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 小大圣施威降大圣年 月 设 计 审 核 备 注【教学目标】1、提高阅读的速度,学会复述和概括故事情节,体会故事情节的曲折跌宕。2、体会本神话故事大胆超常的想象,领悟想象的本质、方法和原则,初步形成想象的思维模式。 3、欣赏文中准确传神体现形象的身份、性格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体会语言的谐趣俏皮特点。【学习重难点】1、体会本神话故事大胆超常的想象,领悟想象的本质和方法,初步形成想象的思维模式。2、欣赏文中对主要形象的语言、动作和心理的重要而精彩的描写,体会语言的准确传神、谐趣俏皮。【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知识链接】1、了解小说: 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
2、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是作者对社会生活进行艺术概括,通过叙述人的语言来描绘生活事件,塑造人物形象,展开作品主题,表达作者思想感情,从而艺术的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2、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3、小说的分类:(1)按篇幅分:长篇小说(深刻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 )、中篇小说(展示人生长河中的一个片断 )、短篇小说(截取一个生活片断,以小见大)和小小说( 也叫微型小说,聚集生活的一个小“镜头” ,见微知著 )。(2)按题材分:神话小说、童话小说、武侠小说、侦探小说等等。(3)按文字语言分类 古白话小说
3、当代古白话小说 文言小说 白话小说 地方语言小说4、我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 (罗贯中) 、 水浒传 (施耐庵) 、 西游记 (吴承恩) 、红楼梦 (曹雪芹)一、导入新课正值王母寿辰,七仙女奉命摘桃,来到桃园,惊动了正在酣睡的孙悟空。经过盘问仙女,孙悟空得知王母要设蟠桃宴,请了各路神仙,惟独没他。孙悟空这才看透玉帝的欺骗阴谋,火冒三丈,先是大闹蟠桃宴,自个儿开怀痛饮,还将所有仙酒仙菜席卷一空,装进乾坤袋,准备带回花果山。哪知酒醉迷糊,撞进太上老君的兜率宫,将专供玉帝服用的金丹吃了个干净,这才返回花果山,与众猴孙大开仙酒会。这段故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是西游记中“大闹天宫”的一个小片段,那下面我们再
4、来学一段孙悟空的其他故事。二、检测自主学习情况1、本文作者是(吴承恩 ) ,字汝忠,号( 射阳山人 ) 。汉族,山阳人。 (明 )代杰出的小说家 ,代表作 西游记 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主要描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本文节选自西游记第六回,原标题为“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 。前五回故事梗概:花果山仙石孕育出一石猴,石猴觅得水帘洞被群猴拥戴为王。数年后,石猴拜菩提老祖为师,获名孙悟空,学得长生之道、七十二般变化及筋斗云,又向龙王讨得金箍棒,后大闹天宫。玉帝令托塔李天王率天兵天将去捉拿悟空,悟空两度打败众天神。于是,观音推荐小圣二郎神
5、擒拿孙悟空,本课故事即从这里开始。2、你从课文标题“小圣施威降大圣”中获得了哪些信息?课文标题中的“小圣”和“大圣”各指的是谁?课文标题点明了人物、事件及故事的主要内容。小圣”即二郎神杨戬;“大圣”即孙悟空。3、将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字词齐读 2 遍,并未下面加黑的字注音。ch;c;lng;xin;cu ;yo;ls;gun;gu;fng;cun;bo;ch;liotng ;lngzh ng;l ng;qng;nzh;hung;d。4、请用简练的语言复述孙悟空与二郎神打斗的经过。小说由小圣与大圣激战起笔,由于妖猴惊散,大圣无心恋战,迅速逃离战场。接下来,写二郎真君与大圣斗法变化,玩性大发,
6、结果激斗变游戏。后来,写大圣来到“灌江口” ,冒充二郎真君,引起再次激战。5、划分课文层次第一部分(1): 遭二郎真君与梅山六兄弟围困,大圣败走。第二部分(2-3):二郎真君与大圣斗法。第三部分(4-5):二郎真君与梅山六兄弟合力再次将大圣围困。三、合作探究你喜欢本文的哪些情节?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情节” 及“ 原因” ,说“原因” 要包括“ 人物形象、特点、语言特 点等。 )示例:(1)大圣变作大鹚老的情节最吸引人,它写出了大圣逃跑躲避的速度之快,显示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这个情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大圣被追得一天无路,入地无门,变了个土地庙的情节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大圣
