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七课 紫藤萝瀑布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欣赏事物内在美的能力。 3联系学习和生活,初步获得对人生的感悟。 二、教学重点难点1感悟生命的永恒。 2学习本文在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三、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用多媒体或者小黑板出示以下练习:1给下列字注音并组词。(1)笼( ) 茏( ) (2)淀( ) 锭( ) (3)浆( ) 桨( ) (4)腾( ) 滕( ) 2下列解词有误的一组是:( )A迸溅:向外溅出或喷射。 繁密:多而密。 B仙露琼浆:形容鲜美的酒。 伫立:矗立。C盘虬卧龙:回旋地绕,像弯曲的龙。这里形容枝干弯弯曲
2、曲。 D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挑逗:逗引,招惹。3山水花鸟,常常成为文人墨客情感的寄托。请写出两句这种类型的诗句,并注明作者。(二)导入新课1.导入:陈素琰在为宗璞散文选集作的序言中说:“花美在精神,精神是要人用心去感受的。”作者从紫藤萝花儿那里得到的启示和鼓舞,其实也正如花儿在对作者说话。今天,我们能否将花儿与作者的对话想象出来,让我们不仅能够用心“感受”到,还能够亲耳“倾听”到。 2.引导学生讨论本课学习目标。(三)合作探究1. 文章开头写到“我不由地停住了脚步”,最后又写道“我不觉加快了脚步”,请联系课文分析其中的原因,并说说这样写在结构上有什么好处?明确:“停住脚步”是被紫藤萝的繁茂所
3、吸引;“加快脚步”是因为受到紫藤萝的鼓舞、感染,从而激励自己尽快的投入生活。前者引起悬念,后者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并深化了主题。2.快速阅读课文,简要说说“花的不幸”和“人的不幸”分别指什么? 明确:“花的不幸”:从课文第8段看,“花的不幸”指的是十多年前家门外一大株紫藤萝花谢架毁的悲惨遭遇。 “人的不幸”: 在文革期间中,宗璞一家遭受迫害,多位亲人去世,其父著名哲学家冯友兰遭受迫害、深受打击而住院。写此文时是1982年5月,正是其小弟身患绝症、作者忧心如焚之际。(四)展示交流1.紫藤萝有过怎样的变迁?作者为什么会对紫藤萝产生这样浓厚的感情?明确:“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株大紫藤萝,后来被拆
4、掉毁坏了。过了这么多年,紫藤萝花又盛开了。作者通过紫藤萝的变迁,联想到类似的家庭境状和人生际遇,触景生情,思想感情自然随之起伏涌动。2.联系背景材料,试说说紫藤萝的命运有什么象征意义。 明确: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毁掉,再到如今繁花似锦,正是十几年来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3.作者是怎样由紫藤萝的形象感悟出人生的意义的?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议一议。 明确:引导学生品味第7段和第10段的内容,并理解:面对眼前盛开的紫藤萝,作者触景生情:尽管家庭、人生以至国家、民族等都像紫藤萝一样,有着不幸的过去,但毕竟事过境迁。重要的是现在,一切都像紫藤萝一样,好起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因之得以升华,对人
5、生的意义有了全新的深刻的理性认识。 4.怎样理解“花和人都有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明确: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美好和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要面对新的生活,振奋精神,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五)拓展迁移1古人以花入诗的很多,在下面诗句的空白处,你能准确地填上花名吗?人闲 落,夜静春山空。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沾衣欲湿 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 别样红。2人们往往赋予花木以某种象征意义,如:莲象征纯洁高尚,牡丹象征富贵等。试搜集吟咏花木且有象征意义的的诗句。(六)达标练习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这
6、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好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
7、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1“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一句中的“焦虑、悲痛”指的是( )A失去小弟的悲伤。B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不幸遭遇。C家庭过去所受的折磨。D自己人生道路中的坎坷。2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课文通过对紫藤萝瀑布的描绘及一株紫藤萝的遭遇的记叙,抒发了自己对生命的顽强和美好的赞扬之情,表达了自己化悲痛焦虑为精神宁静的心情及对生命永恒的领悟。B作者发挥出色的想象力,在文中大量运用比喻、拟人手法,细腻传神地描绘紫藤萝花,同时,作者还运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感受。C文章围绕紫藤萝
8、花来抒发感情,由于“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因此,作者在写作此文时,慷慨激昂地表达了自己悲痛欲绝的感情。D作者对于紫藤萝花的描绘,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写花瀑“不见其发端”“不停地生长”既表现了花繁花盛,也隐含着生命的长河无休无止的意蕴。3作者为什么“想摘一朵”?“但是我没有摘”又是为什么?4“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本体是什么?为什么把“紫藤萝”比作“瀑布”?这种比喻有什么作用?5对“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你是怎样理解的?(七)总结反思1紫藤萝花引起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紫藤萝花鼓励了作者生活的勇气,紫藤萝花安慰了作者
9、痛苦的心灵。读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应当怎样对待人生的挫折与不幸?示例:正如宗璞所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每个人都应当象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让生命更加绚丽多彩。2让学生就本节课的内容,感悟体验等进行归纳、总结、反思、评价。(八)作业设计 1. 搜集一些吟咏花木的诗句,与同学交流。2. 请先仔细观察你所喜欢的某一种植物,发挥联想,想想产生哪些感悟,然后写成一篇小短文。附板书设计紫藤萝瀑布宗璞看花-美丽缤纷忆花-赞叹生命思花-积极向上附参考答案:【自主学习】1.(1)ln笼罩 ln葱茏 (2)din沉淀 dn银锭 (3)jin脑浆jin船浆 (4)tn腾飞tn姓滕2 B 伫立:长时间的站立。3(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拓展迁移】1桂花 菊花 杏花 梨花 荷花2如竹: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空处总虚心。梅: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松:大雪压青松,轻松挺且直,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达标练习】1 23 花的喜爱(或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对花的珍爱(或不忍损害美的事物)。4从空中垂下的紫藤萝花。形象地表现了花之繁茂,隐含了生命的绵延长远。5这是作者由个人情感纠葛到对生命本质的认识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