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9 页 回延安教案一、教学目标 1理解陕北民歌“信天游 ”的艺术特点;体会诗中运用比兴方法和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的表现力量,学习运用比兴方法和修辞方法。 2体会诗人重返延安的激动感情。 二、难点、重点分析 1 梅岭三章从三个侧面有层次地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回延安的五个部分分别写了些什么?用简短的话进行概括,并说一说这几个部分是按什么线索组织起来的。 分析:从以下两个方面回答: (1)诗歌分五个部分,各有侧重; 写踏上延安土地时的激动情景。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 “一头扑在亲人怀” ) 回忆十年前在延安的革命生活。 (“亲山亲水有亲人” , “手把手儿教会了我,母亲打发
2、我们过黄河” ) 写和延安亲人欢聚的热烈场面。 (“亲人见了亲人面,欢喜的眼泪眶眶里转” , “一口口的水酒干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 ) 写今天在延安城看到的崭新面貌。 (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 ) 歌颂延安城的光辉业绩。 (“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 ) (2)这首诗,紧扣一个 “回”字,写出了回延安的过程;并以此作为线索,抒发了对延安的热爱和歌颂。如用图表显示,则是: 会见亲人 回顾过去 到达延安 返回上级 告别延安 瞻仰市容 热爱 歌颂 第一部分,集中写出了内心的激动。为什么如此激动?第二部分交代了原因,使诗歌的思想朝深处发展;第三部分,又回到眼前,写
3、出了延安亲人的精神面貌;接着,由人及物,写出了延安城的发展变化,而这发展变化,正是党领导下的延安人民英勇奋斗的结果;最后集中歌颂延安在革命史上的功勋,歌颂了党,并与开头呼应,说明延安永远留在他心中,他希望“再回延安看母亲” 。 2诗歌第一部分,作者是怎样表达他回到延安时的激动心情的? 分析:(1)用表示大幅度动作,富有力度的动词,来反映其内心的激动,如“抓”“贴” “搂” “扑”等。 “情动于中而形于外” ,外在的动作,传神地揭示了他的内心,如果抽象地写一些“激动” “兴奋”等词语,势必无此效果。 (2)省略号的运用,能启发读者想象,使人觉得诗歌除了形诸文字的内容之外,还有不尽之意,无法一陈说
4、,让读者去体味、联想。 (3)拟人化的环境描写,反映出的恰恰是作者内心的自我感受;与其说是“杜甫)! 唱来柳林铺笑” ,还不如说,这是作者的心儿在歌唱,在欢笑。 诗歌能打动读者,唤起读者共鸣,以上三点,正是回延安一开始就抓住读者的重要原因。 3.“手把手地教会了我”在第二部分中,延安母亲到底教会了作者些什么?诗歌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 第 2 页 共 9 页 分析:“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这两句,具体地写出了诗人在延安,学到了生产斗争的知识和本领,又学到了文化,学到了革命道理。延安的“小米饭” ,延安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哺育着作者长大成人,因此,作者像吃奶
5、的羊羔“眼望着妈”一样,对于延安,感激不尽;就像树梢树根根,紧连一起一样,延安城与作者,同样是血肉相连,那里是“亲山亲水有亲人”! 诗不宜直说。内容、文字要概括,形象与思想要具体,正因为如此,这首诗运用了诗歌传统的表现手法比兴、借代、拟人等方法,揭示了诗人对于延安热爱、感激的原因。4.第三部分,主要写作者与延安亲人相见。读了这一节,我们看到了亲人相见的热烈、真挚之情,看到了延安人的成长和美丽、淳朴的心灵,逐层琢磨一下,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些内容的? 分析:(1)环境的烘托、渲染,说明延安人的热情、好客;(2 )选取有代表性的老爷爷、中青年和小娃娃三代人的典型,写出了延安人的贡献和成长;(3)运用夸
6、张和比喻的方法, “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 ,从侧面反映谈话双方的情投意合,谈话内容的丰富异常。 5 “母亲延安换新衣” ,这是一种怎样的写作方法?诗歌第四部分,是怎样来具体写“换新衣”的?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 分析:(l)用“换新衣”写延安的变化,是拟人手法,这样写,既有鲜明的形象,又包含着丰富的感情。 (2)在具体描写延安变化时,作者选择典型的材料,用排比、铺陈、复叠的手法,一个“新”字,便跃然眼前。 6结尾一部分,写到了杨家岭、宝塔山、枣园。想一想,这些内容为什么放在最后一部分写? 分析:这是进一步从革命历史的角度,歌颂延安的功绩,歌颂党和党的领袖。这样,越发突出了延安的
