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22课《新闻两篇》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下).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677161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2课《新闻两篇》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22课《新闻两篇》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22课《新闻两篇》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第 22 课新闻两篇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下)一、学习目标教学过程:第一教时第一板块交流课前学习情况新闻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等体裁;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本文是指消息。消息是以简要的文字迅速报道新闻 信息的一种新闻体裁。 新闻报道要求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言简意明,以事实说话。这又决定了新闻语言和结构方面的特点。 新闻结构,包括标题(有的还有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等部分,标题、导语和主体是一篇新闻通常不可少的三部分。新闻语言要准确、简明,这是由新闻的真实性和简明性的特 点决定的。阅读消息,要注意它的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

2、结果。还要注意它的结构的五部分,即标题(有的 还有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导语是消息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消息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消息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第二板块讲读课文第一篇布置阅读任务1找出文章的导语部分2分析主体部分的层次,说一说作者这样安排层次的理由3找出文章中的准确的用语,说出其中的道理学生根据任务阅读课文交流讨论本文按消息的结构特点来写,标题、导语、主体,层次清楚,堪称典范。全文可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 1、2 句),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这一

3、部分是导语,以高度概括的语言,报道了渡江战役的情况,气势壮阔,语言精练,激动人心。这部分以“冲破敌阵,横渡长江“来点题,概述渡江的区域范围,先给读者一个总的印象。第二部分(从“20 日夜起“到文末),详述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经过,指出我军渡江胜利的重大意义。 这是主体部分,以具体的时间、地点、人数说明我军兵分三路渡江的情况,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20 日夜起“到“24 小时内即已渡过 30 万人“),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地点、渡江人第二层(从“21 日下午 5 时起“到“不起丝毫作用“),写西路军渡江情况并加以评论。第三层(从“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到文末),写东路军渡江情况

4、。2这则新闻的主体部分详细叙述了三路大军在长达 l 000 余华里的战线上渡江战斗的经过。按事件发生的先后,先写中路军“首先突破“敌阵。接着详述西 路军所向披靡、锐不可当,有力地表现了我军克敌制胜的强大威力。在叙事中插入议论, (此种情况,有很大关系)扼要地分析了敌我双方士气悬殊的情况,指出了渡江战役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增强了新闻的思想性。议论之后,详细叙述了东路军的强大攻势和辉煌战果:“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 大地区“,“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揭露敌人不堪一击的腐朽本质。 本文除按时间顺序外,也按事件本身的特

5、点安排结构顺序。中路军和西路军所遇敌人的抵抗,均甚微弱,东路军所遇之抵抗却较为顽强,所以中路西路放在一起先写,东路后写。而中路军渡江行动在前,西路军在后,况且新华社前已有关于中路军的详细报道,此处简略交代即可转入下文。因此先写中路军,后写西路军。 这篇新闻真实地报道了我军渡江战况,宣告了解放战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国民党反动政府已面临彻底崩溃。 详略得当,写法有同有异,是这篇新闻的主要特点。 主体部分分写三 路大军渡江作战的情况,都交代了时间、地点、战况,而又写得有详有略。中路军写得简略,西路军写得较详,除具有中路军所记的内容外,还记叙了我军占领南岸广大地区、进军方向以及敌军溃退的情节,分析了我

6、军胜利的原因。东路军写得更详细,叙述战况基本上与西路军相同,同时强调了我军所取得的重大战果和这一战役胜利的重要意义。 措词准确,简洁有力,也是本文的一个特点。 交代时间、地点、人数都确凿有据。对整个事件的叙述,措词十分准确,如叙述东路军的战果,对抵抗之敌,用“歼灭及击溃“,对地区和要塞分别说“占领“和“控制“;对长江是“封锁“,对铁路线则用“切断“。用词准确还表现在对概念作适当限制上。如说西路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而东路军所遇之抵抗 则“较为顽强“,这就非常确切地表现了敌我双方较量的程度,既不一味夸大自己,也不一味贬抑敌人,而是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这篇文章的语言简明扼要,例如“此处敌军抵抗

7、较为顽强,然在 21 日下午至 22 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 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整天激战“概述了战斗的艰巨,表现了我军的英勇无畏;“歼灭及击溃“表现敌军敌军失败之大,“歼灭“指全部被消灭,“击溃“指敌军已完全丧失了战斗力;“占领“控制“指我军取得了重大的胜利。课后练习用分析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方法,分析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一文具体完成下面问题:1文章的导语是什么?和第一篇比较,本文在导语的叙述上有什么特点?2本文在主体部分具体叙述了哪些内容?和第一篇比较,本文主体部分的特点是什么?第二教时第一板块学生以

8、小组为单位交流课后完成的两个问题,教师巡视参与。第二板块集体交流小组讨论情况1. 本文的导语是 1-5 小节,它点明了香港回归祖国及其重大意义。和第一则新闻相比,第一则新闻的导语,是一般的写法,以高度概括的语言报道渡江的情况,把主要事件叙述清楚;第二则新闻的导语,写法则不同一般,不仅篇幅较长,而且有较多议论。2. 主体部分是第 6 至 25 段:具体叙述交接仪式举行的全过程。 这部分可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第 6、7 段 ),点出交接仪式正式开始的时间,介绍中英双方出席交接仪式的 主要官员。 第二层(第 8 至 10 段),概述查尔斯王子的讲话。第三层(第 11 至 15 段),特写降旗、升旗仪式。第四层(第 16 至 23 段),详述江泽民主席的讲话。第五层(第 24、25 段),扼要交代两国领导人握手合影和交接仪式结束的时间。主体部分根据事件发生的先后,按3照时间顺序,有条理地叙述了交接仪式的进程。具体写交接仪式时突出了三个内容,三个内容之中又用浓墨写了降旗、升旗仪式,着重传达了江泽民主席的讲话,疏密有致,详略得当。和第一则新闻相比,相同点是:都以时间为序组织材料,重点部分详写。本文与第一则不同的是加了一个结语,交代了出席交接仪式的其它人员及进行采访报道的各国记者的人数。课后学习 1、找 出本文的议论性句子并说明其作用。2、找出本文你认为最准确的用语并作简要的分析。第三教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