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英国崛起说课稿.ppt

上传人:hyngb9260 文档编号:4667098 上传时间:2019-01-06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国崛起说课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英国崛起说课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英国崛起说课稿.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英国崛起说课稿.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英国崛起说课稿.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3课 英国崛起说课稿,乐清中学 杨传乐,一、说课程,本课程站在整个世界文明的高度,以全球的视野和历史的眼光,向学生介绍6个国家通过不同方式、在不同时期内完成的强国历程,她们体现出各自鲜明的不可重复的时代特征和民族个性。英国崛起是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大国崛起中的第一个重点内容,对将来的教学会有着较好的启下作用。本课程结合高一必修三册中关于英国的知识和电视片大国崛起的相关内容,来探讨英国崛起的表现、原因以及带来的启示。,二、说学情分析,本人所教的是侧文的学生(高二年级),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积累,也初步掌握学习历史基本的方法与技能。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在增强,但在深度解读材料并整合相关知识迁移知

2、识等方面的能力比较欠缺。另外,经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理解。,三、说目标 基于上述两点,结合新课程的理念、课程纲要和课程内容,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英国崛起的主要表现。 2.理解英国崛起的原因。 3.认识英国崛起的启示。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回忆英国崛起的过程,了解英国崛起的主要表现。 2.通过阅读文字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得到提高; 3.通过合作探究分析理解英国崛起的原因。 4.通过 讨论英国崛起的启示。,(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讨英国崛起原因的过程中,体会创新对国家民族的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的人生观,体会

3、科教兴国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四、说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英国崛起的原因 确定理由:基于课标的要求,本课在知识层面上主要是解读英国崛起的历史,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并为中国的发展提供借鉴。因此确定为本课重点。,五、说难点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英国崛起的启示。 确定理由:对于英国崛起的启示需要多角度的分析,所以需要学生深度解读材料,调动所学知识,能力要求较高。故定为难点。,六、说教法 探究教学法 七、说学法 本节课的学习方法是: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确定理由:有利于从被动式接受式的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4、能力,实现上述三维教学目标。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八、教学流程,【问题导入】有人说,英国人曾在近代史创造出无数个“第一”。请你说出与历史相关的哪些由英国人创造的“第一”? 设置意图:设置悬念,连接旧知识,诱发学生围绕问题展开积极思考,产生了跃跃欲试的求知欲望,从而创造出探求新知识的最佳情境。,【新课展示】英国,拿破仑称它为“小店主”国家,但它称自己为“日不落帝国”,根据上两节的内容归纳英国崛起的表现。 设计意图 通过回忆上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学生相互回答中,归纳出英国崛起的表现。 学生活动:讲出自己的观点。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从四个方面(经济、政治、思想文化、

5、国际地位)归纳英国崛起的主要表现。,【过渡】它是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时候,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自豪的国人曾经以“日不落帝国”来形容自己的国家。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原本在海洋中安详飘荡的小岛,孕育了超凡的能量,改变了自己,也影响了世界呢? 教师活动:请一位同学有感情的朗读这段话。 学生活动:学生朗读 设计意图学生的朗读起到振奋人心和强调作用,初步感受英国的崛起。,【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来突破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内容。 教师:请大家拿出刚才下发的打印资料。 设计意图 呈现的材料内容较多,在ppt上一起呈现有困难,所以,采用打印的纸质材料。,【呈现材料

6、】 教师活动:呈现一则材料 材料一: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制度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立宪君主制,并以此淘汰了已成为社会发展桎梏的绝对君主制。1721年,沃尔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英国的内阁制形成。在此之前英国两党政治已存在半个多世纪。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正处在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中国大清王朝268年的江山才刚刚坐了44年,到雍正十年,即1732年,清朝设立军机处,极权政治进入新阶段。 摘自马克垚编世界文明史 根据材料一指出在同一历史时期英国与中法两国政治体制有哪些不同之处。,设计意图 这则材料选自马克垚编世界文明史。近几年来,高考大题目的选题材