7、“特殊性”即“个性” ,又能进一步表达作者热爱延安的原因。读者读到这里,对于延安在革命史上的地位,怎能不油然而生敬意!但是,这样写,并不是标语、口号式的,作者赋予革命历史以色、形、光的鲜明形象,将红旗、脚印、灯光等具体而富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写入诗中,我们读起来,毫无枯燥、说教之感,相反,在形象中感受到,革命的力量无比巨大,跟着党,沿着党指引的道路,星星之火,定能燎原。 7诗歌的结尾两句是:“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 ”这首诗是 1956 年3 月 9 日于延安写的,当时作者并没有离开延安。那么,这样的结尾,是不是有问题呢? 分析(l) “再回” ,是紧扣开头和题目中的“回”字。从“回”
8、开头,又回到“回”字,首尾呼应。 (2)虽然作者还未离开延安,但离开延安是势所必然。作者怎能舍得呢?因此,用了这样的富有浪漫色彩的结尾,来表示诗人与延安的无法分割的感情。 (3)这样的结尾,还包含了作者对延安必定会与祖国各地一样,飞速发展,大步前进的预见。因此,人虽未离,思想已飞到了将来,诗人顺着历史的合乎逻辑的发展,预见了未来延安的更为动人的情景,因此,到了那时,他希望“再回延安看母亲” 。一这样的结尾,正是言简意深,意深而情更深! 8.诗歌采用“信天游”形式,两句。小节,但这两句组成的小节,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会并不是一样的,能不能举一些实例,说一说每一节两个句子之间的不同关系? 分析:(1)
9、并列关系,如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2)顺接关系,如“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 ( 3)后句是前句的补充,如呵声万声呼唤你,一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 (4 )后句是前句的结果,如“杨家岭的红旗呵高高地飘,革命万里起高潮” 。 (5)前句是部分,后句是整第 3 页 共 9 页 体,如“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 (6)前句是比兴,后句是本体,如 “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7)前句是本体,后句是比兴,如 “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 。一由于每一节的两个句子之间组合的方式、表示的关系不同,因此,虽然是两句。节,也并
10、不显得呆板、库调。只要根据内容需要精心组织,这种形式的诗歌,同样可以写出变化,不拘一格。 9.体会诗中作者真挚炽热的感情,是学习本文的重点。但诗人的思想感情是如何升华的? 分析:这是全文的难点之一。诗人踏上延安的土地、见到延安的亲人,从。手抓黄土教不放,紧紧地贴在心窝上” , “。头扑在亲人怀”等诗句看出,诗人产生的是激动、喜悦的感情;诗人回忆延安对自己的养育,描写和延安亲人欢聚畅谈的情景及看到延安的新面貌之后,爱延安、爱革命、爱人民的感情达到了高潮;当诗人又要离别延安时,从结尾两句诗可以领会到,诗人难舍难分的惜别之情上升到了巅峰。 10.这首诗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分析:这首诗运用了“信天游”
11、的形式。 “信天游” (又名“顺天游幻” ,是流行于陕北一带的民歌。这种民歌形式一般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一节(或一段)只有两句,长的可接连数十段,用同一曲调反复演唱,正所谓“信天游,不断头” 。短的只有一节。无论长、短都是本节押韵,因而形式活泼,节奏自由,常采用比兴手法;多用叠字、衬字、铺排等表现方法。诵读歌唱时,自有一唱三叹回环飘荡的兴味与艺术惯力。 (1)每小节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富于变化。 比兴关系:这是“信天游”诗节中大量使用的。所谓“比对,即比喻。古人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所谓“兴” ,即起兴。古人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信天游”每节的第一句常用“比”或“
12、兴” ,目的都是为了引出第二句的内容来。如。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这一节中,第一句是以“比”开头的,用羊羔吃奶比喻第二句战士的成长,目的是要说明延安母亲对延安儿女的养育之恩,同时也写出了延安儿女对延安母亲的眷恋之情。又如第一句用“兴”开头。如“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 “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革命万里起高潮”等。这两节的第。句均以“兴”开头,诗人感物起兴,形象地写出了在延安学到了生产斗争的知识和本领,又学到了文化,学到了革命道理;写出了延安在中国革命中所起的作用及做出的贡献。 以上“比兴”手法的例子为前句是比兴,后句是本体,也有前句是本体,后句是比兴
