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5.22 新闻两篇教案2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678774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6.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22 新闻两篇教案2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5.22 新闻两篇教案2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5.22 新闻两篇教案2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5.22 新闻两篇教案2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5.22 新闻两篇教案2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教学目标:1 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 2 理清文章层次,体会文章清晰的思路并品味毛泽东语言的磅礴气势。 3 认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的英雄气概,激发学生爱国爱军的感情。教学重难点:介绍新闻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进入新闻单元。大家可能对“新闻”这个词并不陌生,因为我们通过电视、广播、网络都会接触到新闻。那到底什么是新闻?它有哪些特点?由哪些部分构成?我想等我们今天的课程结束的时候,大家对此必是能够侃侃而谈了。而且只要你不吝啬手中的笔,我想成为一名校园小记者肯定是没问题

2、了。在学课文之前,我们先简单地了解一下有关新闻的知识。二、介绍新闻有关知识 1 什么是新闻? 从广义上讲,新闻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 从狭义上讲,新闻就是指消息。新闻(也叫消息)是报纸、广播中最常用的一种文体,它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最近发生的有社会价值的事实。2 新闻有哪几部分组成? 新闻的结构 。新闻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标题、导语、主体三部分缺一不可)3 新闻的六要素(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下面,我们一起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这是毛泽东主席为当时的报纸写的一篇新闻稿。4补充介绍背景问:新闻稿件一般由记者写,为什么毛主席

3、亲自为新华社写作稿件呢?明确:因为此事意义重大,非同寻常。补充交代背景:1948 年秋,人民解放军连续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给国民党反动政府以致命的打击。1949 年 4 月 15 日,国共双方开始谈判。我方提出 8 条 24 款和平方案,20 日,国民党反动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谈判破裂。当日午夜,人民解放2军奉命横渡长江。22 日 2 时,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新闻我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 ,报道了中路军万船齐发、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的战况,22 日夜,毛泽东同志又撰写了这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这则新闻报道的是解放战争时期渡江战役中的事。三、朗读课文,整体

4、感知,明晰新闻写作的基本结构1朗读课文2找出本新闻六要素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从 20 日夜起 24 小时内 地点1000 余华里的战线 事件发生的原因解放军横渡长江,进而解放全中国 经过分三路横渡长江 结果人民解放军全线告捷3 用一句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一句话即新闻的标题,标题是整篇新闻的眼睛,是新闻内容的提要,其特点是:简明概括。 (板书:标题:提要)介绍标题: 标题是新闻内容的提要,通过标题,我们能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介绍两则新闻的标题:标题包括引标题、正标题、副标题,用分行形式表示。有的新闻三个标题齐全,有的只有主标题。4你能从文中找出连续的两句话来概括整篇新闻的内容吗?

5、介绍导语: 这两句话是新闻的导语。导语是新闻这种文体独有的结构形式,它在新闻的开头,一般不长,往往是一两句话,或者是一段话,它的作用是用最简洁的语言,把全篇最重要的事实概括出来,使读者迅速了解全篇内容。 (学生齐读导语,教师板书:导语:概述)5分析导语,介绍新闻特点问:这则新闻的导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点?明确:百万大军数量庞大,阵容强大,有种排山倒海、无坚不摧的气势。追问:“百万”是实数还是虚数?要求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寻找答案:中路军 30 万,西路军 35 万,东路军 35 万,共 100 万。3教师说明:由此可知, “百万大军”可不是虚夸的, “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 ,这正

6、是新闻的第一特点。 真实性一千余华里的战线战线之长,范围之广。西起九江,东至江阴。让学生看课文插图,教师说明:此战线横跨江西、安徽、江苏三省。均是既有庄重意味,又洋溢着豪迈之情。冲破敌阵,横渡长江写出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战绩辉煌。问:把“横渡长江”改成“胜利渡江”行不行?为什么?明确:不行, “胜利渡江”表明百万大军已全部渡过,这不符合事实,新闻是 22 日 22时发的,还有些部队要到 23 日才渡完,这也体现了新闻的 准确性 。问:这则新闻写完了先不发表,等着渡江战役胜利了再发,不就可以用“胜利”二字了吗?明确:不行。因为全国人民正急于了解渡江战役的进展情况,当毛主席及时地把渡江战役顺利进行

