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石泉中学课时教案 单元(章节)课题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第一框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本节课题 第二课时 货币的基本职能三维目标(一)知识目标:理解分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二)能力目标: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学会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货币观念,提炼的课题 货币的职能教学重难点 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资源选择 PPT、导学案教 学 过 程环节 学生要解决的问题或任务 教师如何教 学生如何学课堂导入请同学们看教材第 5 页,看看货币有哪两种基本职能?分别是什么意思?并合作讨论一下几个问题。
2、1、光头强看到的数量单位表示什么? 2、他们体现了货币的哪种职能?3、这个过程中货币起了什么作用? 4、大家有没有看到真实的货币?总结讲评。 (1) 、货币有两种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2) 、价值尺度 : 价值尺度就是作为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子,把商品的价值,也就是包含的人类劳动多少用金银表示出来。 提出问题:金银为什么成为价值尺度,衡量商品价值大小?阅读课本,找出问题合作学习探究二:光头强成功卖了一车木头,李老板给了他 1000 元的工资,他拿着钱又去市场买了289 元食品,又电话订购了衣服花费 180 元。思考:这里花费的 289 元和 180元体现了货币的什么职能?与1000
3、 元工资所体现的职能一样吗?为什么? 同学们看教材第 4 页,思考这种商品交换活动与直接的物物交换有什么不同? 在直接的物物交换中,卖和教师活动:总结讲评。 教师点拨:在商品流通中,货 币发挥了什么作用?教师点评: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中间媒介,这种作用或者叫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教师点拨:在商品流通中,货币能否是观念中的货币,而不用现实货币?学生活动:思考讨论,找出问题。买两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不可以分开的。货币产生后,商品交换是以货币为中间媒介进行的,交换活动分成卖和买两个过程,卖和买在时间上、空间上都可以分开。想一想生活中的交换活动是不是这样? 这种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就叫做商品流通。用
4、公式表示:商品货币商品。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交流展示同学们,现代经济生活中,货币除了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外,还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大家可以看课本 P5 页,了解一下。教师点评:注意区分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流通手段中的买和卖是同时进行的,而支付手段的买和卖在时空上是分离的,因为它是随着商品的赊账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看教材第 4 页文本框的内容思考下面两个问题,时间 2 分钟学生就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课堂小结二、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常用“标价”、 “价格”等关键词。 流通手段:需要的是现实的货币,常用“购买”、 “买卖”、 “网购”、 “现场交易”等关键词,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贮藏手段:保存、存储、退出流通领域。 支付手段:赊销赊购、还债、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 世界货币:购买外国货、国际收支课堂检测内容A、光头强一套衣服标价 180 元B、光头强网购了一支 185 元的枪 C、强妈妈藏有祖传的两块金砖D、李老板用美元在国外旅行 F、李老板给光头强发放 1000 元工资课后作业布置 支付手段、流通手段、价值尺度 预习内容布置 自主预习课本第五页至第六页,完成导学案预习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