13、的。如“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 。 并列关系:如“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 ;“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 。此处极言延安发展变化后的崭新面貌。又如“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的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诗人重返延安时之所以按捺不住心脏的跳动,正是因为他永远忘不了党和毛主席对自己的培养,诗人自己曾说过:“我是吃延安小米饭长大的,我喝过枣园和杨家岭的奶汁!”诗句正是传神地写出了作者怀念延安的热切心情。 顺承关系:如“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 这一节前两句写老爷爷进门喘气的动作神态,后句写出老爷爷讲的话,上下句构成了顺承关系。 (2)夸张手
14、法的运用。 这首诗里有这样的话:“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 ,极言亲人重逢说话之多。这种为了强调事物的某一特征,作夸大的描述的修辞方法,叫作夸张。又如:“双手接定宝塔山”“满窑里围得不透风”等等,高耸入云的宝塔山怎么楼得过来呢?满窑里真的被人围得一点风也透不进吗?这样写淋漓尽致地表达出诗人热爱延安、热爱延安亲人的思想感情以及第 4 页 共 9 页 延安人民热烈欢迎诗人的真挚情景。 此外,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见教材分析) ,增强了表达效果。 (3)注重炼字,选用恰当的动词。 全诗开头第一部分中选用了一连串的动词:“抓” “贴” “搂” “扑” ,生动、形象、传神地写出了诗人踏上延安土地时的
15、激动以及与亲人重逢时的喜悦。用“抓”而不用“捧” ,用“贴”而不用“放” , “抓” ,原指手指聚拢,使物体固定在手中。这里有紧握不放之意;“贴”紧挨的意思,这里表现诗人对延安的亲密无间和诗人珍爱延安土地的强烈感情。 “抱”和“ 搂”都有以手臂围住的意思,但不用“抱”而用“搂” ,是因为“搂”表示大幅度动作,富有力度,这就更加反映出作者内心的激动。至于“一头扑在亲人怀”中的“扑”字,更体现出“情动于中而行于外” ,这些外在的动作,揭示了作者的内心,表达出诗人见到延安亲人时的极度兴奋、喜悦。 三、教学过程设计 ()由教学过的记叙文、议论文单元,引到将教学的诗歌单元,引出回延安 (板书诗题) 。
16、(二)简单指出:回延安是贺敬之的作品,写于 1956 年。诗人从 1940 年至 1946 年,一直在延安学习工作。1956 年,在久别十年之后重返延安,写出了这首诗。(三)简要说明“信天游”的艺术特点。 这首诗是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的。 “信天游”:两行一节,一般是一节一韵,也可以几节押同一个韵;多用比兴方法。比,即比喻;兴,先写其他事物引起要写的事物。不少时候,兴中兼比,比和兴融为一体。比兴,一般用在诗节的首句。 (四)要求学生参看注释,理解词义、句意、全诗大意。 (五)指定学生一人朗读全诗。 要求读音准确,读出节奏。 (六)按诗篇标出的五个部分分析这首诗。指定学生朗读第一部分后,
17、引导学生分析这一部分。 1这一部分描写回到延安(板书:描写回到延安) ,可分几层,各写出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可分四层。第 1 节为第一层,写行近延安。第 2 节为第二层,写踏上延安土地。第3、 4 节为第三层,抒写到达延安的感情。第 5 至 7 节为第四层,写亲人相见。 如有学生把 1、2 两节合并为一层,或把第 7 节独立为一层,在肯定这样分层也有道理以后,指出:第 1、2 两节分为两层,更能体会到诗人行近延安和踏上延安土地的感情发展;第 6、7 两节,在上节写出欢迎场面以后,连写欢迎群众和诗人自身,且同押一韵,故合为一层为宜。 2这一部分第一层,运用哪些关键词语,抒发了诗人行近
18、延安时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莫要” ,表现出心脏的剧烈跳动;“莫把” ,表现出急欲望见延安的心情;抒发了急欲回到延安、行近延安万分激动的感情。 3第二层运用哪些关键词语抒发了踏上延安土地时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地贴在心窝上”:“手抓黄土”后带“我不放”这个补语来形容, “贴在心窝上”前加“紧紧地”这个状语来修饰,抒发了踏上延安故土时无限欢喜、第 5 页 共 9 页 倍觉亲切的感情。 4第三层运用什么修辞方法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两节之间构成了什么关系?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
