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六 化石吟【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感情。 2、理清结构,展开合理联想和想像。 3、增强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知识链接】1、主题解读本文是一首科学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2、走近作者张峰,当代科普工作者,诗人,其诗作被称为“第三代诗歌”,反讽手法被广泛运用。代表作是小诗本草纲目,短诗对中国古典文化中许多著名的意象进行了调侃式的借用,解构了其中悠然的韵味,并对中国文化的阴柔缺乏阳刚之气表示不满的情绪。3、相关资料这首科学诗写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当时,“十年动乱”刚结束不久,改
2、革开放的春风正吹遍大江南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潮正在全国各地掀起,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潮遍及全国,实现科技现代化是国人的殷切希望。作者在这个时候,写下了这首科学诗,以此激励人们向科技现代化进军。【积累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1)骸骨( ) (2)潜行( ) (3)葱茏( )( ) (4)猛犸( ) (5)逝去( )2、解释词语。()腐朽:()化为乌有:()潜行:()海枯石烂:()葱茏:()叹服:3、改正成语中的错别字。事在必行( ) 其貌不洋( ) 坐想其成( ) 以逸代劳( ) 故技重演( ) 针贬时弊( ) 言不由中( ) 出神入画( )4、给下列诗句划分朗读节奏。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
3、生之灵却悄然潜行在地下。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 【问题探究】5、化石吟的“吟”的含义是什么?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7、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8、本诗可分为几层,试概括大意。【精读精练】(一) 、阅读课文后回答问题。9、化石所重现地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10、为什么说“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11、 “海枯,石烂,日转,星移”指代什么?从诗句中找出与之相适应的句子。12、 “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有什么含义?13、第二节和最后一节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好在哪里?1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主题阅读】(二) 、阅读下
4、面几节诗,回答问题。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肉体虽早以腐朽化为乌有,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15、 “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16、 “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一句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17、怎
5、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18、 “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写的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19、本文中的“你”是指谁?这是什么手法?用第二人称有什么好处?20、 “海枯,石烂,日转,星移”这是一种什么现象?你能选取一个方面加以说明吗?(三)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石头的颜色不同,也常常说明着地球的变化。红色的岩石意味着当时气候非常炎热,而灰黑色常常是寒冷的表示,如果这里的石头有光滑的擦痕,那很可能从前这里有冰河经过。古代生物的状况,在岩石中更有着丰富的记录。许多生物的尸体由于和泥沙
6、埋在一起,被泥沙紧紧包裹住,没能毁灭消失,而让别的矿物质填充了他的遗体,保留了它的外形甚至内部的构造。在特殊情况下,某些生物的尸体竟完整的保存下来了,如北极冻土带中的长毛象、琥珀中的昆虫。所有这些都叫做“化石” 。 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失的活动,在石头上也留下了痕迹。如雨打沙滩的遗迹,水波使水底泥沙掀起的波痕,古代动物走过的脚印和天旱时候泥土龟裂的现象瞧!大自然给我们保留了多好的记录。实际上,地球上的记录比这篇文章介绍的还要丰富的多,这里不过是拉开了帷幕的一角而已。21、第节中的“死”是什么意思?这一节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2 第、节中加点的词“可能” 、 “竟”能否删去?为什么?23、根据第节,
7、可知第节应是对化石及其作用的评价,你能补充出来吗/24、第节在文段中有什么作用?全部文段的结构关系是什么?25、第节的说明内容显然是次要的,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文中列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这种情况?【诗文积累】26、2008 年 8 月 8 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世界各国友人相聚北京,我们不由得想起了孔子的一句话:“ , ?” (论语学而 )27、鸟向檐上飞, 。 (山中杂诗 )28、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山水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参考答案化石吟: 1、 (1)hi(2)qin(3)cnglng(4)m(5)sh 2、()物质由于长时期的风吹雨打或微生物的侵
8、害而破坏。()变得虚幻,不存在。()在水面以下行动或秘密行走。()直到海水枯干,石头粉碎,形容经历很长的时间。()青翠茂盛。()称赞而且佩服 3、势 扬 享 待 伎 砭 衷 化 4、肉体 / 虽 / 早已腐朽 / 化为乌有,生之灵火 / 却 / 悄然潜行 / 在地下。黑色的躯壳 / 裹藏着 / 生命的 / 信息,为历史 / 留下 / 一本 / 珍贵的 / 密码。 5、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这里是赞颂的意思。6、本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 7、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科学神奇与人类伟大的赞美之情。 8、诗歌分为三层:1-2 节通过发问,引发联想;3-6 节具体抒写,无限遐思;
9、7 节回应发问,照应开头。9、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 林木葱茏、幽雅。10、们可以从化石中发现许多信息。11、事件的推移和生命的进化” ;相应的句子为“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的向近代迸发” 。12、以从化石所表露的信息中探索历史发展的秘密,让人们去探究。13、复的关系,强调化石为我们提供的信息。14、化石拟人化,讲述了人类与自然的变化历程。15、文中的思绪引向远古,既引起了下文,又表现了作者的思路。16、世界不是由所谓的神创造的,世间的万物都是自然进化的结果。17、因为在化石中,作为生命基本物质的有机化合物还保留着,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条件。18、 “刻下道道皱纹”写的是化石,这是一种比喻
10、,人脸皱纹是生命历程的写真,而把化石比作人脸皱纹,说明化石是地球历史的见证,这样设喻,生动形象,将抽象的事理具体化。19、 “你”是指“化石” ;这是一种拟人的手法;用第二人称显得自然、亲切,便于抒发自己对化石的赞叹之情。20、是自然界里的一种沧海桑田的变化;如地球历史上恐龙时代的兴盛与堙灭等。 (只要能选取自然现象的变化来说明即可)21、 “死”指没有生命。总领全文。22、不能删去。 “可能”表示猜测“石头有光滑的擦痕”的原因。 “竟”表示对某些生物的尸体完整地保存下来感到意外。如去掉则改变原意,表意不准。23、化石是历史的见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24、总结上面内容并进行评价。全文的结构关系是总分总。25、从“也”可以看出。四个例子。26、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7、云从窗里出。28、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