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6 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课题愚公移山 授课时间2014.5主备授课人 班级 审核人阶段环节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了解作者及背景知识;2、扫清字词障碍,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掌握重点字、词、句的意思,能较顺利地翻译课文。学习重点掌握重点字、词、句的意思。目标导航学习难点能较顺利地翻译课文。第一阶段预学自主预习预习自测1、学生依据练习册中以及收集到的资料掌握作者及写作背景、文体知识。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1、 愚公移山选自 。 列子相传()国时期郑国人 ( )所著,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列子中保存不少古代( )和神话传说。 2、 本文是古代寓言中
2、的名篇,有比较完整的故事 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 师生活动感知目标,明确学习任务。掌握先学的内容、方法和要求。教后反思第 2 页 共 6 页 案第二阶段教学案预习反馈:(5 分钟)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寓言,就是把一定的( )之中,情节比较简单,篇幅较小,寓意( ) 。3、给下列字注音:龀( ) 匮( ) 厝( ) 孀( ) 箕畚( ) ( )仞( ) 娥( ) 叟( ) 陇( )断1、互读课文。两个学生一组:一个学生读,一个听。听者发现读音有错,当即指出。2、再读课文。学生再次放声读一遍课文。1、读好停顿。教师逐一出示下列语句写在黑板上,请学生读出其中的停顿,然后,对为什么这样读
3、作一点解说。惩山北之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2、结合注释及资料完成第一、二段的字,词理解,并能口头翻译。1、再读课文。学生再次放声齐读一遍课文。2、学生自愿举手读课文,2-3 位。独立完成在反复的朗读中,相当一部分学生会对课文内容第 3 页 共 6 页 合作探究:( 15 分钟)交流展示:(15 分钟)3、展示自己对重点字词的理解。板书重点字词理解。1、练习册相关练习题,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指通豫南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3、解释加点字。年且九十 惩山北之塞 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 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 以君之力 整理本节内容一词多义:(之、且、而、始、焉)有所了解,这就为完成后边的教学环节打好了基础。各抒己见。加深理解。启发、引导,更正、第 4 页 共 6 页 精讲点拨:(5分钟)当堂训练:(5分钟)通假字:(指、反)词类活用:(面、险、箕畚)补充。巩固练习巡视检查。独立完第 5 页 共 6 页 第三阶段检测案达标测评成提出疑难。第 6 页 共 6 页 纠正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