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两小儿辩日导学案姓名: 班级: 日期:一、学习目标1、 能流利、正确地诵读文言文 2、依据注释疏通文意,理解内容, 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并熟记重点词句 3、学习古人大胆质疑、实事求是的态度;体会学无 止境的道理 二、知识超市1、关于列子列子,相传为战国时代思想家郑国人 列御寇(前 450?前 375?)所撰。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早佚。今本列子八篇,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看,可能是魏晋人根据古代资料编著的。这部书内容很复杂,体裁也丰富多样,内容多为先秦时代的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这是这部书的精华所在。两小儿辩日就是一篇寓言故事。2、关 于孔子孔子(前 551-前 47
2、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 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三、一读课文,读准字音,明确重点字词意思、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辩斗( ) 盘盂( ) 孰( )为( )汝( )多知( )乎沧凉( ) 决( ) 、 解释下列加点字: 孔子东游( )辩斗( )问其故( )去人近( )探汤( )多知( )不能决( ) 3、一词多 义: 为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为: 孰为汝 多知乎 为: 化为 邓林 为: 其 问其故 其: 及其日中如探汤 其:
3、弃其杖 其:古今异义: 日中如探汤 汤:古义: 今义: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去:古义: 今义:四、二读课文,读出感情,疏通文意理解内容1、翻译下列句子: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及其日中如探汤 孰为汝多知乎? 22、两个小孩儿因何事而辩论?两人各持什么观点?争论结果如何?五、三 读课文,读出深意,体会本文所表达的主旨1、下面两句话, 分别赞扬了孔子的什 么精神?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孔子不能决也。 2、结合所学分析写作主旨 。3、 你读了这个故事 ,得到那些启示?(从不同角度) 六、当堂反馈1、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儿辩论一天中太阳大小的变化情况,一个从角度出发,一个从角度出发,故得出相反的结论。说明了、道理,表现了他们的可贵精神。 2、根据所学展开想象,把课文改写成一篇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