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一单元测试题(苏教版七年级下).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676042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8.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测试题(苏教版七年级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一单元测试题(苏教版七年级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一单元测试题(苏教版七年级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一单元测试题(苏教版七年级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一单元测试题(苏教版七年级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1 页 共 5 页 第一单元测试题(苏教版七年级下)一、掌握词语:颤动 发绺 诅咒 温柔 皱纹 敏捷 地窖 赫然 殷勤 懊悔 莽撞 清晰 摩挲 颓唐 交织 疑惑 惊异 默认 憎恶 揩油 虐待 恣情 狡猾 牵挂 褪色 劝慰 纠纷 依恋 魅力 气质奠定 授予 颁发 盛赞 非议 赋予 赏识 断言 新颖 造型谐调 负荷 摩天 阔别 感慨 坦诚 格局 生涯 轨迹 坐落勘察 细腻 光彩 惩罚 莽撞 鞠躬 抖擞 窘相 焚烧 榆钱磕头 觉察 黑痣 占卜 公寓 剔透 水榭 静谧 黄金搭档 五光十色 不能自已 心清如水 迷迷糊糊 初露头角相得益彰 初生之犊 变幻莫测 别具匠心 轩然大波 力排众议 当之无愧 相

2、辅相成 遴选抉择 声誉卓著 融为一体 貌不惊人 轻妆淡抹 熔于一炉 功成名就 萦系于怀 阖户启箧 曲径通幽 万籁俱寂 摩天大楼二、课文内容回顾:1 童年的朋友节选自童年 ,作者高尔基,苏联(国籍)作家,他有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 、 在人间 、 我的大学 。本文主要通过外貌、语言描写,刻画了乐观坚毅和对世界充满爱的外祖母形象,抒发“我”对外祖母的热爱和感激之情。2 一面节选自鲁迅回忆录 ,作者阿累。本文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回忆了作者 1932年年秋天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一面的情景,通过对鲁迅的三次外貌描写,刻画了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形象,同时抒发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真挚而又深

3、厚的感情。从文章的选材看,运用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3 我的老师节选自魏巍散文选 ,作者魏巍,当代作家。本文以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为感情线索。通过具体记叙和描写七件小事:假装发怒、教跳舞、观察蜜蜂、教读诗、看老师写字、排除小纠纷、梦中寻师。抒发了对温柔美丽、慈爱伟大的蔡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4 展示华厦文化魅力作者余玮,这是一篇人物通讯,课文描述了世界顶级大师,美籍华人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上的杰出成就,赞扬了他高超的建筑设计艺术和一片爱国之心。5赵普选自宋史赵普传 ,赵普,北宋政治家。课文写了赵普的两件事:刻苦读书、奏荐人才,表现了一个中心: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已任。本文在刻画人物时善于运用细节

4、描写。四次奏荐人才的描写,显示赵普他超人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6 题破寺后禅院作者常建,唐代诗人,这首诗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他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7 登岳阳楼作者杜甫,唐代诗人。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该诗意境阔大,情景交融,显示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8、 周总理,你在哪里作者柯岩,现代女诗人,这首诗运用“询句呼唤寻找应答”的独特构思来展现主题特点。表达亿万人民对周总理无限怀念的深厚感情。该诗运用拟人、排比反复等修辞,起到了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的效果。三、诗词赏析1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这首诗写是

5、佛寺禅院清幽寂静的环境,抒发的是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曲径通幽处,第 2 页 共 5 页 禅房花木深。 ”“深”字写出了禅房的幽雅宁静,这一联抓住了禅房幽深寂静的特点,写出了自己的内心深处的淡泊情怀。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诗人在这里以静写动,以动衬静,这与诗人向往佛门清净的心境是吻合的。与“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2登岳阳楼 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颔联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的无比壮阔而又生动。 “日夜浮”三字,下得深沉

6、,寓情于景,隐含自己长期飘泊无归的感情。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有异曲同工之妙。这首诗意境阔大,情景交融,与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是分不开的。四、课文默写1._,初日照高林。_,禅房花木深。_,潭影空人心。_,但余钟磬音。( )题破山寺后禅院 2._,今上岳阳楼。_,乾坤日夜浮。_,老病有孤舟。_,凭轩涕泗流。 杜甫_3.在她没来以前,_ _,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用_,织成_,她_,_,_、_,是她_,使我_ ( ) 童年的朋友4这事到现在已经隔了四年。在这四年里,_,_,_,_。_,我总是昂着头。我对自己说:“_!” 这样我就更加坚强起来。