19、明确: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楼定宝塔山” ,写往日:“几回回梦里” 、 “双手搂定” ,抒发了往日深切思念延安的感情;“干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写现在,“千声万声”的夸张, “母亲”的比喻,抒发了回到延安时无限欢喜激动的感情(板书:夸张比喻) 。两节之间构成衬托的关系,以往日衬托现在,往日的思念成梦,衬托、突出了现在梦境成为现实的欢喜和激动。 5第四层运用什么修辞方法描写亲人相见?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运用通感修辞方法,从主观感觉描写客观事物, “唱” 、 “笑” 、 “把手招” ,拟人描写“杜甫川” 、 “柳林
20、铺”和“红旗” ,表现出河流、村庄、旗帜也都热情欢迎诗人等人的到来,体现了诗人故地重回的无限喜悦感情(板书:拟人) 。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富有地方色彩的装束, “迎过延河来”的行动,表现出延安群众的热情欢迎。 “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扑在亲人怀”:前句“满心话”与“说不出来”的矛盾,后句用“一头”修饰“扑”字,表现了满心激动,不可言传的炽热感情。 6这一部分各层之间体现着什么关系?主要描写出什么?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这一部分各层之间体现着递进的关系,主要描写出回到延安,受到延安群众热烈欢迎的场面,抒发了重返延安的满心激动和亲人见面的无限欢悦(板书
21、:递进场面热烈欢悦) 。 (七)指定学生朗读第二部分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部分。 1这一部分忆写当年延安生活(板书:忆写延安生活) 。可分几层?各写出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可分三层。第 1 节为第一层,写亲人送、迎。第 2 4 节为第二层,写当年延安生活。第 5、6 节为第三层,收结这一部分。 如有学生把这一部分分为两层,前五节为一层,末节为一层,在肯定这样分层也有道理后,指出:按上述分法更能体现出这一部分的感情脉络、内部结构、描写重点和前后部分的关联。 2这一部分第一层在诗篇结构上起着什么作用?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分别十年又回家中”:
22、追溯当年相送,写出今日相迎,引到忆写当年延安生活,在诗篇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连举两个地名,表现出延安人民当年还送、今日远迎,情意殷殷;诗人深感延安人民的至情,觉得回到了久别的家中,自然地引到忆写当年的延安生活。 3第二层运用什么修辞方法描写当年的延安生活?写出了什么样的情况?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第二层运用比兴方法、排比修辞方法描写当年延安生活(板书:比兴排比) 。 “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兴中兼比,以“树梢” 、 “树枝” 、 “树根根”的一体关系,引起并喻写出自己和延安山水、延安人民密不可分的关系。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兴中兼比,以“羊羔羔”吃“妈
23、”的奶长大,引起并喻写出延安人民对自己的养育之恩。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兴中兼比,以大生产运动中“东山” 、 “西山”的茂盛庄稼,引起并喻写出自己投身其中锻炼、学习。这三个兴中第 6 页 共 9 页 兼比的诗节,又构成排比的形式,逐节递进地表现出诗人和延安、延安人民的亲密关系。 4.第三层怎样收结这一部分?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第三层承接第二层,呼应第一层,收结这一部分。 “手把手儿教会了我,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承接第二层所写延安生活,呼应第一层的“二十里铺送” ,结住延安生活的描写,表明自己在延安人民哺育下锻炼成长,走向前方。 “手把手儿”
24、 、 “打发”等词语的使用,表现了母子般的亲密感情。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天南海北想着你”:呼应第一层的“分别十年” ,抒发了离开延安以后一直未忘延安的深挚感情。 5这一部分内部构成了什么样的结构形式?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这一部分首尾两层呼应,包容着中间主体部分忆写当年延安生活的第二层,抒发了一直不忘延安和延安人民的哺育之思的深挚感情(板书:首尾呼应牢记哺育思情) 。 (八)指定学生朗读第三部分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部分。 1这一部分描写亲人团聚情景(板书:描写亲人团聚) 。可分几层?各写出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可分三层。1、2 节为第一层,写团聚场面。38 节
