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课:北方民族大融合(公开课教案)一, 揭示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北魏建立以及统一中国北方的史实,知道北方出现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原因;理解并记忆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以及影响;理解并记忆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以及影响;知道北朝。 2、对比改革前后的变化,培养学生学会历史比较的方法。 3、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在民族问题上的正确观念,使学生认识到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二, 指导教学1、阅读 P114,找出北魏建立以及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时间,并找出当时北方各民族之间民族关系的特点以及原因? 2、阅读 P115,找出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及影响? 3、阅
2、读 P115,找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以及影响? 4、阅读 P116,找出什么是北朝? 三,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四, 检查自学效果五, 教师点拨板书设计一、北方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1、 北魏的建立2、 黄河流域的统一(439 年)3、 民族融合已成为一种趋势二、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平城洛阳三、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1、 措施 (1)语言(2)服饰(3)姓氏(4)婚姻(5)政治(6)风俗2、 作用: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六, 当堂训练导与学第 20 课练习教师用书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南北朝时期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基本史实,包括自十六国以来北方地区民族融合的趋
3、势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史实,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进程和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奠定基础。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民族大融合进程,首先,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民族平等原则理解和思考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的初步能力;其次,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的初步能力和追踪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初步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在民族问题上的正确观念,使学生认识到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民族融合的前提条件。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一、重点和难点本课的主题就是民族大融合,课文紧扣此问题展开:首先,简要地说明了自十六国以来直到北魏统一北方民族融合的历史趋势,
4、这为民族大融合高潮的到来奠定了基础。其次,比较全面地讲述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和采用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强调孝文帝改革对推进北方民族大融合进程的积极作用。“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是全课的重点子目。孝文帝改革从政治制度、社会生活和文化等领域比较全面地反映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深化和巩固了民族大融合的成果。在处理这一重点问题时,除注意讲清具体的改革措施,还应该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趋势、迁都洛阳和孝文帝迁都后的改革措施有机地联系起来,看到孝文帝的这些改革措施是北方民族大融合趋势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含义是一个难点问题。通常我们容易把民族融合与汉化简单地等同起来,这是不正确的。民族同化,指的是
