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心 爱心 专心 - 1 -第 10 课中国少女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在对文章和作者整体了解的基础上,分析文章,得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学习文章所表现出来的写作手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简述文章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写作意图。能力目标分析文章在构思方面的独特之处。情感目标感悟作者对少女时代的怀念之情,以及在新时代少女身上寄予的希望。教学重难点分析文章在构思方面的独特之处是本文的重难点。教学媒体投影仪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同学们,你们见过中国少女么?你们想象中的中国少女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章,来看一看中国少女。作者简介陈丹燕,1958 年 12 月 18 日生于北京协和医院
2、。1966 年在上海上小学,因为口吃极少有朋友。1972 年在上海上中学,开始写作并开始在上海少年上发表少年习作。1978年 2 月进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1982 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论文是关于西方儿童幻想文学的研究, 让生活扑进童话:西方现代童话的新倾向 ,获全国儿童文学论文优秀论文奖。获文学学士学位,任儿童时代小说编辑,同时开始小说和散文创用心 爱心 专心 - 2 -作和儿童文学翻译。1983 年出版长篇童话译著小老鼠斯图亚特 。1984 年第一篇散文中国少女发表在上海少年文艺 ,获上海青年作家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中国作家协会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奖。第一篇小说当有人遇到不幸
3、发表在上海少年报 ,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1986 年在南京少年文艺上发表小说上锁的抽屉 ,开中国青少年文学中少女文学先河,并结集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少女们 。同年采访了上海一个女中学生的自杀事件,并写作第一部中篇小说女中学生之死 。1988 年出版第部长篇小说女中学生三部曲 。1990 年发表第一篇成人中篇寒冬丽日 ,开始成人文学的写作。1991 年女中学生之死日文版在日本福武书店出版,再版七次,被日本儿童文学协会选人本世纪最好的一百部世界儿童文学作品。访问日本,第次看到了中国以外的世界,受到极大的吸引。写作第部女性题材长篇小说心动如水 。1992 年作为访问学者前往德国慕尼黑国际青少年图书馆
4、,向国际书展推荐介绍中文图书,并演讲中国独生子女问题。三个月的欧洲生活,极大地冲击和开阔了她的思想。写作长篇小说一个女孩 ,对自己的童年时代做了第一次全面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写作一系列欧洲的生活,知识分子采访记。11 月在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开设青少年节目12 种颜色的彩虹 ,做圣诞特别节目,捐款在上海儿科医院设立儿童白血病无菌病房“12 色彩虹屋” ,节日获上海政府新闻奖二等奖,中国新闻奖金奖,在波兰南部的小镇扎库帕纳得到了获奖的消息。1994 年游学美国,在新泽西小镇上唯一的一家意大利咖啡馆里写作长篇小说纽约假日 ,实现了在一家异国咖啡馆里写一部小说的心愿。1995 年一个女孩德译本九生在瑞士
5、出版,被德国之声选为最佳童书。1996 年九生获奥地利国家青少年图书奖、德国国家青少年图书奖银奖、获德国青少年评委金色的书虫奖。出版精神故乡 (与陈保平合作) 。1997 年, 九生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青少年倡导宽容文学奖,德国柏林市了解外来文化图书 1997 年特别奖。出版独生子女宣言 ,并策划制作五集电视记录片独生子女 。掌握以下生字词矜 jn 遏 飒 s敦实:粗短而结实。矜持:拘谨,拘束。遏止:用力阻止。韶华:韶光,比喻美好的青年时代。整体感知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文章的第一段交待了些什么内容?用心 爱心 专心 - 3 -明确:文章第一段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原因。2文章
6、第 25 段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明确:琼眼中的中国少女和我眼中的美国少女性格上是完全不同的,从琼的回答和我的感受中可以看出来。3文章第 7 段对会场布置的描写有什么作用?明确:会场的布置勾起了“我”对以往生活的回忆,每一处场景都印有“我”少女时代的足迹。4文章第 9 段是对唱歌的中国少女的描写,作者为什么要对唱歌少女进行细致的描写?明确:对唱歌少女形象的细致描写,说明她符合“我”心目中的少女形象。5文章第 10 段的作用是什么?明确:使文章很自然的由现时场景引发我的回忆。6文章第 11 段提到了“我也曾经感到有什么东西醒来了” , “什么东西”在这里具体指的是什么?明确:“什么东西”实指对生活
7、的渴望和热爱。7文章第 27 段反映了什么问题?明确:反映了“我们”为自己的无知感到悲哀,长久以来的压抑使“我们”丧失了很多。8在文章最后几段提到琼谈论到中国时的印象:“我在美国时听人说中国不属于自由世界,控制很严,不能自由说话,以致中国人难得笑一下。 ”说明了什么问题?明确:中国长久以来的教育制度使人身心备受压抑,让人感觉很难接受,国民的精神面貌给外界的印象就是麻木、没有自我。文章主旨总结本文是一篇叙事散文,叙述了作者陪一个美国中学生访华团到母校的观感。作者巧妙的以母校操场尽头的一个平台做焦点,将眼前的中国少女与少女时代的自己对比,传达了作者“一阵心酸,一阵欣慰”的复杂情感。作者为自己的少女时代没有歌声的沉闷忧郁的生活而心酸,为出现在外国朋友面前的活泼开朗的中国少女的愉快生活而欣慰。强烈的时代反差与鲜明的情感对比,使人感到改革开放给学校生活,尤其是中国少女的生活所带来用心 爱心 专心 - 4 -的巨大变化,同时也以活生生的事实排遣了积聚在外国友人心中的疑团。写作借鉴本文的成功在于细致率直的文风,即作者叙说的是自己特别真切、敏感、动情的体验,同时又用纤细、透明的文笔细腻地表现这份感受。像“我”这样的少女经历,许多女青年都曾有过,但对这种心境和情绪,就难得像作者这样表达得坦爽、明快、从容而细腻,又表达得有内涵、有情味、有深度,将心酸、欣慰的情感宣泄得淋漓尽致。作业课后练习一至四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