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心 爱心 专心 1第 22 课 两小儿辩日教材简析】两小儿辩日是人教版大修订教材第十一册中的一篇文言课文。文章讲的是古时候两个小孩凭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不能作出判断。这个故事既渗透了要主动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并大胆质疑的科学态度;也说明了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应该实事求是的道理。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借助两小儿辩日这篇文章,学生将初步感受到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增强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信心,并为今后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学习目
2、标】1、根据课后注释理解文章内容,并反复诵读课文,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 习文言文的兴趣。3、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可爱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解破课题1.齐读课题。2.借已学过的古诗词引出对“日”字的理解。教师根据“温故而知新”的古训,引导学生背诵含有“日”字的诗句。学生背诵诗词,并简释诗句中“日”字的意思。教师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理解课题,并导出“两小 儿在争论太阳的什么”这个问题,便于下一步展开对课文的深入学习。设计意图构成文言文主体的汉字与现代文的字意有近似之处。就从课文的标题来看,
3、古今含义就大致相同。因此,假以耳熟能详的古诗词,启发学生“温故知新” ,就可以悟出题旨,并消除学习文言文的畏难情绪,对学好课文充满信心。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4.畅谈感受,明确方向。教师给出机会让学生畅谈初次 接触文言文的感受,并及时归纳和小结,启发学生思考解决学习疑难的方法。学生根据各自已有的经验,提出学习课文的方法。5.合作学习,疏通文章。教师提示学生采用适当的方法,把课文读懂、读通顺。学生选取适当的学习方法,通过小组协作,疏通文 章。6.检查学习效果。教师请学生参考注释,用现代口语复述故事,并根据学生复述的状况进行即席点拨。学生复述故事。教师出示一组选择题,让学生选定两小儿辩斗的焦点,即
4、解开上课之初的问题“两小儿在争论太阳的什么?”学生通过“写题板”的形式,快速表达各自的选择结果。用心 爱心 专心 2教师在学生基本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浅 谈”对重点词“笑”的理解,并适时点拨。师生同步借助画面为竹简样式的媒体展示全文,反复诵读,共同感受古文的“韵律美” ,以期达到熟读的效果,为深入理解课文铺平道路。设计意图“千里之行”是喻指对课文的深入理解,而“始于足下”是指以让学生读通、读顺、读出滋味为学习文言文的起点。在教师的“陪伴”下,学生动口、动脑,自我磨练诵 读古文的能力,同时也感受到诵读古文的乐趣。在多次诵读中,学生既能感悟文言文的特点,又能明确下一步学习的方向。三、书读百
5、遍,其义自见2.小组合作,弄清“辩斗”的观点及理由。教师从文言文“简洁” 的特点入手,引导学生弄清两小儿“辩斗”的内容,分清“辩斗”的观点和理由。学生通过小组协作,分清“辩斗”的观点和理由。3.检查学习效果并品读课文。教师在学生分别汇报两小儿观点和理由的同时,完成板书。并再次指导学生反复品读。学生反复品读,品出对“笑”字的深入感悟。设计意图在合作学习中让学生分清观点和理由,并感受两小儿争论的氛围,激发学生边读边想。在反复诵读之后,促使学生对两小儿之“笑”有深入、独特的感悟。从而明确“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并通过谈论、诵读等形式,展 现学生对课文的“个性化感悟” 。4.尝试性背诵,力争达到
6、“熟读成诵” 。 (机动环节)四、知识无穷,学无止境1.解开“辩日”之谜。教师提出“辩日”孰是孰非 的问题。学生通力协作,解开“辩日”之谜。教师运用媒体手段“印证”学生的解释。2.理性看待“孔子不能决” 。教师引导学生谈论对“孔子不能决”的看法。学生针对“孔子不能决”各抒己见,从而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可爱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设计意图教学中为体现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目标的落实,精心组织“如何看待孔子不能决”的教学 活动,促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热烈的讨论之中使学生悟出“知识 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五、回味“辩日” ,师生漫谈3.回味“学习历程” ,书写心得。教师小结
7、本节课的“学习 历程” ,启发学生写出各自的收获和体会。学生通过“写题板”的形式,简明小 结自己 “个性化”的情感体验。4.漫谈体会。师生同步进行高效的思维互动与交流,拓展各自“个性化”的情感体验。设计意图引导学 生回味本节课的“学习历程 ”,为的是启发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体验,用心 爱心 专心 3并用最简洁的表达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体验。这种体验是自主和个性化的;它始于“辩日” ,但期盼孩子们能超越“辩日”水平。六、布置作业,课后延伸3.熟练背诵两小儿辩日 ;4.向亲朋复述故事,并聆听他们的体会。设计意图“背诵” 、 “复述”和“聆听” ,融语文课程中“积累”和“实践”等多种目标于一体,将有形的课堂在不觉中加以拓展,而学生也必将在拓展中再次受益。【板书设计】两小儿辩日大则近,小则远故 (晨) (午) 不能决凉则远,热则近设计说明该板书(共 18 个字)力求通过重点词语的有机组合,一方面体现文言文简洁、明了的特点;另一方面则高度概括地再现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突破了学习难点(“辩斗”的观点和理由) 。板书的整体架构与作者行文思路相呼应 ,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而板书中选用了“故”“则” “决”等文言词,也体现了课文语言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