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1医 学 心 理 学 绪 论 应用心理学教研室 郑爱明本 人 介 绍 医学学士,心理学硕士,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生 南京医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应用心理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 20092011),江苏省心理学会大学生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江苏省行为医学委员会委员、南京市心理学会理事 江苏省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执业医师 025-85161919( 小灵通);86862810(o),86868328 (o)南京医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 郑爱明提纲:l 医学心理学概念及范围l 医学心理学与医学模式的转变l 研
2、究方法南京医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 郑爱明一、概念和研究范围 (1) 因为人不仅具有生物学特性,还具有心理学与社会学特性。 心理学和医学相互结合、交叉渗透的新兴学科。南京医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 郑爱明一、概念和研究范围 (2)(一 )医学心理学概念 (medical psychology) 研究心理行为变量与健康或疾病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南京医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 郑爱明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与医学交叉的学科主要相关学科: 基础类学科(神经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等) 临床类学科(临床心理学、精神病学等) 预防与康复类学科(心理卫生和健
3、康心理学、康复心理学和缺陷心理学等) 综合类相关学科(心身医学、行为医学等)南京医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 郑爱明(二 )医学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1)1.神灵主义时期 生病是神灵的惩罚或恶魔作祟 巫师祈祷或驱鬼避邪的方法治疗南京医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 郑爱明(二 )医学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2)2.自然哲学时期古代的医学思想: “ 形神合一 ”“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 七情致病 ”“ 悲胜怒、喜胜悲、恐胜喜、思胜恐、怒胜思 ” 西方: Hippocrates体液学说,将人的疾病与气质类型加以联系。“ 知道患有某些病的人是什么样的人,比知道某人所患的是什么样的疾
4、病更重要的多 ”南京医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 郑爱明(二 )医学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3)3.科学心理学时期 W.Wundt 1879年创立了世界第一个心理物理实验室,将心理学引入科学。 1852年,德国 Lotze GH首先以医学心理学概念命名其著作。 1890年美国心理学家 Cattel JM首先提出心理测验的概念。 L.Witmer 在美国创立了第一个临床心理门诊, “ 临床心理学 ” 的奠基人。南京医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 郑爱明(二 )医学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4)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S.Freud 精神分析的创立,对现代心理学、心理治疗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20世纪
5、初, Cannon,Pavlov,Selye等开始研究情绪的心理生理学问题。 20世纪 50年代, Maslow,Rogers提出人本主义理论及来访者中心疗法。 20世纪 70年代,出现了 Beck的认知治疗。南京医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 郑爱明(二 )医学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5) 1977年,美国 Rochester精神病学和内科学教授 G.Engel提出了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 1908年在美国出现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卫生协会。 20世纪 30年代,美国成立了心身医学会,并创办了心身医学杂志。 1985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成立。南京医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 郑爱明(三 )研
6、究范围 研究心理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 研究心身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 研究心理行为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诊断、治疗康复以及健康保持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行为变化及干预方法。 研究如何将心理行为科学知识和技术应用于人类的健康保持和疾病防治。南京医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 郑爱明二、医学模式的转变 (1)(一 )医学模式 (medical model) 医学的一种主导思想,是某一时代的各种医学思想的集中反应,包括疾病观、健康观等。 一种医学模式影响着医学工作的思维及行为方式,使之带有一定的倾向性和行为风格,从而也影响医学工作的结果。 生物医学
7、模式。南京医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 郑爱明三、医学模式的转变 (2)(二 )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健康的要求水平提高。 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躯体疾病增多。 社会发展,个体遭受的心理社会压力增加,使得近代某些疾病包括心理疾病发病率升高。 人们对心理社会紧张刺激造成躯体疾病的中介机制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疾病死亡谱系的变化。南京医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 郑爱明表 1.南京市 50年代死因的结构:排位 50年代 95年 1 急性传染病 恶性肿瘤 2 呼吸系疾病 脑血管病 3 肺结核 呼吸系统疾病 4 消化系疾病 心脏病 5 意外死亡 损伤与中毒 6 衰老
8、消化系统疾病 7 新生儿病 内分泌、营养、代谢、免疫性疾病8 神经系统疾病 精神疾病 9 心脏病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10 恶性肿瘤 神经系统疾病 南京医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 郑爱明表 2.不同年代美国的死因结构排位 1866 1916 1974 1 腹泻病 心脏病 心脏病 2 腹泻病( 5岁以下) 肺炎 肿瘤 3 神经系统疾病 肺结核 脑血管病 4 肺结核 肾病 事故 5 肺炎 暴力 流感、肺炎 6 事故、杀人、自杀 肿瘤 婴儿疾病 7 猩红热 腹泻( 5岁以下) 糖尿病 8 心脏病 肺外结核 动脉硬化症 9 气管炎 白喉、喉炎 肝硬化 10伤寒 气管炎 气管炎、肺气肿、哮喘南京医科大