7、的尾巴变作一根旗杆,让人忍俊不禁,增添了喜剧效果。(3)大圣变作二郞神的情节写出了猴性的戏谑,在紧张的斗法过程中使故事情节得以舒缓,让人记忆深刻。四、小组展示师生共同解疑答难五、拓展延伸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B )A、掣棒( zh)吆喝(yo) 金箍棒 (g)B、钉住(dng) 寻觅(m)淬入水内 (cu)C、鲂鱼 (fng) 花鸨(bo)幌一幌 (hung)D、高擎(qng) 青鹞(y o) 大鹚老 (z)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C )A、树梢 铁钳 窗棂 园睁凤目 B、磕头 云宵 饿鹰 趁着机会C、踪迹 猢狲 低贱 众皆愕然 D、翎毛 鳜鱼 拽满 安下云
8、头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A、神话小说是以虚象幻境作为表现形式的,是社会生活的曲折的反应,也是人们精神的悠远的寄托。B、 西游记运用的语言是古代白话,其中杂用了不少方言、俗语,所使用的语言给人妙趣横生的感觉。C、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喊出了“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口号。D、文中的大圣指二郎神,小圣指孙悟空。4、 西游记中的故事情节肯定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请你说出两个。(三借芭蕉扇) 、 (三打白骨精) 。六、课堂小结学了本文,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有益的启示?启示一:遇到困难时,要有坚毅的品质和无畏的精神。只要坚持过,奋斗过,不论结果如何,我们都无怨无悔。启示二:解决问题时,我
9、们要学会变通,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这样问题才会迎刃而解。启示三:作文离不开想象,想象可以让我们的作文插上神奇的翅膀。我们要学习作者奇妙大胆的想象。七、布置作业1、课外阅读西游记的相关部分,了解这场战斗的结局。2、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一第二课时一、复习提问1、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2、我国的四大名著有哪些?二、自主学习1、找一找你认为最精彩的片断或语句,并说明原因。提示: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抓住文中描写神态、动作、心理的句子。 示例: (1)大圣忽见本营中妖猴惊散,自 觉心慌,收了法象,掣棒抽身就 走。这是对孙悟空的心理描写。孙悟空是位敢 拼敢斗的反抗性英雄,但是他也是位有情 有义的英雄。他看到自己
10、王国里的群猴被 搅得七零八散,他是心急如焚、心慌意乱, 自然乱了阵脚,哪有心思御敌,只得夺路 而走。孙悟空的这一表现说明他性格的急 躁。 (2)二郎圆睁凤目观看,见大圣变了麻 雀儿,钉在树上,就收了法象,撇下 神锋,卸下弹弓,摇身一变,变做个 饿鹰儿,抖开翅,飞将去扑打。这是对人物的动作描写。 “圆睁” 、 “收” 、 “撇” 、 “卸” 、“摇” 、 “抖” 、 “飞” 、 “扑”等一系列动词,将二郎果断收法变饿鹰 儿的过程准确、传神地表现出来。(3)大圣又将身按下,入涧中, 变做一个鱼儿,淬入水内。动作描写。 “按”是“用手向下压”的意思, 这里是指孙悟空将身体向下压。 “按”可谓 一字传
11、神,将孙悟空由空中飞翔的大鹚老变 为水中游鱼的姿态准确地表现了出来。(4)众皆愕然,四望更无形影。神态描写。 “愕然”意为惊讶的样子。 众人的惊愕、茫然,从侧面表现出悟空 隐身术之高超,也为下文写李天王用照 妖镜才寻到悟空的去处作铺垫2、在本文中孙悟空分别变做了什么?二郎神相应的变做了什么?大圣:法天象地麻雀大鹚老鱼儿水蛇花鸨土地庙二郎神小圣:法天象地饿鹰大海鹤鱼鹰灰鹤弹弓打捣、踢砍、打三、合作探究1、孙悟空的每一次变化,二郎神都马上找到制伏他的办法。作者为什么不写孙悟空直接变成一个最厉害的?(1)在两人最初赌变化时,孙悟空变做了一只麻雀,麻雀极为常见,说不定打斗时旁边就有麻雀,所以悟空便做麻
12、雀算是聪明之举,可以让对手真假莫辨;可是 这次他遇到了也通晓七十二般变化的势均力敌的二郎神,马上就被识破了。至于说孙悟空为什么不变做一个最厉害的,其实万物相生相克,什么是最厉害的呢?恐怕 孙悟空再怎么变,二郎神也能马上变做一个能对付他的克星。(2)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 ”如果写孙悟空直接变成一个最厉害的,就会使得文章平铺直叙,味同嚼蜡,无法吸引读者,且文章的曲折性就没有了。2、本文主要刻画了“大圣”和“真君”两个人物形象,你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示例 1:喜欢大圣,因为他神通广大,敢于反抗,机敏、坚毅、勇敢、无畏。示例 2:喜欢真君,因为他本领高强,总能识破大圣的各种变化,是一个神