5、一个民族(或其一部分)丧失本民族特点而成为另一个民族的现象。历史上有两种民族同化,一种是强制同化,另一种是自然同化。民族融合是指几个民族在共同的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上互相影响,形成一个从来没有的新民族,这在阶级社会的历史时期是不可能出现的,只有到共产主义在全世界取得胜利以后很长的时期内才有实现的可能。目前学术界在论述古代的民族关系时,往往使用民族融合一词,一般指的是自然同化这一现象而言,本教材也是如此处理的。对民族同化与民族融合含义的区别,初中学生不易理解和领会,教师不必作出解释,只要讲清具体的历史事实就可以了。二、教法建议1教师可以先比较形象生动地讲述文明太后与北魏孝文帝的故事,引起学生探讨和
6、解决问题的兴趣。2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投影仪或挂图的形式展示北魏兼并其他割据政权的地图,使学生形成对于北魏统一中原过程和形势的直观印象。具备相应历史现象的空间概念,可以减轻学生思维上的困难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3引导学生回忆前一课学习过的北方少数民族大量迁入中原的内容,提出问题:“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以后,对于中原地区的生产或生活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思考来解答问题。教师根据学生解答问题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说明和阐释。4教师提出问题:“ 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迁都洛阳有什么积极意义?” 关于迁都洛阳的积极意义,除了教材中提到的洛阳的繁荣与发展外,还应该引导学生思考迁
7、都与民族融合以及孝文帝改革措施的关系。为了缓解连续提问给学生造成的压力,教师应该在适当的地方进行一些富有趣味性的讲述,鼓励学生自己提出或思考一些问题,如:为什么会有一些鲜卑贵族反对迁都?为什么他们无法阻挡迁都?5先由学生阅读理解教材,概括孝文帝的主要改革措施。教师可根据时间进度生动有趣地讲述一项或几项改革措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要求学生谈一谈自己对于孝文帝改革措施的评价和感受。6结合本课的“ 活动建议”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孝文帝改革措施的历史必然性,形成对全课的逻辑结构和民族融合主题的完整认识。7要求学生做出北朝更替的简单图示:如果时间允许,教师可以做一些富于趣味性的叙述。三、学法指导1
8、指导学生通过对与课文的阅读和理解,概括提炼并列举出本课所涉及的基本知识要点,明确本课所要了解的主要知识。在此列出本课的基本知识,供参考:黄河流域的统一、北方民族融合的趋势、北魏迁都洛阳、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要求学生依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简略的表述。2指导学生做好本课的“活动与探究”,促使他们思考推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深层原因,揭示北方民族融合的趋势到孝文帝的改革措施的内在联系,对于教科书的逻辑结构建立起这样的认识图式:3除了理解和接受教科书上的知识以外,还应注意引导学生提出或思考对孝文帝改革历史意义的认识和评价,进而认识民族融合对我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四、问题探究动脑筋自孝文帝以后
9、,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 字,如孝武帝 孝明帝等。结合我们学过的课文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因为自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后,北魏王朝注意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提倡以孝治国,所以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活动与探究1议一议:请同学们思考并讨论,北魏孝文帝能够在民族大融合中起如此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因为他早年所受的教育,还是有什么更深刻的原因?北魏孝文帝早年受到的文明太后的教育,对于他积极推行改革,促进民族融合,无疑有着重要的影响。许多没有充分受到汉族文化影响的鲜卑贵族,反对迁都洛阳,反对汉化,就从反面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孝文帝积极推行改革的更深刻的原因则是当时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发展趋势。自从北
10、方地区进入十六国时期以来,少数民族大量进入中原地区,各族人民频繁接触,相互影响,在生产技术上和生活习俗上日益接近,各民族间的差距日益缩小,民族融合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一种趋势。2找一找: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影响的现象有哪些?可自由发挥。参考资料鲜卑拓跋部的兴起及北魏统一黄河流域鲜卑拓跋部的祖先居于黑龙江境内的嫩江流域大兴安岭附近,大约在西汉时期形成部落联盟, “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威镇北方”(魏书序纪 ) 。此后,鲜卑拓跋部逐渐西迁和南下,在东汉初年迁到了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的呼伦湖一带。魏晋之际,迁移到了鄂尔多斯草原,拥有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号称有骑兵四十多万。西晋政府为了利
