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学生实验: 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课时过关1 如图所示为双缝干涉实验中产生的条纹图样:图甲为绿光进行实验的图样,a 为中央亮条纹;图乙为换用另一种单色光进行实验的图样 ,a为中央亮条纹.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图乙可能是用红光实验产生的条纹 ,表明红光波长较长B.图乙可能是用紫光实验产生的条纹,表明紫光波长较长C.图乙可能是用紫光实验产生的条纹,表明紫光波长较短D.图乙可能是用红光实验产生的条纹 ,表明红光波长较短解析 由题图可知,图乙中的条纹间距较大,由 x= 可知 乙 甲 ,故选项 A 正确.答案 A2双缝干涉实验的装置如图所示,双缝间的距离为 d,双缝到像屏的距离为 l,调整实验
2、装置,使得像屏上可以看到清晰的干涉条纹.关于干涉条纹的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将像屏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 ,屏上的干涉条纹将变得不清晰B.若将像屏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屏上仍有清晰的干涉条纹C.若将双缝间的距离 d 减小,像屏上的两个相邻明条纹间的距离变小D.若将双缝间的距离 d 减小, 像屏上的两个相邻明条纹间的距离增大解析 使像屏左右移动时,改变的是 x= 中的 l,故仍有清晰的干涉条纹,故选项 B 正确; 将双缝间距离 d 减小,由上式知 x 将增大,故选项 D 正确.答案 BD3 某次实验中测得第一级明条纹和第三级明条纹相距 4.010-2 m,若双缝间距为 0.1 mm,双缝
3、到屏的距离为 l=4.0 m,则光波的波长为( )A.8.010-8 m B.5.010-7 mC.1.510-8 m D.1.610-8 m解析 条纹间距 x= m=2.010-2 m,由 x= ,可得 = =5.010-7 m.-1=4.010-22 答案 B4 利用如图装置研究双缝干涉现象时,有下面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将屏移近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变窄B.将滤光片由蓝色的换成红色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宽C.将单缝向双缝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干涉条纹间距变宽D.换一个两缝之间距离较大的双缝 ,干涉条纹间距变窄解析 由条纹间距公式 x= ,d 指双缝间距离,l 是双缝到屏的距离,可知:A 项
4、中 l 减小,x 变小;B 项中 变大,x 变大;D 项中 d 变大,x 变小.故选项 A、B、D 正确.答案 ABD5 在利用双缝干涉测量光波波长时,首先调节 和 的中心均位于遮光管的中心轴线上,并使单缝和双缝竖直并且互相平行.当屏上出现了干涉图样后,用测量头测出 n 条明条纹间的距离 a,则两条相邻条纹间的距离 x= ,若双缝到毛玻璃的距离为 l,则测出单色光的波长 = . 答案 光源 滤光片 -1 6 利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实验中,双缝间距 d=0.4 mm,双缝到光屏的距离 l=0.5 m,用某种单色光照射双缝得到干涉条纹如图所示,分划板在图中 A、B 位置时游标卡尺读数也如图中所示
5、,则:(1)分划板在图中 A、B 位置时游标卡尺读数 xA=11.1 mm,则 xB= mm,相邻两条纹间距 x= mm; (2)波长的表达式 = (用 x、l 、d 表示), 该单色光的波长 = m; (3)若改用频率较高的单色光照射,得到的干涉条纹间距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 变小”). 解析 (1)由游标卡尺可知 xB=15.6 mm,x= mm=0.75 mm.-6 =15.6-11.16(2)由 x= 知 ,= x 代入数值得 =610-7 m.(3)因为 c=f 知 ,频率较高的单色光波长短 ,由 x= 知,干涉条纹间距变小 .答案 (1)15.6 0.75 (2) x 610-7 (3)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