25、为第二层,写团聚情景。第 9 节为第三层,收结这一部分。 如有学生把第 8 节归入第三层,在肯定这样分层也有道理后,指出:第 8 节的内容可以归入上层或下层,但和第 7 节同押一个韵,故以归入第二层为宜。 2这一部分第一层怎样描写团聚场面?描写出什么样的团聚场面?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米酒油馍木炭火,团团围定炕上坐” ,从视觉描写:富有地方色彩的物品和坐状,描写出团聚场面的亲切气氛。 “满窑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从听觉描写:用“不透风”这个补语形容“围得” ,表现出来的人已经是密密麻麻,用“脑畔上”这个状语修饰“还响着脚步声” ,进一步表现出人们还在继续到来,描写出了团聚场
26、面的热烈。 3第二层按什么顺序描写团聚情景?描写出了什么样的团聚情景?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按由老及幼的)顺序描写三辈人都来团聚的情景(板书:老幼皆至) 。 先写老人前来团聚。 “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 ,写老人:“气喘得紧” ,表现出老人急于和诗人见面,匆匆赶来,心情激动;“梦见鸡毛信”、 “可真见亲人” ,表现出老人为见到当年共同战斗过的诗人而满心欢喜。 “亲人见了亲人面,欢喜的眼泪眼眶里转” ,写双方:“眼泪眶眶里转” ,表现出双方感情交融的热烈情景。 “保卫延安你们费了心,白头发添了几根根” ,写自己慰问老人:“白头发”的称道,表现出延安父老在保卫延安中经历过
27、艰苦的斗争,赞颂他们为革命立下了功劳。 再写青年人前来团聚。 “团支书又领进社主任,当年的放羊娃如今长成人” , “放羊娃”一词的使用,在表明后辈的成长之中体现着亲切喜悦的感情。 再写小孩儿也来团聚。 “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白”窗纸、“红”窗花的衬托, “争抢来把手拉”的描写,活画出小孩儿天真活泼的形象,显示了明朗欢乐、无拘无束的气氛。 然后总写话题。 “一口口的米酒干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千万句话” ,高度夸张, “长江大河起浪花” ,形象比喻,表明话题广泛,谈到全国波澜壮阔的发展形势,显示出热烈交谈的情景,体现了欢欣激动的感情。 4.第三层这样收结亲人团聚,产
28、生了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第 7 页 共 9 页 “十年来革命大发展,说不尽这三千六百天”:以革命发展情况说不尽,亲人相聚话语水无尽,收结亲人团聚的描写,产生了韵意隽永、蕴含无尽的艺术效果(板书:话语无尽) 。 5这一部分内部构成了什么样的结构形式?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这一部分先总写场面,再分别具体描写人物,最后总括收结,构成了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形式,表现出亲人团聚激情满怀、亲切热烈的真实动人情景(板书:情景亲切热烈) 。 (九)指定学生朗读第四部分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部分。 1这一部分描写延安新貌(板书:描写延安新貌) 。可分几层?各写出了什么? 学
29、生回答,教师明确: 可分三层。第 1 节为第一层,抒发看不够延安的感情。2 4 节为第二层,描写延安新貌。 第 5 节为第三层,歌颂延安的巨大变化。 2第一层运用什么修辞方法抒发看不够延安的感情?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反复使用“千万”和“不够”两个词,高度夸张,抒发出急欲看延安和看不够延安的感情,表现出延安变化之大(板书:反复夸张) 。 3第二层运用什么写法和修辞方法,描写出延安什么样的外貌?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头顶着蓝天大明镜,延安城照在我心中”:借“大明镜”之在心中照出延安城,象征看到延安城的新貌(板书:象征)
30、。接着的两个诗节,句首都用了叠词,组成了排比句式(板书:排比) ,描写出一条条“宽又平”的街道,一座座“披彩虹”的楼房,一盏盏“高又明”的电灯,一排排“迎春风”的绿树,把四个修饰语后直用作谓语,不但押韵,而且强调;“披彩虹” 、 “迎春风” ,又都拟人描写楼和树;从而描写出了延安城一派整齐优美、兴旺发达的景象。 4.第三层这样收结延安新貌的描写,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把延安比作母亲,无限亲切,抒发出由衷歌颂延安旧貌换新颜的感情。 5这一部分内部构成了什么样的结构形式?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这一部分首尾两层抒情
31、呼应,包容着中间主体部分描写延安新貌的第二层,热情歌颂了延安优美兴旺的景象(板书:景象优美兴旺) 。 对“头顶着”这个诗节,有的同志理解为是诗人的设想,并且得到了诗人的同意。但这样理解似与后两节的实写延安新貌不够连贯,放提出上述分析,姑作一种理解。 (十)指定学生朗读第五部分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部分。 1这一部分歌颂延安的光辉历史(板书:歌颂延安历史) 。可分几层?各写出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可分三层。14 节为第一层,忆写延安光辉的革命历史。第 5 节为第二层,展望革命前程,第 6 节为第三层,抒发永远不忘延安的感情。 如有学生把 5、6 两节合为一层,在肯定这样分层也有道理后,指出
