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一单元 单元总结与写作(苏教版七年级下).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676049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6.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 单元总结与写作(苏教版七年级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一单元 单元总结与写作(苏教版七年级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一单元 单元总结与写作(苏教版七年级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一单元 单元总结与写作(苏教版七年级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词语先知万籁(li):各种声音。籁,泛指声音。俱:都,全部。但余:也作“惟闻” ,即只听到。钟磬(qng):佛寺中召集僧众的打击乐器。乾坤(qi n kn):指天地。字:这里指书信。二、内容导读1. 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我走进古老的寺院,朝阳照耀着高高的树林。曲折的小路通向幽深之处,后禅院花木掩映,又浓又深。忽见山峦滴翠,光彩悦目,翩飞的群鸟十分欢欣,清澈的潭水倒映着山影,人的心灵也变得空明纯洁。大自然的一切声响都消失,只听到悠扬不尽的钟磬之音。2. 登岳阳楼很早听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洞庭湖把东南之地划分为吴、楚两部分,天地像在湖面上日夜漂浮。亲朋好友音信全无,我

2、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四处漂泊。北方战争烽火仍未止息,我倚着栏杆流眼泪。3. 周总理,你在哪里第一节:本节点题,概括地写人民对敬爱的周总理的深切怀念。第二至五节:本节写我们四处寻找总理,对着高山、大地、森林、大海呼唤总理的英名,借它们的回答来歌颂总理的崇高品质。第六至九节:本节继续采用拟人手法,借天安门广场回答总理还在继续为党、为人民工作,赞颂总理的英名永垂不朽,敬爱的总理永远活在人民心中。三、主题思想l. 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人通过描写破山寺后禅院的幽静之景,抒发了自己寄情山水的情怀,追求清静隐逸的思想感情。2. 登岳阳楼诗人写“登岳阳楼” ,却不局限于写“岳阳楼”与“洞庭水” 。诗人摒弃眼前

3、景物的精微刻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催人泪下。时间上抚今追昔,空间上包吴楚、越关山。其身世之悲,国家之忧,浩浩茫茫,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3. 周总理,你在哪里诗人从高度评价周总理光辉的革命一生人笔,对周总理的英灵急切地反复呼唤,反复询问,倾诉了亿万中国人民的无限热爱和深情的怀念,抒发了人民总理人民爱,人民总理爱人民的深挚感情。口语交际【交际目标】1. 培养随机应变的能力;2. 培养口头对话的能力;3. 培养采访的能力。【交际题目】选择一位受表彰的同学作为采访对象,做一次模拟采访,根据自己掌握的有关信息确定一个采访主题。【交际指导】怎样进行

4、采访?写 作【训练主题】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训练文题】以“他是位性格 的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思路点拨】写景物需要观察,写人物同样需要观察。只有仔细观察人物的特点,才能写出人物的个性。本单元的五篇课文写了中外古今的人物。虽然这些人物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但都各有特点,各具个性,因而能留给人们鲜明的印象。这是作者认真观察不同人物的不同特点,充分展示不同人物的不同个性的结果。人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观察时要仔细把握,认真比较,反复思考,然后通过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写出人物的特点,显示人物的个性。比如,在一面中,由于作者抓住了鲁迅先生的

5、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的特点。因而能够鲜明地写出人物的个性。以“他是位性格 的人”为题写记叙文,我们可以首先确定写什么人,进而研究所写人的个性特点,在横线上填上概括这一特点的词语,如“内向” “泼辣” “坚强”等。在此基础上,观察或回忆所写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是怎样的,这些都体现了他怎样的性格。动笔前先做好准备,写作时有可能具体生动地写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在写作中,怎样才能突出人物鲜明的个性呢?首先,注意写作细节。1. 必须抓准最重要的外貌特征和最鲜明的个性特点。2. 描写外貌特征时,不要有意取笑别人。3. 写个性特征时,如有叙事部分,文字要概括。4. 所写人物必须是自己熟悉的人。不要凭

6、空想像出一个人物,编造他的故事,这样写往往会苍白无力。【佳作展示】他是位性格机灵的人说起他,可真是一位性格十分机灵的小子,并且常到我家来搞破坏。每次搞完破坏后,都没有留下一点蛛丝马迹. 家人常称他为“机灵鬼” 。他就是我那机灵又调皮的小表弟。表弟来我家无数次,每次来都诡计多端,在我家“作案”多起。可我们从来都没有逮到过他。他每次弄坏东西后, “逃跑”的手段各式各样:一、在我不注意时逃跑;二、编谎话逃跑;三、凭着是我表弟的名义加上我妈妈的掩护逃跑。经过我多年的观察和研究,总结出他在我家的三次重大“案例” 。下面我就给大家简单地说一下:“案例”一:熟悉地形那是在我四年级时,表弟第一次那么仔细地勘察我家地形,对此我早有怀疑,只是不说。表弟在我家到处乱串,连厕所也不放过,床底、沙发底通通侦察了一遍。他的两个眼睛像雷达似的旋转,好像正在想“作案”方案似的。“案例”二:首次“作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