7、的好消息告诉全国人民时,全国人民欢欣鼓舞。如果晚发就没有意义了。新闻要体现一个“新”字,要及时的把国内外的大事告诉给全国人民。这是新闻的特点之二,即新闻必须具有 及时性 。 (板书:及时性)6导语之前的黑体字在新闻中叫作什么呢?这则新闻的电头都介绍了哪些内容?明确:介绍了发此新闻的通讯社名称,发新闻的地点、时间,以表明新闻来源可靠、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板书:电头)7问:如果我想详细了解整件事你能给我什么阅读建议?明确:去看导语后面的内容新闻的主体。主体,是新闻结构的主要部分,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对导语内容作进一步阐释和扩展,也就是详细地叙述事件。 (板书:主体:详叙)8让我们来齐读此新

8、闻的主体部分,一边读一边思考:主体部分可分成几个层次?每层的内容是什么?齐读后,同桌互相讨论刚才的问题。4明确: 第一层: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地点、人数第二层:写西路军的渡江情况,并加以评论第三层:写东路军渡江情况板书:中路军 30 万 安庆芜湖 突破 首战告捷西路军 35 万 九江(不含)安庆 占领、扩展 锐不可当东路军 35 万 芜湖江阴 占领、控制、封锁、切断 战果辉煌9总结新闻的倒金字塔结构,介绍小故事说明原因。10读新闻,晰结构,明特点四、品味毛泽东文章语言的独特风格毛泽东是一位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更是一位了不起的语言艺术大师,柳亚子先生曾称赞他“才华信美多娇” 。毛泽东的这篇消

9、息,和其他的消息相比较,最大的特点就是他的文章不仅语言准确简洁,感情色彩鲜明,而且气势非凡,一则 500 多字的简短的消息也写得豪情万丈,雄浑有力。下面,我们一起读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让我们再次被那宏大的气魄和昂扬的激情感染。1激情四溢的数字数字原本抽象而枯燥,毛泽东在这则消息中却能赋予其鲜活的灵性, 使之迸发出震荡山河的艺术魅力。具体地讲,数字可分为三类: 写人民解放军数量的,如“ 百万大军” 、 “ 该路 35 万人民解放军” 、 “ 我东路 35 万大军”等; 写战线长度的,如“ 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 ; 写渡江时间的,如“ 20 日夜起” “24 小时内” 、 “ 21

10、日下午五时起” “余部 23 日可渡完” 。这三类数字有机结合在一起,则具有了一种激荡人心的艺术效果:战线如此之长,时间如此之短,军队如此庞大,进兵如此神速,恰好突出我军渡江作战的摧枯拉朽之势。非胸伏百万雄兵之人不能出此语!2颇具雄风的选词(用替换法)首先是节奏相似的短语并列连用,如写我军是“ 西起九江,东至江阴” 、 “ 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 “ 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写敌军则是“ 纷纷溃退,毫无斗志” ,这些短语四字一句,成双成对,形成鲜明而轻快的节奏,与我军夺取胜利的豪迈之情相吻合。其次是显示辉煌战果的动词,如:“ 突破安庆、芜湖线” , “ 已占领贵 池、殷5家汇” , “ 正向

11、南扩展中” ,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 “ 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等,这些动词干净利落,很好地突出了我大军势如破竹、所向披靡的进攻态势。再次是极具表现力的副词和形容词,如“24 小时内即已渡过 30 万人” , “ 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 “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 , “ 业已切断” ,这些副词似乎也具有了激动人心的魅力。写国民党广大官兵则说“一致希望和平” , “ 都很泄气” ;写反动派则说“ 不起丝毫作用” , “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 。这些词语既有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的准确判断,又有对一小撮反动派逆潮流而动的辛辣嘲讽。3巧妙连用

12、的地名内涵本很单一的地名在毛泽东如椽巨笔之下也能让人颔首称道。 “ 首 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 , “ 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 , “ 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 ,这些并列连用的地名,读起来轻快而连贯,形成 一种迅疾的语势,它们一方面交待了我军实际进展情况,更重要的是以那迅疾之势突显出我军攻城拔寨、无坚不摧的气势。这则消息虽不是宏篇巨著,却也堪称精美短章。毛泽东极富气势的语言熔铸了他那非同凡响的领袖气质,也显示了他驾驭语言的娴熟而高超的 技艺。五、作业布置学新闻,不仅有助于大家以后更好地看新闻、听新闻,我们还可以试着去写新闻。新闻的内容来自生活,写一条新闻,报道学校或班上新事,要求有标题、导语和主体。注意新闻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字数在 100200 之间。附:板书设计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毛泽东新闻的结构:标题 提要6(电头)导语 概述人数 区域 战况中路军 主体 详叙 西路军 东路军 新闻的特点:真实、及时、准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