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27课 晏子使楚 教案 北京课改版七下 (5).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673810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7课 晏子使楚 教案 北京课改版七下 (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27课 晏子使楚 教案 北京课改版七下 (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27课 晏子使楚 教案 北京课改版七下 (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学目标 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晏子使楚的故事。 2、学习晏子机智勇敢,不辱使命,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 2、难点:语言艺术特点。 教学时数 二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 作者简介:字平仲,春秋时政治家,从公元前 556 年开始,他继承父亲的官职,在齐灵公、庄公、景公时历任卿相,掌管齐国政治,讲究礼仪,以“节俭力行”著称。 由于晏婴的“节俭力行“符合于墨家的宗旨,晏婴就为后来墨家所推崇。 晏子春秋这部书,柳宗元认为它很可能是“墨子之秆有齐人者为之” ,大约是战国中期墨家学派的人收集有关晏婴的言行,编辑成书的。它文学性很强,有不少记叙生动

2、的散文,是先秦散文的代表作之一。 二、朗读课文 三、疏通文意,落实字词,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1、补充解释 习辞:善于辞令 何以也:用什么办法 以:用 为其来也:王引之经传释词:“为其来也,言于其来也 。 ” 何坐:犯什么罪 避席:离开坐席,表示郑重。 实:果实 熙:同“嬉” ,戏弄,开玩笑 反取病焉:反而自取其辱 左右:身边的臣子们 所以:表示“的原因” 。 2、逐步掌握文言文学习的规律。 实词、虚词的积累。如对课文注释中的词语要多读、多记,不断温故知新。 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的辨识、理解。 通假字:熙,同“嬉” ,开玩笑。 一词多义:之、使 古今异义词:何坐 坐盗 避席 其实

3、(它的果实) 所以(的原因) 倒装句:曷为者也(为何人) 何以也(以什么办法) 参考译文 在晏子将要出使楚国的时候,楚庄王听到这个消息后对他左右的近臣说:“听说这个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现在他要到我们楚国来,我想羞辱他,该怎么办呢?”有一个人说:“这样吧,当他来的时候,我就绑着一个人从您的跟前走过。然后您问被绑的是什么人,我就说是齐国人;你问为什么被绑起来,我就说是因为偷东西。 ” 晏子到了楚国,楚王在宫里设宴招待他。喝酒正酣的时候,有两个官吏绑着一个人来见楚王。楚王问:“被绑着的这个人是谁?”官吏回答:“是齐国人,因为在我们这里偷东西。”这时楚王看了看晏子,问道:“你们齐国人都是善于偷东西

4、的吗?”晏子站起来回答道:“我听说,橘子生在淮南的时候为橘子,可是生在淮北就变成枳,虽然它们的叶子相似,但是结出来的果实则全然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水土不同罢了。老百姓在齐国的时候安分守己,不偷东西,可是到了楚国便偷东西了,难道不是因为楚国的水土使人善于偷东西吗?”楚王听完笑道:“贤能的人是不能戏弄的,我这是自取其辱啊!” 四、当堂背诵课文。 五、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三。 第二教时 一、 复习旧课。 二、 继续学习课文。 1、学生口头复述课文故事,师生共同评价。 2、分析晏子与楚王的对话,体会晏子的外交语言艺术。 明确: 从课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晏子外交语言的艺术,主要在于他成功地运用了逻辑

5、严密的三段式推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比喻、类比等反驳方式和语言艺术。当然,晏子的成功本质在于他反击了楚王的无礼和无理,义正辞严地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不辱使命,如果没有这一点,那么巧辩成为诡辩而黯然失色。这里晏子性格的本质所在,也是我们学习本文而得到的启示。 3、分角色朗读。 揣摩人物说话的语气,理解晏子语言的逻辑力量。I(要读出人物的语气性格) 4、分析人物形象并思考: 晏子在楚国严辞反击楚王的目的是什么? 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由晏子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明确: 本文人物形象刻画鲜明。寥寥数语,楚王的自作聪明、仗势欺人,晏子的机智善辩,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跃然纸上。 纵观全文,晏子始终是站在国家的利益上,用外交辞令回击楚王的一次又一次伤及国格的侮辱,从而维护了齐的、国的形象与尊严。 三、 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