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7.2《扁鹊见蔡桓公》教案(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上) (4).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677261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38.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7.2《扁鹊见蔡桓公》教案(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上) (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用心 爱心 专心 121 号编辑 1九年级语文第六单元 第二十二课扁鹊见蔡桓公韩非教学目标1 学会独立读懂文言文2 理解本文寓意3 学会多角度地解读文本重点、难点1 理解本文的寓意2 学会多角度地解读文本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预习1 诵读课文,读准字音。2 看注解,试翻译课文。二、 导入解题:本课节选自韩非子喻老“喻老”,意思是用比喻来说明老子的观点。作者叙述扁鹊见桓公的故事,本意说明老子“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这一观点的。三、 整体感知1 教师范读课文,请学生注意预习中划出生字注音是否正确。2 学生结合注释,翻译课文,教师点评。3 课文写了扁鹊几次见桓公。试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说说桓公对待扁鹊的态度是怎样变化的,这样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四、 研读分析1 诵读课文,说说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哪些启发?讨论归纳:拒绝忠告会招致不良的后果;不能带着有色的眼镜看人;有病早治无病早防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防微杜渐;要善于劝谏,善于工作,要有责任心2 了解课文所刻画的两个人物形象。讨论归纳:扁鹊是个医术高明的医生,桓公是个盲目自信之人。五、 总结本文通过扁鹊三次见桓公,指出桓公有病,应及时治疗,但桓公自认为“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拒绝了他的劝告,最后病后的故事,说明要正视自的缺点和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和帮助。六、 作业课后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