7、 现在,先生是死了!_,_;_,_。前面是一条路,先生没有走完就倒下了,_,_。 ( ) 一面赵普晚年 每归私第, , 。及次日临政, 。普 ,虽多忌克, 。宋初,在相位者多 ,普 , 太祖怒, ,普颜色不变, 。他日 ,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五、语段分析(一)外祖母说话好似在用心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好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坚固的雪白的牙齿,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第 3 页 共 5 页 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但这面孔却被松软的鼻子、胀大了的鼻孔和红

8、鼻尖儿给弄坏了。她从一个镶银的黑色鼻烟壶里嗅烟草。她的衣服全是车黑的,但通过好的眼睛,从她内心却射出一种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她腰弯得几乎成为驼背,并且柔软得也像这个可爱的动物。 在她没来以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用一根不断的线把我周围的一切连结起来,织成五光十色的花边,她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的。1第一段中作者刻意描写外祖母的“黑衣服”与“她的眼睛” ,主要运用的写法是什么?其作用又是什么?_2文中划波浪线线句子的含义是什么?_

9、3为什么说“外祖母说话”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_4为什么说外祖母在我心中是“终 身 的 朋 友 , 成 为 最 知 心 的 人 , 成 为 我 最 了 解 、 最 珍 贵的 人 ”?_5联系全文,说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_6选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外祖母的形象?从这些描写中可以感受到外祖母是个怎样的人?_7指出选文第一段画横线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并作赏析。_8作者为什么把外祖母看作他童年的朋友?_(二)(1)甲: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穿一件牙黄的长衫,嘴里咬着一枝烟嘴,跟着那火光的一亮一亮,腾起一阵一阵烟雾。乙:他的面

10、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丙:黄里带白的脸,瘦得叫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1文中三次外貌描写都提到“瘦” ,这样写的目的是( )A、强调鲁迅先生有病,身体很不好。B、表达作者对鲁迅先生身体的担心。C、衬托了鲁迅先生艰辛劳累的工作。D、暗示了鲁迅先生的生命已经不多了。2这三次外貌描写从观察角度看有什么不同?_3 “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你觉得

11、这一句好吗?为什么?仿照此第 4 页 共 5 页 句,你能再用一个句子来描述鲁迅的胡须吗?_4读完三段文字,从中可以看出鲁迅是一位的人。_(2)这事到现在已经隔了四年。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受尽非人的虐待,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就是在我被人随意辱骂、踢打的时候,我总是昂着头。我对自己说:“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这样,我就更加坚强起来。现在,先生是死了!我们不愿恣情地悲痛,这还不是我们恣情悲痛的时候;我们也不愿计算我们的损失,这是难于计算的。前面是一条路,先生没有走完就倒下了,我们只有踏着他的血的足印,继续前进。在前进中,我不能自已,写下了上面的话。1从表达方式上看,这一部分主要运用了

12、_ 、_ ,是前一部分记叙的发展和升华。2 “前面是一条路,先生没有走完就倒下了,我们只有踏着他的血的足印,继续前进”一句中“路”指的是什么样的一条路?_3 “我”为什么能在“历尽艰苦” “受尽” “虐待”的情况下“咬紧”牙, “昂着头”呢?_4文中说:“现在,先生是死了!我们不愿意恣情地悲痛,这还不是我们恣情悲痛的时候” ,你对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_5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不能自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_第一单元复习讲义答案6从声音、外貌(或:眼神)、动作等方面来描写的,她是一个坚毅、乐观、勤劳能干的人。7比喻。把语言比作鲜花,这个比喻又新鲜又奇妙,富有美感,外祖母的形象也因此显得

13、格外美好,说明外祖母的每一句话都充满了对“我”的爱,在“我”的心目中,外祖第 5 页 共 5 页 母的每句话都像歌声那样动听,并且永远刻在“我”的心上。8没有外祖母, “我”的生活是黑暗的,没有温暖,没有阳光。外祖母的温和善良(或:外祖母的爱)温暖了“我” ,使“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她那乐观的精神和坚毅的性格,使“我”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使“我”具有战胜生活中一切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二)(1)1、C2、观察的角度不同:甲从远处粗线条地勾勒;乙从近处细描;丙面对面仔细地观察。3、开放试题,能说出“胡须”和“浓墨写的隶体一字”之间的相似即可。仿句抓住特征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语言通顺即可。4、为革命(为民族、为国家)忘我工作,痛恨反动派,意志顽强。(2)1、抒情、议论。2、这里的“路”是引导中国人民走向胜利的革命道路。3、因为与鲁迅先生见了一面,它给“我”极大鼓舞,获得了生命的支柱“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我”更加坚强起来。4、对先生的逝世沉浸在悲痛之中是不够的,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投入顽强的战斗,继续先生未竟的事业,这才是对先生最好的悼念。5、点明写作缘由,收束全文,表达了对鲁迅先生的深切怀念和无限崇敬。 “不能自已” 强烈地表达了上述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