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拣麦穗 教学实录第一课时师:童年,是人生最美好、最纯真的时光。同学们,你们对自己的童年有什么样的回忆呢?是不是有很多开心的事情发生呢? 生:(齐声)是。(台下很多同学都在回忆,有的说小时候喜欢爬树,有的说最喜欢去游乐园玩,有的说小时侯没有作业很开心 )师:同学们的童年真的过得丰富多彩。但你们肯定没有到过田地里拣麦穗的经历吧!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现代女作家张洁写的拣麦穗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了解张洁吗? 生:她是著名的女作家。师:对。她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女作家。她的小说散文集有爱是不能忘记的 、方舟 ,小说集祖母绿 。而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获得全国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板书张洁作
2、品)师:张洁作品的创作主题都是围绕着“人” 与“爱”展开的。那现在我们就来欣赏她这篇描写童年的散文,一同来感受她细腻、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吧。师:现在先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整体线索。 (同学阅读课文) 师:好,刚才同学们阅读过课文了,现在我们请一位同学来给大家复述故事。一生:故事是说有一个小女孩想嫁给一个买灶糖的老汉,后来老汉死了,小女孩很伤心。 师:概括得很好,很精简。但是文中就只有小女孩和老汉吗? 生:不是,还有姑娘们和二姨。师:那有没同学要再补充故事的? 一女生:故事是开头写了一群姑娘们在拣麦穗,再讲小女孩也拣麦穗。因为她想嫁给卖灶糖的老汉。后来老汉死了,小姑娘很伤心,在柿子树下哭
3、。师:好。补充得很好。那么大家再想一下,姑娘们和故事的情节有什么关系呢?师:同学们可以思考一下,文中一开始就写到了姑娘们干什么了? 生:拣麦穗。 师:拣麦穗干什么呀?生:把麦穗卖了就可以备嫁妆。 师:哦,原来拣麦穗就是为了备嫁妆。那么小女孩拣麦穗也是为了备嫁妆了? 师:那这样一来我们就清楚了,文章开始就写到姑娘们拣麦穗就是为了引出小姑娘的故事。那接下来我们都来当一回导演将这个故事拍成电影好吗? 生:好(很兴奋,注意力都集中起来) 。 师:拍电影我们首先要安排好故事的场景、人物、和人物的动作表情。这篇课文我们可以分为四个场景。那现在我们分四个小组,每个组负责一个场景。 第一组同学 生 1:首先第
4、一个场景是姑娘们在拣麦穗。生 2:地点是一望无际的金色田地。 生 3:姑娘们弯着腰在田地里拣麦穗。 师:哦,那姑娘们拣麦穗是什么表情呢? 生:开心的、兴奋的、伤心的(学生的回答不同) 师:这样说来她们的表情都是比较复杂的。其实她们拣麦穗的时候是一边拣一边想事情的。课文中一连用了好几个“想” 。那她“想” 什么呢? 生:想嫁人。(笑声) 师:没错,她们是想拣麦穗卖钱备嫁妆。那么她们对结婚应该是充满了幻想。结婚时应该是很开心的吧? 生 1:不是。 2:因为她们嫁的不是自己喜欢的人。生 3:她们出嫁时很伤心。 师:那她们怎样做?是起来反抗吗生:不是。她们“ 依依顺顺地嫁了出去” 。 师:从这一点我们
5、可以看出什么呢? (学生台下讨论) 生 1:她们很惨。 生 2:她们为什么不反抗? 师:很好,有同学问她们为什么不反抗。有没有同学可以回答的? 生 1:是封建思想束缚。 生 2:性格懦弱。 生 3:她喜欢的人不喜欢她。 师:同学们的回答都很有创意。其实她们所处的农村思想应该比较保守,而更重要的一点是她们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从她们的“依依顺顺”又可以看出她们的性格还是比较柔顺。但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可以看出这个场面比较悲伤。我们在处理剧情的时候,可以用蒙太奇的手法将它表现出来。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蒙太奇吗? 生:一种电影的表现手法。 师:当我们在描述一个主题时,我们可以将一连串相关或不相关的镜头放在一
