸟兽的细毛。毳衣,毛皮衣。雾凇沆砀:雾凇:水气凝成的冰花。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冰花一片弥漫。上下

4、一白:全白。 (比较这里的“一”和“湖心亭一点”的“一”的区别。 )长堤一痕:形容西湖长堤在雪中只隐隐露出一道痕迹。痕:指斑迹,迹印。一芥(ji):一棵小草。芥:小草,形容船小。焉得更有此人:焉得:哪能。更,还。3客此:在此地客居。客,客居,作动词用。及下船:等到。(3)试译下列文句,突破难点A、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B、拥毳衣炉火C、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D、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有两三粒而已。E、余强饮三大白而别。F、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4)学生齐读课文,加深理解。(5)请同学试译课文,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可举手提问或同学讨论;如无太多疑问,

5、则请同学试译段落(可直译,可意译) ,其他同学评价。(屏幕显示课文的译文,供学生参考。 )四、 整体感知文意1、本文写谁做什么?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你能根据课文大意来评价一下吗?(张岱,半夜到湖心亭看雪。他是个“痴人” 。 )2、你从哪些地方能看出作者是个“痴人”?(学生讨论并明确课文所写“痴人”的“痴行,痴景,痴情” 。 )痴行:大雪独行痴景(奇景) (白描): 上下一白 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痴情(雅趣):知己之乐 醉情自然3、 “痴 ”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内心世界?(“痴人”就是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醉情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 )4五、 合作探究:1、说说本文描写西湖雪景的句子有什么

6、特色?(本文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简练自然,不事雕琢。 )2、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体会本文所用的白描手法。补: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为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黑线在白底上勾勒物像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文中的白描能够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颇有韵味。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数笔,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 )3、白描的例子: (抽象、概括 )A、 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B、 “他留着

7、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的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 唐韬琐忆中的鲁迅先生 4、渲染的例子: (形象,具体)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风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六、 比较阅读:江 雪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5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1、赏析湖心亭看雪和江雪写作手法上的不同?(在描写

8、手法上, 湖主要使用白描,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 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景为人设。 )2、二文表达感情上的不同?(在表达的情感上, 湖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 江雪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七、 结束课文:红楼梦中有诗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却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作者用“痴笔”叙“痴事” ,绘“痴景” ,抒“痴情” ,融叙述、描写、抒情于一炉,借以表达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与众不同的闲情雅趣。八、 布置作业:1、背诵和默写课文。2、利用白描手法写人或物片段。3、收集有关“西湖” “冬雪”的诗歌。 (附有关诗词)板书: 湖心亭看雪张岱痴行:大雪独行上下一白痴景(奇景): 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痴情(雅趣):知己之乐痴人就是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醉情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 )白描:抽象、概括渲染: 形象,具体湖心亭看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