11、用拓跋部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允许他们进入今山西省一带长城之内的五县之地,拓跋部的首领被封为代王。此后,拓跋部吸收汉族的文化制度,开始了农耕定居的生活。在前秦统一北方时,拓跋部的政权曾遭到前秦军队的打击而灭亡。淝水之战以后。前秦瓦解,386年拓跋珪纠合旧部,在今呼和浩特一带即代王位。398年,拓跋珪即皇帝位(北魏道武帝) ,定都平城,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北魏政府制礼乐、定律令;给人民耕牛,计口授田,劝课农桑。鲜卑族社会迅速发展,鲜卑政权强大起来。拓跋珪的孙子拓跋焘(北魏太武帝)于431年灭匈奴人建立的夏,436年灭汉人建立的北燕,439年灭匈奴人建立的北凉,统一了北方地区,结束了十六国时期。文明
12、太后太后姓冯,汉族,长乐信都(今河北蓟县)人。生于440年,卒于491年, “文明” 是她的谥号。太后的伯祖父冯跋建立的北燕是十六国中四个汉人政权之一。冯跋死后,其弟冯弘继位。在北魏的进攻之下,北燕灭亡,冯弘逃到高丽被杀,冯弘的一子一女被北魏俘虏。子冯朗在北魏官至刺史,女入宫成为北魏太武帝的贵妃(左昭仪) 。冯朗因事被杀,其女儿入宫受姑母的抚养,后来成为北魏文成帝的皇后。465年,文成帝死,年仅12岁的献文帝即位。第二年,冯太后发动宫廷政变,杀了控制朝政的丞相乙浑,开始执掌政权。孝文帝即位时年仅4岁,冯太后继续临朝称制,总揽大政。 “事无巨细,一禀于太后。太后多智略,猜忌,能行大事,生杀赏罚,
13、决之俄倾”。冯太后的主要政绩有三方面:第一,北魏的百官原来没有俸禄,冯太后增加民户的税收以充百官的俸禄,建立了“班禄”制度;同时严惩官吏的贪污行为。第二,实施均田制,规定15岁以上的男夫分给露田40亩,桑田20亩或麻田10 亩,妇人分给露田20亩。露田加倍或加量被授给,以备休耕。露田主要用于种植粮食,桑田、麻田用于种植桑树、枣树、榆树和麻等。所分配的土地不得买卖;受田人死亡或年过70要将露田归还官府,桑田不必归还,可以世代相传。奴婢和耕牛也分配土地,奴婢的受田数量与平民相同,耕牛一头受田30亩,每户限4 头牛。受田农户,一夫一妇要向政府缴纳粟二石和帛(或者布)一匹。第三,建立户籍制度,规定受田
14、农户中的了男要负担征戍、杂役。这些措施都吸收借鉴了汉族的政治制度,促进了北魏王朝繁荣富庶,为以后的孝文帝改革打下了基础。北魏孝文帝孝文帝原名拓跋宏,改姓氏后为元宏。生于467年,卒于499年,庙号“高祖” 。他4 岁即皇帝位。即位19年,冯太后去世,开始独揽朝政。孝文帝自幼在冯太后的教养之下,深受汉文化的影响。 魏书说他:“雅好读书,手不释卷。 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授,探其精奥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孝文帝以大儒自居,提倡儒学治国,认为鲜卑族必须汉化才能巩固政权,统一南北。在位期间,将北魏的都城从平城迁往洛阳,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
15、施。迁都洛阳以后,孝文帝镇压了不满于改革和迁都的鲜卑族保守势力在平城发动的叛乱。从迁都的第二年开始,孝文帝以齐明帝萧鸾篡权为借口,多次发动了对南齐的进攻。在最后一次南征的过程中突发疾病,卒于军中。孝文帝处事英明果决,不顾当时鲜卑族保守势力的阻挠,有效地控制了全局,坚定地推行其改革措施,顺应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迁都洛阳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任城王传 )这表明了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北魏的都城僻处平城,不利于对于广大中原地
16、区的统治。文中提到的“文轨未一 ”“非可文治” ,说明孝文帝想要充分地吸收汉族的文化制度来治理统一了的中原地区。他关于“帝宅”“王里” 的说法,说明他要通过建都洛阳获得为汉族地主认可的正统地位。另外,孝文帝在迁都洛阳以后,连年对南齐用兵,直到卒于南征的军事行动中,可见孝文帝还希望通过迁都洛阳来达到统一全国的目的。其次,平城的自然条件也不适合作为规模较大王朝的首都。平城寒冷干旱,粮食产量非常有限。虽然自北魏道武帝以来,不断地移民平城一带,给耕牛,计口授田,但是在正常年景,出产的粮食也只够供应六镇的军需,不能满足都城大量人口的需要。北魏政府通常令关外诸州郡以牛车运粮到塞上。一遇荒年,就会有迁都的议
17、论。再次,正如孝文帝所说,平城是“用武之地”,北方少数民族很容易对平城形成威胁。据南齐书芮芮虏传称,479年(太和三年) “芮芮(北方少数民族,通称“ 柔然”)主发三十万骑南侵,去平城七百里,魏拒守不敢战,芮芮主于燕然山纵猎而归”。其后高车攻取柔然故地,柔然被迫向南迁徙,靠近平城,孝文帝遣数十万骑北拒柔然, “大寒雪,人马死者众” 。如果北魏仍都平城,稍一疏忽,就有被柔然包围的危险。孝文帝的改革措施第一,禁用鲜卑语。495年(太和十九年) ,孝文帝下令禁止在朝廷上使用鲜卑语:“ 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 ”“北语” 即鲜卑语, “正音”指汉语。30 岁以上的鲜卑官吏要逐步改说汉语,30岁以下的鲜