6、起,以产生暗喻的作用,这就是蒙太奇。我们通过蒙太奇就可以表现出姑娘们拣麦穗时的心态了。 师:接下来我们要来安排第二个场景。请第二组同学来给大家演示他们拍的电影。第二组同学生 1:第二个场景是小女孩和二姨的对话。 生 2:刚开始先给这个小女孩先来个特写镜头。生 2:(继续)这个小女孩很天真、很可爱。 她一边拣麦穗,一边追赶着蚂蚱和蝴蝶。 师:很好。这同学懂得利用拍电影常用的特写镜头来表现小女孩的形象。那接下来呢?生 3:可以看到是一群农村妇女在田地里劳作。 她们看到小女孩也拣麦穗就跟她开玩笑。 生 4:二姨“贼眉贼眼”问小女孩为什么拣麦穗,她说要备嫁妆。然后二姨又问她要嫁给谁。师:为什么二姨的表
7、情是“贼眉贼眼”的?这可以看出这包含作者什么感情?生 1:厌恶。 生 2:二姨喜欢开玩笑,所以小女孩不喜欢她。师:那小女孩怎么回答二姨的话呢?生:卖灶糖的老汉。因为他有糖吃。 (笑声) 师:那接下来由第三组同学跟我们描述第三个场景了。生 1:第三个场景出现了卖灶糖的老汉。师:课文中是怎样描绘他的? 生 1:“脸上的皱纹一道挨着一道,顺着眉毛弯向两个太阳穴,又顺着腮帮弯向嘴角。那些皱纹,给他的脸上增添了许多慈祥的笑意。当他挑着担子赶路的时候,他那尽显旧时遗风的齐颈白发,便在剃得如半个葫芦样的脑袋后面随着颤悠悠的扁担一同忽闪着。 ” 师:课文这样描绘有什么特点呢? 生 1:很形象、生动。 生 2:
8、很传神,把人物写活了。 生 3:栩栩如生。她描写老汉的皱纹,不是单纯的描写它多,而是很形象的描绘出它在脸上的分布。写他的白发,是写到它的“齐颈”, “在剃得如半个葫芦样的脑袋后面” , “忽闪着”。 师:大家的回答都很贴切,而且越来越深入。作者的文笔是很细致、形象、生动。正是通过这么细腻的描绘,我们对老汉的外表就很熟悉了。拍电影时,我们就可以将一个这样的老汉搬上屏幕了。那么接下来,就是小女孩和老汉的对话了。他们讲了写什么呢?生 2:做媳妇的事。师:你们觉得老汉真想小姑娘当他媳妇吗?生:不是。 师:那为什么老汉还是很疼小女孩。每次见她都带小礼物给她呢?生:因为老汉没有亲人。 师:对,老汉是一个孤
9、苦伶仃的人,那他对小女孩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 生 1:像对小孙女的爱。生 2:他对小女孩的爱很纯朴、真挚,不求回报。 师:那小女孩对他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生:依恋他。像对亲爷爷一样敬爱他。 师:小女孩对老汉很依恋。那从那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生:她很关心他,每次他回去小女孩都回送他。并一直望着他的背影直到他消失。小女孩还很担心有一天,他会早自己而离开这个世界。 师:那结局是怎么样的呢?我们来设计最后一个场景。第四组的同学准备好了吗?第四组同学生 1:首先画面出现了冬日雪地里的小女孩和一棵柿子树。 师:为什么呢?通过课文我们知道老汉最终是离开了。最后情节不是应该出现一个办丧事的镜头吗? 师:大
10、家想想,如果单纯是一个大家去奔丧、哭丧的镜头的话,这个故事是否太过悲伤了?而在场面的最后是出现了冬日雪地里的女孩子和一棵只结了一个火柿子的树,那场面是否没那么悲伤了? 生:是。女孩哭着望着那个火柿子,但眼神充满着希望。 师:我们应该怎样来拍摄这个镜头呢? (学生讨论很激烈) 生 1:我们可以给女孩的脸一个大特写。 生 2:我们可以拍女孩子注视着树上那个“没让风刮下来、让雨打下来、让雪压下来”的火红柿子。 生 3:我们还可以逐渐的拉近镜头,专门拍摄女孩的眼睛。 师:为什么要拍她的眼睛呢? 生:她的眼睛很明亮,而且我们可以通过女孩的瞳孔,看到了那个火红的柿子。这样结局就不会太悲惨。而且还可以带给我们希望。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很精彩,很有创意。看来我们的同学以后都可以当导演拍电影了。大家看,这样的的结尾就和文章想表达的感情吻合。而且这样拍还可以给观众一种余韵未了的感觉,我们的情感也一直持续着,跟小女孩一起回味这种世间最美好的情感 师:今天的这节课就上到这里。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大家都当了一回导演,大家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那么我希望同学们回去再仔细阅读课文,完成课后第二道题。下一节课我们会继续学习课文,细细品位作者细腻传神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