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课 计算机发展史概况,罗 东 俊 ZSUJONE126.COM,1,主要内容,1.1 历史渊源 1.2 早期理论工作 1.3 计算机发展的四个时期 1.4 计算机软件的历史 1.5 计算机网络的历史 1.6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1.7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2,引言,计算机是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发明 蒸汽机的发明导致了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工业社会 计算机的发明则导致了信息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社会。 计算机不但像蒸汽机那样推动了经济领域的变革,它还推动了文化、科技和生活等领域的变革 因此计算机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当年的蒸汽机。,3,1.1 历史渊源,公元前3000年 中国人发明
2、算筹,以后演变为算盘。 1642年 法国数学家帕斯卡(Pascal)发明齿轮式加法器。 1822年 英国数学家巴贝奇(Babbage)制作差分机。 1834年 巴贝奇完成分析机设计,提出自动通用计算机的思想。,4,1.2 早期理论工作,1854年 英国数学象乔治布尔(George Boole)创建逻辑代数理论。 1936年 英国数学家图灵(Turing) 提出了著名的计算模型图灵机,揭示了计算的本质。 1945年 美籍数学家冯诺依曼(Von Neumann)等人奠定了存储程序式计算机理论基础,并开始研制相应的EDVAC计算机。,5,图灵与图灵机,图灵机是一种思想模型,它由三部分组成: 一个控制
3、器 一条可以无限延伸的带子 一个在带子上左右移动的读写头。 所谓计算,就是计算者(人或机器)对一条两端可无限延长的纸带上的一串0和1执行指令,一步一步地改变纸带上的0或1,经过有限步骤,最后得到一个满足预先规定的符号串的变换过程 为纪念图灵对计算机的贡献,美国计算机协会(ACM)于1966年设立了“图灵奖”,并被誉为“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6,图灵与图灵机,7,冯诺依曼计算机,冯诺伊曼EDVAC方案中,提出了三个重要设计思想: 计算机由5个基本部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计算机的指令和数据; 将程序(由一系指令组成)和数据存放在存储器中,并让称之
4、为CPU的部件依次从存储器中取出程序中的每一条指令,并加以分析和执行,直至完成全部指令任务为止这就是“存储程序”思想。,5000次加法/秒 体重28吨 占地170m2 18800只电子管 1500个继电器 功率150KW,冯诺依曼计算机,9,1.3 计算机发展的四个时期,1946年2月14日 由在美国工作的Presper Eckert及John Mauchly设计的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ENIAC)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展出,这是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从此,计算机开始了它的发展历程。 但ENIAC并非存储程序式的,程序要通过外接电路板输入,并且是一台十进制并行计算机。冯诺伊曼在ENIAC研制过程中发现
5、了这个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1945年6月30日,冯诺伊曼发表了题为“关于离散变量自动电子计算机的草案”的长文,正式提出了“存储程序”的概念。而他所建议的“离散变量自动电子计算机”也就是后来由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建成的EDVAC( 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 Automatic Computer)。,10,计算机发展的四个时期,第一代计算机(1946年1957年) 利用真空管制造电子元件,利用穿孔卡作为主要的存储介质 第二代计算机(1958年1964年) 使用晶体管制造电子元件,利用磁芯制造内存,利用磁鼓和磁盘作为主要的外部存储设备 第三代计算机(1965年1
6、971年) 使用集成电路,使用硅半导体制造存储器 第四代计算机(1972年至今) 采用了大规模LSI和超大规模VLSI集成电路,使用集成度更高的半导体元件做主存储器 1965年Intel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曾预言,集成电路中的晶体管数每年(后来改成了每隔18个月)将翻一番,芯片的性能也随之提高一倍。这一预言,被计算机界称为“摩尔定律”,近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充分证实了这一定律。,11,1.4 计算机软件的历史,软件是程序和程序设计发展到规模化和商品化后所逐渐形成的概念 第一位程序员Ada指出了程序设计和编程的基本要素 布尔逻辑为程序设计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软件产业
7、化 软件是程序以及程序实现和维护程序时所必须的文档的总称,12,1.5 计算机网络的历史,计算机网络是指将若干台计算机用通信线路按照一定规范连接起来,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为目的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4个阶段 第一代网络:面向终端的远程联机系统 第二代网络:以通信子网为中心的计算机通信网,典型代表ARPANET 第三代网络:遵循国际标准化网络体系结构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SI)的计算机网络 第四代网络: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13,1.6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新一代计算机: 知识信息处理系统(KIPS)、神经网络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等 发展趋势: 巨型化:运算速度达每秒几百亿次运算 微型化:
8、计算机不再是单一的计算机器,而是一种信息机器,一种个人的信息机器 网络化: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 多媒体化:计算机具有处理图、文、声、像等多种媒体的能力 智能化:“总有一天,人类会造出一些举止跟人一样的没有灵魂的机械来”。笛卡尔(1637) 大脑的结构与0、1的关系:大脑的基本成分是神经细胞(即神经元),神经元又分为突触和轴突,两者以生物电流的方式,一个管输入,一个管输出,使神经细胞一直处于兴奋或抑制的状态,而电子元件的开启和闭合的状态正好与神经细胞中的兴奋或抑制状态对应,那么大脑的思维机制不就也可以用0和1来表示了吗?,14,1.7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宇宙探索 军事领域 通讯 交通 气
9、象 金融领域 工业设计制造 生活领域 ,15,宇宙探索,人造卫星和太空探测器人类从古到今没有停止对宇宙的研究、认识和探索。,16,宇宙探索,根据卫星拍摄绘制的高清晰度地球图片,17,宇宙探索,根据卫星拍摄绘制的高清晰度地球图片,18,宇宙探索,根据卫星拍摄绘制的高清晰度地球图片,19,宇宙探索,太阳系九大行星,20,宇宙探索,银河系哈勃望远镜上的相机拍摄,21,宇宙探索,银河系,22,宇宙探索,美国火星探测器传回的火星图片,23,宇宙探索,哈勃望远镜上的相机拍摄图为巨大星团核心部分数以十万计的色彩纷呈的恒星。这个星团名为半人马座欧米茄球状星团, 距离地球约16000光年,包括近1千万颗恒星,产
10、生于100亿至120亿年前。,24,哈勃望远镜上的相机拍摄宇宙天体,25,宇宙探索,“北斗”卫星的战略应用环境、交通、物流、水文、测绘,26,军事领域,美国核动力航母10万吨级,虚拟核试验当一国的计算机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并且也有真实核试验的数据作为初 始数据的时候,这个国家就可以通过大型电子计算机在三维空间虚拟 核试验,以此来保持并提高本国核武器的性能,这样就不需要进行真实 的核试验。这是一个国家核武器和科学技术最高水平的体现。 这项技术最早起源于美国,目前美国、俄国、英国、法国等大国都具备这项技术。中国于1996年宣布暂停停止核试验就说明我国的“虚拟核试验”技术也 已经成熟,不在需要进行真实核试验就可以对核武库进行维护和升级。 这项技术的两个前提核试验原始数据,我国分别在1964和1967年取 得。而核试验需要的超级计算机(10万亿次运算)。 目前我国的核技术完全依靠“虚拟核实验”来进行维护、提高。,27,军事领域,深圳航母主题公园4万吨级 大型计算机的使用,28,军事领域,发射卫星的火箭,29,军事领域,发射卫星的火箭,30,军事领域,发射卫星的火箭,31,军事领域,控制中心,32,军事领域,卫星和地面接收系统,33,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科学计算可视化,家庭多媒体中心,办公自动化,34,讨论,试展望未来计算机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35,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