18、卑官吏要立即改说汉语。故意说鲜卑语的,要降爵罢官。第二,禁穿胡服。孝文帝在迁都洛阳之前就开始考虑服饰的改变。鲜卑族原先把裤褶作为重要场合的正式礼服,不符合中原地区传统的服饰礼仪。孝文帝对此非常不满意,因为正式礼服的样式未定,曾经下令停止某一年份的元旦朝贺。经过六年的研究设计,制定了官员的冠服,同时模仿南朝的样式,规定了妇女的服饰。第三,禁用鲜卑姓氏。将鲜卑族原来的复音姓氏改为近似的单音汉姓,总共改变了118个复姓。同时规定,鲜卑族的八个贵族姓氏与汉族北方的最高门第崔、卢、李、郑四姓相当。其他的姓氏也与相应的汉族姓氏形成对等关系。第四,鼓励鲜卑贵族和汉族贵族的联姻。孝文帝自己迎娶汉族高门士族的女
19、儿入宫,同时令自己的六个兄弟都娶汉族高门士族的女儿为正妃。其他的鲜卑族人,于是纷纷仿效。第五,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北魏初年的官制是汉、鲜卑杂用,对官职的称呼也多有不同,如“尚书” ,鲜卑称为“俟懃地何” 。孝文帝重用来自南朝的汉族士族王肃,厘定官制,在模仿两晋、南朝官制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清除了官制中鲜卑成分。在律令方面,孝文帝两次改变北魏的律法,废除了自十六国以来的一些残酷的刑罚。孝文帝改定的魏律对于以后的隋律唐律有很大的影响。北魏灭亡和北朝的更替孝文帝的改革虽然为民族融合和国家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但是改革招致了一些保守的鲜卑贵族的敌意,加深了北魏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迁都洛阳以后,鲜卑统治集
20、团的腐化日益严重;迁往洛阳的鲜卑人与留在北方边境的鲜卑人的政治地位和生活水平的差距加大,也导致了矛盾的激化,结果发生了北方六镇的变乱,北魏政权走向衰落。在镇压六镇变乱中势力发展起来的鲜卑贵族尔朱荣废立皇帝,控制了朝中大权。被尔朱荣所立的北魏孝庄帝不甘心当傀儡,杀掉了尔朱荣。尔朱荣的侄儿尔朱兆起兵复仇,杀了孝庄帝,另立节闵帝。尔朱荣的部将高欢打败了尔朱兆,杀节闵帝,立孝武帝。孝武帝不愿被高欢所控制,逃往关中,投奔宇文泰,高欢又立孝静帝,从此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高欢的儿子高洋于551年废孝静帝而自称皇帝,国号齐,史称北齐,亦称高齐。556年,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自称天王,国号周,史称北周,亦称宇文
21、周。北周武帝字文邕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他整顿吏治,释放奴婢,发展农业生产。他大规模地打击佛教和道教,强制三百多万僧尼还俗,没收了大量的寺院地产。这些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北周的国力。577年,北周灭北齐。宇文邕死后,其子宇文赟骄横荒淫,在位仅两年即死去,大权落入皇后之父杨坚手中。(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李晓风)学术动态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不同评价孝文帝在位的29年,尤其是他亲政的九年,是北魏一代改革最为频繁的一个历史阶段。对他的改革,史学界曾有不同的评价。一种观点认为,孝文帝主持的改革,消极作用大于积极作用。他缺乏民族的自豪感,抛弃了自己民族的长处,而热衷于学习汉文化的糟粕。他在北魏国
22、家和拓跋鲜卑民族发展史的关键时刻,不自觉地站在腐朽势力一边,对本民族的历史发展起了促退的作用。他的文治路线,是一条加速北魏国家和拓跋民族衰亡的路线,对其历史作用应该重新进行评价。大多数学者则认为,孝文帝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的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国家政权,抛弃民族偏见,坚决推行改革。他的改革措施,积极因素远远大于消极因素,在客观上适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加速了拓跋族迈入先进民族经济、政治、文化体系的步伐,对北方的经济发展、政治安定、文化复兴,对消除汉、拓跋民族之间的隔阂、促进民族融合,和酝酿、培育隋唐时期繁荣的经济与灿烂的文化,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图画说明北魏骑马俑这是1953
23、年陕西省西安市草厂坡出土的。俑高38厘米,也可称为陶骑马武士俑。骑马俑身着裤褶服,双手作拉马缰绳状。抬头挺胸,十分威武。穿裤褶服的南朝乐队这是1957 年于河南邓县学庄南朝墓葬出土的南朝乐队画像砖,也叫南朝乐舞画像砖。画面上共有四人,前两人双手执弯形长角,长角的一端放在嘴里吹奏,另一端系着飘带迎风招展。后两人右手拿鼓槌,左手拿鼗(to)鼓(即拨浪鼓) 。四人均穿裤褶服,头戴卷荷帽,帽顶竖立璎珞。四人边走边演奏,好像是墓主人出行时的乐队。南朝乐队画像砖的出土反映了南朝士族出行时的奢侈情景。穿汉族服装的少数民族贵族这幅图选自敦煌壁画第285窟南壁中层的交纳罚金图(局部) 。整幅图是一位长者向少数民族贵族交纳罚金的场面,教材选用了其中一部分。这位少数民族贵族头戴白纱笼冠,身穿宽袖长袍服,右手拿着麈尾,左手握拳。其身后的侍者一人手持曲柄华盖,另一人持羽扇,他们的服饰和贵族的服饰相似,都是宽袖袍服,裤腿口肥大。教材选用这幅图,主要是为了从服饰上说明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相互影响的民族融合趋势。学优中。考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