32、: 5、6 两节虽同属展望未来,但第 6 节又呼应第一部分,故以分为两层为宜。 第 8 页 共 9 页 2这一部分第一层运用什么修辞方法,表现了什么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这一部分第一层的前三节,都以延安特定的处所和事物,象征延安在三个革命历史阶段发挥的伟大作用,组成了排比诗节的形式(板书:排比) ,概括出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几十年的战斗历程。 “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革命万里起高潮” ,表现出延安曾是革命的中心,推动了全国的革命。 “宝塔山下留脚印,毛主席登上了天安门” ,表现出延安革命中心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斗争和胜利。 “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 ,表现出
33、延安精神激励着人们继续革命。第 4 节是对前三节的小结。 “赤卫军,青年团,红领巾,走着咱英雄几辈辈人” ,三个专用名词,照应前面三个革命历史阶段,表现出延安哺育了代代英雄,在各个革命历史阶段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第二层怎样展望未来?表明了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以“延河”借代延安革命精神,表明了延安革命精神将统帅人们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进。 4第三层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长翅膀” , “脚生云” ,夸张修辞, (板书:夸张)并且再把延安比作母亲,抒发了
34、永远不忘延安的炽热感情。 5这一部分内容构成了什么样的结构形式?和前文构成了什么样的关系?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这一部分由追忆过去写到现在,进而展望未来,一气流贯,歌颂了延安精神永放光芒(板书:一气流贯精神永放光芒) 。结尾一节呼应开篇回到延安的描写,全篇首尾呼应回环,诗止而意无尽,抒发了眷恋、热爱延安的感情。 (十一)这首诗塑造出诗人自身什么样的形象?创造出什么样的意境?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这首诗描写回到延安的经历,展开回忆和展望,塑造出回到延安的诗人自身激动欢喜、情思翻涌的形象,创造出热烈深远的意境,抒发了歌颂延安、歌颂延安人民的感情。 (板书
35、:激情翻涌形象热烈深远意境热情歌颂延安) 。 (十二)指定学生一人朗读全诗。 【小资料】 一、课文内容图示: 叙事线索 感情线索 “抓” “贴” 回延安 激动 “搂” “扑” 养 活 忆延安 感激 教会 你们费了心 话延安 真挚 革命大发展 “一条条” “一座座” 第 9 页 共 9 页 看延安 喜悦 “一盏盏” “一排排” 杨家岭 颂延安 宝塔山 热爱 枣 园 二、作者简介。 贺敬之,当代著名诗人和剧作家。歌剧白毛女就是由他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的。他的早期诗作,主要取材于“少年时代的生活记忆” ,愤怒控诉了旧中国农村恶霸地主的罪恶,倾吐了劳动人民的苦难。艺术上有模仿艾青、臧克家等人诗作的痕迹。
36、早期诗集为乡村的夜 。建国后,诗歌创作取得了很大成就。 回延安 、 放声歌唱 、 三门峡歌 、雷锋之歌人西去列车的窗口都是广有影响、脸炙人口的名篇。粉碎“四人帮”后,他写了长诗中国的十月和八一之歌等。 三、 回延安创作背景及特色简介。 诗人 194O 年奔赴延安, 1946 年因工作需要离开。六年中在延安受到了革命的教育和锻炼,经历了生命史上最难忘的时期。1956 年,与延安阔别十年之后,诗人从北京重回延安,参加在那里召开的西北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受到延安人民的热情接待,看到了十年中延安的巨大发展变化,内心充满激动和喜悦,就写下了这首抒情色彩浓郁的诗歌,歌颂了党中央的正确伟大,表达了对延安人民深厚而真切的无产阶级感情。这首诗,发表在 1956 年 6 月的延河上。 诗所采用的是流行于陕北一带的民歌“信天游” (又名“顺天游” )的形式,这种民歌曲调纯朴、高亢悠长,节奏自由,一般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歌词常为两句一段,短的只有一段,长的可接连数十段,用同一曲调反复演唱。每段常转韵,多用比兴,多作蝉联,多用叠字,多用衬字,既有急徐相替之美,又有刚柔交织之妙。诵读、歌唱时,自有一唱三叹、回环飘荡的兴味,因而有着显著的地方特色和民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