9、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 郑爱明(三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1977年,美国 Rochester精神病学和内科学教授 G.Engel提出了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 人或病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人同时具有生理和心理活动,心、身是互相联系的。 人与环境是密切联系的,人不仅是自然的人,而且是社会的人。 心理因素在人类调节和适应的功能活动中有一定的能动作用。南京医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 郑爱明三、研究方法(一 )研究困难 概念和变量难以精确地界定。 影响结论可靠性。如心身疾病的研究 心理现象受主观随意性影响很大,尤其是被试者的内心体验。 结果的准确性。如应激时对应激源的认
10、识 医学心理学研究常涉及多种因素。如临床心理中某种疾病对心理的影响,其病种、起病过程、病变严重程度、家庭的支持度、经济条件等。南京医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 郑爱明(二 )心理行为定量 一般描述如个案分析、病例报告等 间接定量如心理测验、量表检查等 直接定量如理化变量等南京医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 郑爱明(三 )研究方法 (1) 观察法 (observational method)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科学观察和分析,研究其中的心理行为规律。优点: 1、使用简便,费用低,无需交谈;2、 可以取得被试不愿或没有能报告的行为数据,但如果受试知道有人观察,也可能影响其外在的行为 ;不足: 1、不
11、适用于内隐行为,有些观察是不可操作的,或不道德的,或不适用的;2、对观察者要求较高,易受观察者状态的影响。南京医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 郑爱明(三 )研究方法 (2) 调查法 (survey method)通过晤谈、访问、座谈或问卷等方式获得资料,并加以分析研究的方法。优点: 简单易行,无需复杂的设备,可操作性强,信息量大;注意调查问卷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最好能做信度和效度的检验;不足: 结果的可靠性受被试的影响大,注意结果的真实性。南京医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 郑爱明(三 )研究方法 (3) 心理测验法利用心理测验和评定量表来测量和评定个体的能力、态度、性格、成就和情绪状态等心
12、理特征的一种研究和诊断方法。注意选用常用的,经过信度、效度检验的量表或测验 。南京医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 郑爱明(三 )研究方法 (4) 实验法 (experimental method)在控制的条件下观察、测量和记录个体行为的一种研究方法。它是科学研究中因果研究的最主要方法。严格实施对照比较原则和无关变量控制原则,研究效度高。南京医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 郑爱明(三 )研究方法 (5) 个案研究 (case study)对单一案例的研究。有些病例极为罕见,无法开展实验研究,个案研究非常必要。优点: 对于典型个案研究意义重大,研究对象少,便于集中精力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在
13、推论总体上要慎重;不足: 研究是非控制性观察,获得的资料粗略,属于描述性的;受主观的影响较大,真实性降低。南京医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 郑爱明 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1)纵向研究A.回顾性研究 (retrospective study): 指向过去。先确定研究组和对照组,然后追溯两组在历史上的某些特定因素,比较差异。资料的可靠性受限,但成本低,速度较快。B.前瞻性研究 (prospective study): 指向未来。确定研究样本及观察变量后,定期观察研究样本中变量变化过程。耗时耗力,较困难。但准确性高。(2)横向研究: 对相匹配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同一时间内就有关变量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南
14、京医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 郑爱明医学心理学主要理论学派 行为学派 精神分析或心理动力学派 认知学派 生理心理学派 人本主义学派南京医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 郑爱明行为学派 巴甫洛夫( I.P.Pavlov) 的经典条件反射和斯金纳( B.F.Skinner) 的操作条件反射是主要的理论支柱。华生( J.B.Watson)、 桑代克(E.L.Thorndike) 和赫儿( C.L.Hull) 等人均做出了贡献。强调刺激 反应( R S) 模式及强化( reinforcement) 的作用。临床上常用的有系统脱敏疗法( 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 猴子实
15、验)。 南京医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 郑爱明精神分析或心理动力学派 由维也纳神经内科医生弗洛伊德( S.Freud,18561930) 创立。弗洛伊德认为心理障碍的原因是潜意识(unconscious) 的矛盾冲突,其根源来自精神活动内部(意识与潜意识的关系,冰山比喻)。一个人的人格由本我( id)、 自我( ego)、 超我( super-ego) 三部分组成 ,分别遵循 “快乐原则 ”、 “现实原则 ”、 “至善原则 ”。强调童年期的经历对病人的影响。认为如要使心理障碍好转,则必须使病人对症状的意义和来源、对潜意识的矛盾有所察觉和领悟(假双性人的故事)。南京医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
16、中心 郑爱明认知学派 本世纪初的阿德勒( A.Adler) 认为心理障碍是个体生活模式发生错误的结果,其核心是对社会兴趣的缺乏。自卑情结是心理障碍的根源,心理治疗就是帮助病人认识和理解他们的错误信念。 20世纪 50年代,埃利斯( A.Ellis) 提出理性情绪疗法( rational emotive therapy)。70年代出现了两个重要进展,其一是麦坎鲍姆( D.H.Meichenbaum) 的自我指导训练;其二,贝克( A.T.Beck) 的描述。 南京医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 郑爱明生理心理学派 坎农( W.B.Cannon) 1925年提出 “ 应激(stress) ” 一词。 1930年塞里( H.Selye) 提出了应激适应理论,描述了全身适应综合症(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 GAS), 包括三个时期,即警戒、抵抗和衰竭三个阶段(院长的 胃癌 )。 1950年后沃尔夫(H.G.Wolff) 在纽约大学进行了 30多年的情绪与胃的动力、张力及分泌等方面的研究,对心身医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南京医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 郑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