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页 1知识与能力:感受优美的语言,模仿文章美的表达过程和方法:通过学生查资料正确理解寓言的含义 情感与价值观:正确把握对人生的态度,对待人生的际遇教学课时: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白兔和月亮一、导入: 1、人们的生命历程中,得与失始终伴随我们一生。有俗语说:“有得必有失。”其实,有失也比有得。明智的,随遇而安,得失不惊,心宽体胖,处世潇洒;痴妄的,追名逐利,以乱心迷,生身受累。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态度?寓言白兔和月亮就是一面透明的镜子。 2、简介寓言: 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
2、善,多充满智慧哲理。寓言是用假设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种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以达到劝诫、教育或讽刺的目的3、作者周国平,1945 年 7 月生于上海。1968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78 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系,先后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1981 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至今。其散文长于用文学的形式谈哲学,诸如生命的意义、死亡、性与爱、自我、灵魂与超越等,虔诚探索现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重视观照心灵的历程与磨难,寓哲理于常情中,深入浅出,平易之中多见理趣。二、朗读并正音释词。(可先让学生挑出好词并解释)嬉戏(x) 禀告(bng) 厄运() 皎洁(jio)慷
3、慨( ki)迭(di)慧心: 佛教用语,指能够领悟佛理的心。这里泛指智慧。 慷慨:不吝啬。 闲适:清闲安逸。 审美:欣赏、领会事物和艺术品的美。 风韵:优美的姿态神情 得失之患: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 险象迭生 xin xing di shng:危险的事情一个接一个地发生。迭:一个接一个的三、学生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则寓言讲了怎样一个故事? 第页 2白兔和月亮文章主旨:通过小白兔拥有了月亮却失去了平和的心态,启示我们,要能够发现和欣赏事物的美,不可抱一种占有的态度,否则,就不能真正地拥有,就会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2、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1)要求学生
4、用课文中的相关词语回答。之前的心情:无忧无虑、心旷神怡、闲适;之后的心情:紧张不安、心痛如割、无穷的得失之患。(2)师归纳:当月亮属于白兔后,她与月亮的关系变成一种功利关系。在这种关系支配下,心态也由无忧无虑变成患得患失,在她眼中,月亮不再是大自然的美景,而是她个人的私有财产,她的全部心思集中在不让她的财产受到侵犯和损害,又如何还能欣赏月亮的美景呢?3、白兔在得到月亮以后,为什么会有得失之患? 白兔得到月亮靠的是诸神之王的慷慨赠与,而不是靠自己的努力创造出来的。月亮对于白兔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渺小的白兔自觉没有能力保护这笔财富,因此产生无穷的得失之患。4、这则寓言给我们怎样的启示?拥有
5、自己应该且能够拥有的东西,才能泰然。对不该和不配拥有的东西,不抱非分之想。对待财富要保持平常心,要顺其自然。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的财富享用起来才心安理得四、探讨研究: 1、本文有两次转折,请你找出来,并分析这样的写法有何好处? 前一个转折是白兔在得到月亮前后的心情变化,这里构成鲜明对比;后一个转折是白兔请求撤消决定,给人启迪,文章的寓意就是通过这样一个反复透露出来的2、白兔最终要求诸神之王撤销这个决定,说明了什么?白兔慧心未泯。悟到拥有月亮并非好事,使她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所以放弃了所有权。3、这则寓言提到人类有怎样的讽刺意义? 最后一段提到,暗示了人类的慧心已泯。白兔的慧心未泯,悟道拥有月亮并
6、非好事,所以放弃所有权。人类慧心已泯,总以为拥有就是幸福,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放弃即得利益的。可见,这话对人类有讽刺意味五、拓展延伸: 1、拥有财产就一定会有得失之患吗?而一无所有才心安理得吗?怎样拥有才心安理得? 财富要靠自己的劳动去获得,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这样就会心安理得了2、 我们可以从白兔身上学到些什么? 3、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会有得失之患?原因是什么? 4、 我们应该怎样把握自己的人生航标? 六、小结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与其拥有,不如没有“关键不在于拥有与否,而是我们面对生活的态度。只要我们不为生活所累,成为荣誉、财富等的奴隶而是超脱人,心胸宽阔,那就能真正能享受生命的乐趣,那就是积极的。七、作业生字词板书:赏月心旷神怡拥有巨大的财富 得月患得患失并过于看重它会产生无穷的得失之患。 弃月 第页 3第页 4