7、料经常来自一些历史大师的著作,尤其是采用新史观的历史著作。材料一主要讲英国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创新建立人类一个资产阶级的民主政体。基于这样的认识,选用这段材料。题目的设置的目的:通过英国与中法的比较得到英国政治制度的先进性(创新性),这是英国崛起的重要原因。 学生活动:自主学习 设计意图 通过自主学习,提高获取信息能力。 教师活动1:引导学生回答,并及时给予点评。 教师活动2:在学生回答后,追问:君主立宪政体对英国发展有何作用? 设计意图 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思考制度变革带来的巨大的社会进步作用。为后面的内容做好铺垫。,材料二:1642年英国专利法第六条规定,今后对于任何新产品的真正第一个发明人可以授

8、予在本国独占制造该产品的专利证书和特权。在授予专利证书和特权后,其他人不得使用。有人说,“专利制度就是将利益的燃料加到天才之火上”。 1662年,英国查理二世颁发特许状,成立促进自然知识研究的皇家学会。鼓励并协调全国各专业的成果,以搜集可能增进科学知识的各种资料。1754年,“技艺、制造业及商业奖励会”成立,该会为已被确定的成就提供金钱、奖章和其他报酬。在18世纪,英国已经成为世界科技中心。改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在1718世纪成为世界科技中心的原因。 设计意图 这段材料主要讲述英国的专利制度,以及专利制度对英国崛起的重要性。设置题目目的也是突出英国崛起过程中的制度的创

9、新。,学生活动: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活动: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问:你又是如何获取信息的? 学生:(回答略) 设计意图 初步掌握获取信息提炼信息的能力。 教师活动:英国成为科技中心对英国的经济有何影响? 设计意图 通过一再追问,最后点出科技的创新促进了英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代表发言。 设计意图 分组讨论互相合作,互相启发,增强学习兴趣,有利于达成学习的目标。,材料三:英国首相丘吉尔有这样一句名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大国之谜依然是一个难解的题目,各国的学者提供的答案也是众说纷纭。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上百位接受采访的国内外专家在谈论这个话题时,都十分看重思

10、想文化的影响力,在大国崛起中作用。 电视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在1617世纪,推动英国崛起的重要文化科学成就有哪些? 设计意图 选用这段材料突出思想文化的重要性。记得大国崛起总策划麦天枢在答记者说到,本片就是突出中国所需要的东西。 学生活动:(略),材料四:如果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那么,亚当斯密则是挥动一只看不见的手,为工业革命的推进缔造了一个新的经济秩序。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举例牛顿、瓦特和亚当斯密的事迹,并概括三人在工业革命中的影响。 设计意图 选用突出历史人物在历史关键时刻的重要作用,提升学生的情感。,【呈现材料1至4】,1.根据材

11、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英国崛起的原因。 教师活动:根据材料进行分组(提示:可以政治、经济、思想以及人的因素等角度分析)。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组内交流,推荐代表回答。 教师活动:观察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与学生一起归纳原因。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分析英国崛起的原因,初步掌握获取信息提炼信息的能力,在本节课中实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了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精神。,2.综合以上材料,谈谈英国崛起的启示。 设计意图 此处是本课的难点,是知识的升华和运用。经过上面的铺垫与分析,学生此时应该可以归纳。 学生活动:合作探究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回答,【课堂小结】英国是第一个迈进现

12、代社会的国家,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时候,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自豪的国人曾经以“日不落帝国”来形容自己的国家。 设计意图 这与前面的过渡句相一致,点出了英国崛起的影响。,附:板书 一、英国崛起的原因: 二、英国崛起的启示: 1.政治: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改革体制 2.经济: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 经济发展战略 3.思想文化:繁荣发展不断创新 解放思想 4.人才: 各类优秀人才 科教兴国,【作业】,材料1: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指出: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在一个国家内部,自己的国家制度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就很难成为一个大国,即使成为一个大国,也是不可能持续的。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 大国崛起之“走向现代(英国)”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方面指出英国“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入口处”的具体表现,并分别说明其对促进英国近代化所起的作用。,2.为什么说蒸汽机是工业革命中最伟大的发明?它的出现对人类社会产生什么影响。 学生活动:做作业 教师活动:呈现材料后,引导学生去答题。 设计意图 高考试题在设置问题时不要求面面俱到,而是小切口进入,所以我从两个角度设置题目,这是对教学的变式题。一般来讲,变式题从主要通过内容的变式和创造新情境来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教学研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