13、通广大的神。3、课文中描述的打斗经过,紧张中透着诙谐,使用的语言给人妙趣横生的感觉,细心品味并加以评析。(1) “大圣慌了手脚,就把金箍棒捏着绣花针,藏在耳内,摇身一变,变做个麻雀儿,飞在树梢头钉住。 ”句中哪些动词用得好?为什么?“捏” 、 “藏” 、 “变” 、 “飞” 、 “钉”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孙悟空的随机应变和神通广大。(2) “那六兄弟,慌慌张张,前后寻觅不见,一齐吆喝道走了这猴精也,走了这猴精也! ”,这句话写“六兄弟”的“慌慌张张”对刻画孙大圣有什么作用?用六兄弟的慌慌张张来反衬孙大圣的沉着、镇定。(3) “却说那大圣已至灌江口,摇身一变,变作二郎爷爷的模样,按下云
14、头,径入庙里,鬼判不能相认,一个个磕头迎接。他坐中间,点查香火:见李虎拜还的三牲,张龙许下的保福,赵甲求子的文书,钱丙告病的良愿。 ”这几句话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它们刻画出了一个怎样的大圣形象?这几句话语言幽默诙谐,既写出了猴性的戏谑,又刻画出了一个机敏可爱的大圣形象。4、大小二圣变身斗法的背景和本质是什么?为什么要大战几百个回合?而且总是孙悟空落荒而逃?孙悟空大闹天宫,不服管束,不把佛祖、菩萨、神仙放在眼里,犯了天条,冒了天威,还自名为“齐天大圣” ,所以二郎神奉命来到花果山降服孙悟空这只“妖猴” 。 大战几百个回合,表明变身斗法的艰苦曲折,旗鼓相当,亦表明孙悟空的本领高强,骁勇顽强、机智灵
15、活,难以降服。这刻画了孙悟空桀骜不驯、幽默诙谐的特点,以及不畏强权、反抗镇压、争取自由的精神。 孙悟空屡败屡战,总是落慌而逃,原因是二郎神得到佛祖、菩萨、神仙、天兵天将的协助,人多势众,而且有比孙悟空更厉害的法术和法器,而孙悟空势单力薄。 二郎神是佛祖的卫道士(相当于军队和警察) ,是佛祖派来镇压犯上作乱的孙悟空的,代表维护统治秩序、等级制度的帮凶势力。孙悟空是反抗强权的愚弄奴役和镇压统治、争取平等自由者的代表。 四、小组展示师生共同解疑答难五、课堂小结同学们:想象是人脑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改造并创造新形象的过程。蚂蚁、动画、微笑、野猪、明星、薯条、闪电、篮球、声音、珍贵、白菜、火锅、绳子、玉米
16、任何一样东西都会触发你的想象。你可以让一根香蕉开口说话,可以让它带着你的梦想走遍世界。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同学们,你们正处在花一样的年龄,想象力就像甘露琼浆一样贮藏在你们的花蕊里,打开你们的心门,尽情绽放你们的想像才华吧。你可以大胆的做白日梦,你会发现你的梦是彩色的;你可以尽情的听一首歌,你会感到你的心是流动的;你可以尽情的去享受青山绿水,那是天籁的拥抱,是灵感的源泉。学会想象,爱上想象才是你青春能量的绽放!六、拓展延伸1、根据括号内的词义填写词语(1)我正要捣他窗棂,踢他门扇,他就纵一纵,又渺无踪迹(行动所留下可察觉的形迹)(2)只
17、有尾巴不好收拾(整顿、整理的意思) ,竖在后面,变做一根旗竿(3)见那李天王高擎(高高地举着)照妖镜,与哪吒住立云端(4)那六兄弟,慌慌张张,前后寻觅(寻求,寻找)不见,一齐吆喝道2、 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变、觔斗云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如意金箍棒作为兵器, 因大闹天宫被 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观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取名孙行者。3、 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4、根据提示,写出合适的成语 西游记以丰富的想象力,描绘出一个光怪陆离 (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的神 话世界这部小说带给人们无穷的快乐,因为它是那样想入非非(形容完全脱离现实地胡思乱想)而又真实可信,那样海阔天空 (比喻言谈议论等漫无边际,没有中心)而又活泼可爱,它的文字也灵动流利,体现了中国文学在一旦摆脱思想拘禁以后所产生 的活力5、根据西游记中相关情节,把歇后语补充完整 (1)孙悟空守桃园(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 (2)王母娘娘开蟠桃会( 自食其果 ) (3)白骨精骗唐僧(折腾个没完 ) (4)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七、布置作业课外阅读原著西游记八、板书设计小圣 大圣着头就砍 掣棒相抵、力斗 智斗 以变追逼 以变脱困 是非不分、狂傲无理 机敏坚毅、敢于反抗【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